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30665.3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包括泄洪通路和取水通路,泄洪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一挡水闸、末端位置设有出口尾坎,出口尾坎上开设有主路出口和支路出口,且主路出口高于支路出口设置,泄洪通路的始端与上游河道连通,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与下游河道连通,取水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二挡水闸,取水通路的始端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连通,取水通路的末端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该泄洪取水联合结构能够兼顾抽水蓄能电站合理投资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一种气垫式调压室的检修保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32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83321.X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垫式调压室的检修保障系统,包括一条引水隧洞、多条连接隧洞和多个气垫式调压室,多条连接隧洞沿引水隧洞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条连接隧洞内均设有一根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压力管道,每根压力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引水隧洞和一个气垫式调压室,压力管道的中部设有检修阀门,检修阀门的两端均安装有法兰管管节,多个气垫式调压室远离引水隧洞的一端通过通气管道相互连通,且通气管道依次在相邻两个气垫式调压室之间设有通气阀门,每个通气阀门的两端均安装有法兰管管节。该检修保障系统中设置有多个气垫式调压室,从而能够在部分气垫式调压室的检修期间内,通过其余气垫式调压室的继续工作来保障部分机组继续发电。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6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10264.2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装置包括地下储气洞室,地下储气洞室由多段地下储气洞室节段形成,其中两段不相邻的地下储气洞室节段之间设有连接巷道,连接巷道顶端设有竖井,竖井与连接巷道的相交位置处内设有密封塞,竖井内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接巷道外底壁处设有集水井,竖井内的密封塞顶面边缘一周设有第一排水沟,第一排水沟与集水井连通,地下储气洞室节段外周设有排水盲管组件,排水盲管组件通过设置于连接巷道外底壁处的第二排水沟与集水井连通。本发明能一次开挖成型,无需改造,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并且能有效降低地下储气洞室在施工期、运行期和检修期受到的地下水影响。

    一种地下储气库的复合密封材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9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83361.7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纯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储气库的复合密封材料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地下储气库的复合密封材料结构包括围岩层、混凝土衬砌层和密封层,围岩层、混凝土衬砌层和密封层由外而内依次贴合地围设在地下储气洞内,且密封层内密封有用于存储高压气体的储气空间,密封层由连续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制成。在本发明的地下储气库的复合密封材料结构中,密封层的材质由传统的钢材变更为连续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而连续纤维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在结构强度上要比混凝土大,可以缓解空气压缩注入储能与释放发电循环中混凝土衬砌层的开裂,保证地下储气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传统钢材密封层的金属腐蚀问题。

    压缩空气地下储气库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5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4156.4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地下储气库,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压缩空气地下储气库包括多个储气洞室、连接巷道、封堵体、第一竖井、进出气管道;多个储气洞室沿连接巷道的轴线方向设置在连接巷道的两侧,储气洞室的轴线方向与连接巷道的轴线方向相交,连接巷道上相邻两个储气洞室位于连接巷道的两侧;第一竖井在进出气管道的端部上方,向地面延伸,多个储气洞室与进出气管道连接,多个储气洞室通过进出气管道和第一竖井与压缩空气地下储气库的地面设备连接;封堵体填充多个储气洞室、进出气管道和连接巷道之间的间隙。压缩空气地下储气库的空间利用率高、结构受力强、施工工期短、施工难度小。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64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810264.2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装置包括地下储气洞室,地下储气洞室由多段地下储气洞室节段形成,其中两段不相邻的地下储气洞室节段之间设有连接巷道,连接巷道顶端设有竖井,竖井与连接巷道的相交位置处内设有密封塞,竖井内设有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接巷道外底壁处设有集水井,竖井内的密封塞顶面边缘一周设有第一排水沟,第一排水沟与集水井连通,地下储气洞室节段外周设有排水盲管组件,排水盲管组件通过设置于连接巷道外底壁处的第二排水沟与集水井连通。本发明能一次开挖成型,无需改造,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并且能有效降低地下储气洞室在施工期、运行期和检修期受到的地下水影响。

    一种平底混凝土岔管的三维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9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97746.8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平底混凝土岔管的三维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绘制主管实体和支管实体;S2:绘制锥管实体;S3:剪切锥管实体、主管实体和支管实体;S4:做布尔并集运算,生成平底混凝土岔管的内部实体;S5:重复步骤S1~S4,生成平底混凝土岔管的外部实体;S6:对内部实体和外部实体进行布尔差集运算,生成平底混凝土岔管的三维模型。本发明通过将三维空间公切球转换为二维平面的公切圆,能够在二维平面内准确快速完成混凝土岔管三维实体的绘制,且绘制的三维实体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有效提高了平底混凝土岔管的三维设计效率。

    一种集成式地下储气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40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01217.6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地下储气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地下储气库结构,通过构成离心发散的集成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挖区域,进而减少了开挖量,同时,由于本结构的储气库结构更加紧凑和高效,可以减少所需回填的混凝土量,降低材料成本,减轻施工难度及减少施工周期,从而降低建设成本,此外,通过采用离心集成策略,使得作业人员可以快速的从安装场移动至需求洞室,无需像常规方案中先由安装场移动至一个洞室后,再逐渐移动至需求洞室,极大的缩减了作业人员的行进距离,提高了检修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减少了因长距离通道而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一种输水系统及其布置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6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28724.4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水系统及其布置方法,属于水利工程及供水工程技术领域,一种输水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取水设施、调节水池、加压组件和用水设施:还包括:输水隧洞和输水管道,在本发明中通过取水设施经输水隧洞将水输送到调节水池中,根据调节水池的水头情况是否需要加压组件加压输送到用水设施,在高水位时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输水,在低水位是采用重力自流与加压组件相结合的方式输水,不仅使整个输水系统的给水率得到了保证,而且降低了整个输水系统的运行管理费用。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钢岔管体型优劣的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6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4859.2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钢岔管体型优劣的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对钢岔管进行三维有限元结构计算和三维流场分析,并设定多个应力评价关键点和水力评价状况,对每个关键点的结构安全系数及每个水力评价状况的水头利用系数进行计算,通过单位化与归一化处理并结合评价权重,对各个关键点的评价指标进行求和得到最终的定量评价指标RAT。最终的RAT值综合考虑结构受力、水力特性、岔管尺寸及钢材用量等方面因素,RAT值越大代表体型越优,可根据RAT值对钢岔管进行体型优化比选。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当前抽水蓄能电站钢岔管体型设计过度依赖设计人员主观经验、难以进行优化迭代设计的缺陷,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钢岔管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