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碰撞的水利清淤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58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4880.X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碰撞的水利清淤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抽泥管,所述机体的另一侧设有排泥管,基于所述机体的运行,所述机体能够将从抽泥管抽取的淤泥从所述排泥管排出;第一防护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组件包括四个弹性防护块,四个所述弹性防护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四个角;第二防护组件,所述第二防护组件包括两组弹性缓冲模块,两组所述弹性缓存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两组所述弹性缓冲模块能够对所述机体左右两侧所受到的碰撞挤压力进行缓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碰撞的水利清淤设备结构复杂,且防护能力较弱的问题。

    河道类工程平面图分幅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1654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26483.9

    申请日:2018-07-25

    Inventor: 张道法 漆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类工程平面图分幅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在第一操作层沿河道类工程平面图中河道的中心线依次布置按所述设置参数设定的分幅框以将所述河道切分成各个河道部分,然后将所述河道类工程平面图及其布置的各所述分幅框切换至第二操作层,并分别对应各所述分幅框布置所述图框,最后获取各所述图框并通过视口操作各河道部分以得到各分幅平面图。本发明不需对河道进行裁切,不破坏原有河道的完整性,能够提高分幅效率和准确度,使各分幅图纸整齐有序排列,有利于后期批量打印出图,同时减少了人为干预以及降低了劳动强度。

    一种气垫式调压室的检修保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329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83321.X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垫式调压室的检修保障系统,包括一条引水隧洞、多条连接隧洞和多个气垫式调压室,多条连接隧洞沿引水隧洞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条连接隧洞内均设有一根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压力管道,每根压力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引水隧洞和一个气垫式调压室,压力管道的中部设有检修阀门,检修阀门的两端均安装有法兰管管节,多个气垫式调压室远离引水隧洞的一端通过通气管道相互连通,且通气管道依次在相邻两个气垫式调压室之间设有通气阀门,每个通气阀门的两端均安装有法兰管管节。该检修保障系统中设置有多个气垫式调压室,从而能够在部分气垫式调压室的检修期间内,通过其余气垫式调压室的继续工作来保障部分机组继续发电。

    河道类工程平面图分幅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165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810826483.9

    申请日:2018-07-25

    Inventor: 张道法 漆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类工程平面图分幅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在第一操作层沿河道类工程平面图中河道的中心线依次布置按所述设置参数设定的分幅框以将所述河道切分成各个河道部分,然后将所述河道类工程平面图及其布置的各所述分幅框切换至第二操作层,并分别对应各所述分幅框布置所述图框,最后获取各所述图框并通过视口操作各河道部分以得到各分幅平面图。本发明不需对河道进行裁切,不破坏原有河道的完整性,能够提高分幅效率和准确度,使各分幅图纸整齐有序排列,有利于后期批量打印出图,同时减少了人为干预以及降低了劳动强度。

    一种连续冲沙式沉沙池结构及其检修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26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70728.X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领域的一种连续冲沙式沉沙池结构及其检修操作方法,技术方案为:顺水流方向依次为进水渠道、工作闸门段、上游连接段、工作段、下游连接段和下游排沙廊道系统;工作闸门段、上游连接段和工作段均由两厢并列组成;冲沙主廊道与1#池厢冲沙支廊道和2#池厢冲沙支廊道相交连通;1#池厢和2#池厢在工作闸门段和下游连接段均设有闸门控制水的流向;1#池厢冲沙支廊道、2#池厢冲沙支廊道和冲沙主廊道均设有闸门控制沙的流向。通过开启和关闭不同闸门的顺序,实现一厢池室正常运行,另一厢池室正常检修的目的。实现沉沙池连续排水进行发电,水电站正常运行情况下,对沉沙池池室进行定期冲沙及检修,并有效提高冲沙效率。

