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土石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7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09831.8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土石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由库盆开挖时产生的土石料构成的坝体,坝体的中心设有一道防渗心墙,防渗心墙的底部设有向坝基深处延伸的防渗帷幕,防渗心墙的内侧设置内侧堆石区,内侧堆石区与防渗心墙之间设置第一过渡区;内侧堆石区的内侧坡面上依次设置第二过渡区、垫层区和防渗面板;防渗心墙的外侧设置外侧堆石区,外侧堆石区与防渗心墙之间设置第三过渡区;外侧堆石区的外侧坡面上设置干砌块石护坡,解决了土石方消纳及弃渣量大带来的环保和经济性问题,适用于需要双向挡水、防渗防洪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的设计施工。

    一种强震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4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36636.8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震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包括坝体和固结灌浆基层,坝体的上游侧设有由坝底向坝顶倾斜直线延伸的上游坝坡,上游坝坡的坡比为1:n1,坝体的下游侧设有下游坝坡,下游坝坡包括铅直坡段和斜直坡段,铅直坡段由坝顶起向下铅直延伸,斜直坡段由铅直坡段的下方末端起向坝底倾斜直线延伸,斜直坡段的坡比为1:n2,坝体的坝底连接在固结灌浆基层的顶面上,固结灌浆基层平铺固定在水底基岩上,其中,n1≥0.40,n2≥0.90。该强震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通过使上游坝坡和斜直坡段变得更缓,来使重力坝的稳定性提高,从而能够适用于高地震烈度地区。

    一种双向挡水抗震重力坝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6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00037.0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挡水抗震重力坝,包括坝基垫层、重力坝主体和紧固组件,坝基垫层水平铺设在水底基岩上,重力坝主体固定在坝基垫层的顶面上,重力坝主体的上下游侧分别设有挡水防浪结构,且重力坝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防渗帷幕,防渗帷幕穿出坝基垫层并通过钻孔进入水底基岩裂隙内,紧固组件将坝基垫层和重力坝主体竖向紧固在水底基岩上。该双向挡水抗震重力坝能够适应我国西北地区中的强震区,使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的抽水蓄能资源的实际利用成为可能。

    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1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30665.3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泄洪取水联合结构包括泄洪通路和取水通路,泄洪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一挡水闸、末端位置设有出口尾坎,出口尾坎上开设有主路出口和支路出口,且主路出口高于支路出口设置,泄洪通路的始端与上游河道连通,出口尾坎的主路出口与下游河道连通,取水通路的始端位置设有第二挡水闸,取水通路的始端与出口尾坎的支路出口连通,取水通路的末端与下游用水区域连接。该泄洪取水联合结构能够兼顾抽水蓄能电站合理投资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用于土石坝的防浪墙抗震结构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4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84154.5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石坝的防浪墙抗震结构和施工方法,防浪墙抗震结构包括:防浪墙抗震结构本体,防浪墙抗震结构本体适于安装于土石坝的顶部;水泥砂浆锚杆,水泥砂浆锚杆连接于防浪墙抗震结构本体的底部且适于朝下连接至土石坝内;悬挑导浪坎和坝顶下游挡墙,悬挑导浪坎设于防浪墙抗震结构本体的上方的上游侧,坝顶下游挡墙设于防浪墙抗震结构本体的上方的下游侧,悬挑导浪坎和坝顶下游挡墙之间形成有路面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土石坝的防浪墙抗震结构,可以有效限制地震作用下引起的土石坝水平方向失稳滑移,提升土石坝的整体抗震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从而可有效保护土石坝,降低财政损失,且整体结构稳定坚固,不易受到强震破坏。

    河道掏空边坡修复结构与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46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37439.X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掏空边坡修复结构,包括:若干基础固定柱,若干基础固定柱垂直固定于河道河床上,并沿着待修复水下掏空区对应的河道边坡沿线依次排布;浇筑模板,浇筑模板竖向铺设于若干基础固定柱上,两端分别延伸至待修复水下掏空区对应的河道边坡,浇筑模板将待修复水下掏空区整体包覆;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由浇筑填充于待修复水下掏空区与浇筑模板之间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固结形成;本发明通过整体包覆待修复水下掏空区的浇筑模板以及利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结构对河道边坡进行快速修复,结构稳定且便于施工,解决了河道由于的携带大量砂卵石的河水对河道边坡淘刷影响边坡的稳定性,甚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

    油水分离器及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740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0494.4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及油水分离器的使用方法,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池和储油池,分离池包括容纳腔、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口和第一连通孔,容纳腔包括主腔室和连通腔,进水口和溢流口均与主腔室连通,第一连通孔连通主腔室和连通腔,连通腔与出水口连通,进水口的最小高度、溢流口的最小高度、出水口的最小高度和第一连通孔的最大高度依次减小;储油池的储油腔通过溢流口与主腔室连通;容纳腔中预存储的水的液面高度不小于第一连通孔的最大高度;待分离液体从进水口进入到主腔室中后,待分离液体中的油从溢流口进入到储油池的储油腔,待分离液体中的水经过第一连通孔、连通腔后从出水口排出。本发明的油水分离器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

    一种土石坝排水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6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42945.X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石坝排水结构,包括:坝体;压坡体,设置在坝体的下游坡体上;压坡体的一端延伸至坝体的下游坡体外;集水结构,设置在坝体和/或压坡体的渗水流通路径末端,用于采集坝体和/或压坡体内的渗水;过滤结构,至少设置在集水结构的进水端,用于对流入集水结构的渗水进行过滤;水量监测结构,设置在集水结构的出水端,用于监测坝体和/或压坡体的渗水量。解决了现有的对坝体渗水量进行监控的设施容易导致堵塞,增加检修的次数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TBM的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布置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2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4750.8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TBM的抽水蓄能电站引水斜井布置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一级长斜井;上平洞段,上平洞段的一端与一级长斜井的顶端连通;下平洞段,下平洞段的一端通过拆机洞与一级长斜井的底端连通;第二施工支洞,第二施工支洞的一端与一级长斜井的中下部连通;地面组装基坑,地面组装基坑设置在上平洞段的上方,且地面组装基坑通过斜井延伸洞与一级长斜井连通,斜井延伸洞与一级长斜井同轴。本发明的引水斜井布置结构不仅可以减少立面拐弯数量,缩短引水系统长度,降低了水头损失,增加了抽水蓄能电站效益,还可以节省投资和工期,且施工便利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