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360802.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弱交流系统的构网型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弱交流系统包括逆变器,控制方法的控制期间为交流高低压穿越期间,控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逆变器频率;逆变器频率满足预设的判断标准时,进入附加控制环节;根据实时获取逆变器频率,基于预设的控制频率算法,计算获取控制频率;利用控制频率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设置实时获取逆变器频率,基于预设的判断标准,对逆变器频率进行判断,当频率变化率过大时,判定系统出现严重故障,从而将原来根据频率积分获取相位的环节置为零,利用控制频率进行积分,获得运行的相位,本发明在交流故障过程中构网型储能控制策略的正确跟随,从而保证在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256603.3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电流主动均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大电流主动均衡装置用于同时对串联连接的若干个电池进行充放电均衡,包括:均衡电源、控制板和若干个均衡模块;均衡电源分别与若干个均衡模块连接,将外界供电电压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压;均衡模块与若干个电池连接,分别检测电池的实时电压值;控制板与均衡模块连接,获取均衡模块检测的若干个电池实时电压值,并依据实时电压值与预设电压阈值的差值控制均衡模块对电池进行充放电,使若干个电池的实时电压值均保持在预设电压阈值。通过均衡模块获取串联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实时电压值,并与预设阈值电压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均衡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60802.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弱交流系统的构网型储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弱交流系统包括逆变器,控制方法的控制期间为交流高低压穿越期间,控制方法包括:实时获取逆变器频率;逆变器频率满足预设的判断标准时,进入附加控制环节;根据实时获取逆变器频率,基于预设的控制频率算法,计算获取控制频率;利用控制频率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设置实时获取逆变器频率,基于预设的判断标准,对逆变器频率进行判断,当频率变化率过大时,判定系统出现严重故障,从而将原来根据频率积分获取相位的环节置为零,利用控制频率进行积分,获得运行的相位,本发明在交流故障过程中构网型储能控制策略的正确跟随,从而保证在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385496.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电力系统调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储能系统与配电网连接点的检测电压值和检测频率值;分别计算所述连接点的检测电压值与配电网母线电压值的第一差值和检测频率值与配电网母线频率值的第二差值;基于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计算所述储能系统输出的功率偏差值;基于所述功率偏差值,通过下垂控制调整所述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实现对所述配电网的调峰。通过从频率和PCC点电压两个角度对储能系统的功率进行控制,既能够实现对全系统的调峰需求的快速响应,又能够实现本地电源的功率平抑和功率平衡,同时考虑了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储能系统的调峰能力进行限制,从而保护储能系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5496.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电力系统调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储能系统与配电网连接点的检测电压值和检测频率值;分别计算所述连接点的检测电压值与配电网母线电压值的第一差值和检测频率值与配电网母线频率值的第二差值;基于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计算所述储能系统输出的功率偏差值;基于所述功率偏差值,通过下垂控制调整所述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实现对所述配电网的调峰。通过从频率和PCC点电压两个角度对储能系统的功率进行控制,既能够实现对全系统的调峰需求的快速响应,又能够实现本地电源的功率平抑和功率平衡,同时考虑了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储能系统的调峰能力进行限制,从而保护储能系统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56603.3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电流主动均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大电流主动均衡装置用于同时对串联连接的若干个电池进行充放电均衡,包括:均衡电源、控制板和若干个均衡模块;均衡电源分别与若干个均衡模块连接,将外界供电电压转换为第一预设电压;均衡模块与若干个电池连接,分别检测电池的实时电压值;控制板与均衡模块连接,获取均衡模块检测的若干个电池实时电压值,并依据实时电压值与预设电压阈值的差值控制均衡模块对电池进行充放电,使若干个电池的实时电压值均保持在预设电压阈值。通过均衡模块获取串联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实时电压值,并与预设阈值电压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均衡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318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7593.8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7/185 , H04L67/125 , H04L67/06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上卫星窄带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发射端发出数据并进行加密处理;S2:发射端加装卫星天线设备;S3:数据上传;S4:海上卫星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和发送。该基于海上卫星窄带数据传输方法,将数据发射端的数据加密传输到海上卫星中进行处理分析,使得数据传输给远程的云平台,用户端可以直接从云平台的相应软件上下载,通过设置SAILORFleetOne天线设备来提供一路语音和100kbps数据访问,从而可以满足海上人员通过窄带数据传输的方式来完整访问彩色的天气图片、导航图和路由信息,以及发送报告和浏览网页,从而满足海上人员在航行时可以使用足够的带宽来进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足够的安全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30737.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35 , H01M10/42 , H01M1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分舱式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该分舱式储能系统包括预制舱和设置在预制舱中的风冷系统,预制舱具有多个电池容纳腔,每个电池容纳腔中对应设置有由多个电池模块构成的电池簇;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次数、每个电池容纳腔内的环境温度和预制舱内的平均环境湿度;根据每个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次数确定风冷系统对应每个电池模块的风速;根据每个电池容纳腔内的环境温度确定风冷系统对应每个电池簇的风温;根据预制舱内的平均环境湿度确定风冷系统对应预制舱内的风湿。本发明实现对储能预制舱实现模块级、簇级以及舱级的综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3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30737.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35 , H01M10/42 , H01M1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分舱式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装置,该分舱式储能系统包括预制舱和设置在预制舱中的风冷系统,预制舱具有多个电池容纳腔,每个电池容纳腔中对应设置有由多个电池模块构成的电池簇;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每个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次数、每个电池容纳腔内的环境温度和预制舱内的平均环境湿度;根据每个电池模块的充放电次数确定风冷系统对应每个电池模块的风速;根据每个电池容纳腔内的环境温度确定风冷系统对应每个电池簇的风温;根据预制舱内的平均环境湿度确定风冷系统对应预制舱内的风湿。本发明实现对储能预制舱实现模块级、簇级以及舱级的综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9873724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184373.7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式海上风机基础远点防撞系统,包括锚碇、防撞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锚碇置于海底;防撞体漂浮在海面上,多个防撞体串联连接,两端的防撞体连接在锚碇上;防撞体包括呈锥体状的骨架,骨架外包覆有橡胶外壳,橡胶外壳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耐磨层、加强层和抗渗层复合而成,防撞体与海上风机基础间留有距离。本实用新型布置在海上风机基础的防护方向,通过分离式布置,采用远点防护避免了船舶撞击风机基础,防护结果更好;上部串联的防撞体及结构整体都是柔性结构,可以产生柔性变形,提升防撞系统耐久性的同时减少对船舶的损坏;浮式结构对水位变化的适应性很强,在极端低水位和高水位情况下均能有效发挥防撞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