    连续冲沙结构、系统及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70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8730.X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连续冲沙结构、系统及方法,连续冲沙结构包括池箱、冲沙主廊道、第一冲沙支廊道、第二冲沙支廊道、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池箱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段、上游连接段、工作段、下游连接段和排沙段,冲沙主廊道、第一冲沙支廊道和第二冲沙支廊道设置在池箱底部,第一闸门设置在第一冲沙支廊道中,第二闸门设置在第二冲沙支廊道中,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互为备用闸门,若其中一支冲沙支廊道出现淤堵或需将进行维护时,可将该支廊道上对于的闸门关闭,保持另一个冲沙支廊道上的闸门开启,无需停机工作,便可维持连续冲沙结构持续进行冲沙及供水工作,不影响电站的发电等后续工作进程。

    取水泵站结构
    7.
    发明公开
    取水泵站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63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62088.4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取水泵站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取水泵站结构包括:取水堰,沿第一方向设于水道内,第一方向与水道水流方向相交;沉沙段,设于取水堰的上游侧,沉沙段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且池底深度逐渐加深的多级沉沙池,相邻两级的沉沙池之间设有分水隔墙,第二方向与水道水流方向相交;拦污及检修段,沿沉沙段的沉沙水流方向设于沉沙段的下游侧;泵站工作段,设于拦污及检修段的下游侧。通过设置底高程逐渐降低的阶梯分布型多级沉沙池,利用分水隔墙将水流划分为多条支流,各支流向拦污及检修段和泵站工作段流动,实现多级沉沙,节省开挖量,防止泥沙在泵前淤积,降低清淤频次,方便后期清淤操作,有效提高取水泵站的工作效率。

    一种连续冲沙式沉沙池结构及其检修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26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370728.X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领域的一种连续冲沙式沉沙池结构及其检修操作方法,技术方案为:顺水流方向依次为进水渠道、工作闸门段、上游连接段、工作段、下游连接段和下游排沙廊道系统;工作闸门段、上游连接段和工作段均由两厢并列组成;冲沙主廊道与1#池厢冲沙支廊道和2#池厢冲沙支廊道相交连通;1#池厢和2#池厢在工作闸门段和下游连接段均设有闸门控制水的流向;1#池厢冲沙支廊道、2#池厢冲沙支廊道和冲沙主廊道均设有闸门控制沙的流向。通过开启和关闭不同闸门的顺序,实现一厢池室正常运行,另一厢池室正常检修的目的。实现沉沙池连续排水进行发电,水电站正常运行情况下,对沉沙池池室进行定期冲沙及检修,并有效提高冲沙效率。

    一种隧洞水道的水下岩塞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9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54879.5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隧洞水道的水下岩塞爆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洞内岩塞的下游至闸门井之间的底部设置集渣坑。在靠近闸门井的下游设置堵头,并于爆破前经闸门井对隧洞的洞内进行充水。在闸门井内的水位到达充水水位时,在洞顶处形成具有气垫室;在气垫室的作用下爆破,爆破产生的全部爆破石渣均容纳于集渣坑内。本申请有效解决传统岩塞爆破方法实施爆破时产生的井喷现象及爆破后石渣分散的问题。采用梯形集渣坑的形式,堆渣面分布更加均匀,水流状态更佳。采用壳球形堵头,在满足安全要求下可减小爆破后混凝土拆除的难度。采用双层硐室加扩大排孔的爆破方法,使爆破更安全可靠。

    临河建筑加固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35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487572.9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河建筑加固结构,包括:挡墙本体,设置于建筑物的迎水侧,挡墙本体包括导梁、多个连接柱和多个格宾网箱,所有的格宾网箱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每个格宾网箱的内部填充有碎石;所有的连接柱竖直设置,所有的连接柱穿入于格宾网箱中,每个连接柱将所有的格宾网箱串联连接;处于最上方的格宾网箱的顶面上设置导梁,导梁与每个连接柱的顶端连接;两个支撑桩竖直设置于河道岸边的土层中,两个支撑桩平行;水平设置于河道岸边的土层中的两个拉梁,每个拉梁的一端与支撑桩固定连接,每个拉梁的另一端与导梁固定连接;建筑物处于两个拉梁之间。本发明的临河建筑加固结构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