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88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37291.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上升压站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及系统,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海上升压站布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初始加速度信号,获得初始自振频率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采集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加速度信号,获得地震载荷作用下的自振频率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计算损伤指标,并与设置阈值进行比较,高于设置阈值时报警。本发明所公开的监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地震等极端荷载下结构危险状态的实时预警,实现结构的长期寿命的准确预测,大大减少地震等作用下海上升压站结构出现倒塌等致命性破坏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18786.5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桩基础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铺设在桩基础周围的软体排;所述软体排包括第一联锁单元和位于第一联锁单元外侧壁上的第二联锁单元;所述第一联锁单元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相邻两个第一空腔混凝土块通过加筋带连接,且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的顶部设有孔口;所述第二联锁单元包括多个通过加筋带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二空腔混凝土块,且第二空腔混凝土块远离第一联锁单元的外侧壁上设有孔口;所述第二空腔混凝土块的底面积大于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的底面积;本发明的软体排在沉放时有足够的时间供施工人员进行海面位置纠正,保证其沉放精度,避免因沉放位置不准导致的海底位置纠正问题,提升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68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18786.5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桩基础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铺设在桩基础周围的软体排;所述软体排包括第一联锁单元和位于第一联锁单元外侧壁上的第二联锁单元;所述第一联锁单元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相邻两个第一空腔混凝土块通过加筋带连接,且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的顶部设有孔口;所述第二联锁单元包括多个通过加筋带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二空腔混凝土块,且第二空腔混凝土块远离第一联锁单元的外侧壁上设有孔口;所述第二空腔混凝土块的底面积大于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的底面积;本发明的软体排在沉放时有足够的时间供施工人员进行海面位置纠正,保证其沉放精度,避免因沉放位置不准导致的海底位置纠正问题,提升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2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6083.5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望
IPC: G06F30/13 , G01M7/02 , G01R31/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升压站平台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校核方法,包括构建海上升压站结构模型;确定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峰值加速度和设计反应谱;选择地震动记录对海上升压站结构模型进行地震时程分析;对海上升压站结构模型进行抗震强度验算;获取电气设备所在位置的结构动力响应峰值加速度;构建电气设备模型;比较设计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结构动力响应峰值加速度的大小,选择地震动记录对电气设备模型进行地震时程分析;对电气设备模型进行抗震强度验算。本发明基于现有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与电力设施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结合与改进,具有可行高、便于操作和计算结果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8723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266214.7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力运维船,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船体;至少一个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上设置有与船体可拆卸的固接的固定端,主变压器上设置有输入输出母线组件,主变压器底部设置有轨道轮;至少一条滑轨,滑轨为至少两段,可拆卸的顺次衔接的分别安装在船体上的运维作业区域和承装主变压器的承装区域。由于滑轨是至少两段,主变压器通过轨道轮和滑轨的配合,经由运维作业区域移动至承装区域,并由固定端可拆卸的固定在承装区域,而位于运维作业区域的滑轨分段可以在执行完运输主变压器的任务之后拆卸下来,这样增大了运维作业区域的使用面积,实现了在有限面积的船体上部署主变压器,并余留足够的运维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96050.8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位装置及复位方法,复位装置包括基板、调整组件、位移传感器、减隔震组件和控制器。调整组件设置于基板,调整组件包括伸缩杆,电气设备组件在初始位置时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电气设备组件在偏移位置时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减隔震组件设置于基板,电气设备组件设置于减隔震组件上并和减隔震组件连接。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及调整组件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当判断出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的差值小于零时,控制调整组件的伸缩杆伸出第一距离以将电气设备组件顶回到初始位置。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电气设备存在在被减振时不能复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87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266214.7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力运维船,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船体;至少一个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上设置有与船体可拆卸的固接的固定端,主变压器上设置有输入输出母线组件,主变压器底部设置有轨道轮;至少一条滑轨,滑轨为至少两段,可拆卸的顺次衔接的分别安装在船体上的运维作业区域和承装主变压器的承装区域。由于滑轨是至少两段,主变压器通过轨道轮和滑轨的配合,经由运维作业区域移动至承装区域,并由固定端可拆卸的固定在承装区域,而位于运维作业区域的滑轨分段可以在执行完运输主变压器的任务之后拆卸下来,这样增大了运维作业区域的使用面积,实现了在有限面积的船体上部署主变压器,并余留足够的运维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096050.8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位装置及复位方法,复位装置包括基板、调整组件、位移传感器、减隔震组件和控制器。调整组件设置于基板,调整组件包括伸缩杆,电气设备组件在初始位置时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电气设备组件在偏移位置时和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减隔震组件设置于基板,电气设备组件设置于减隔震组件上并和减隔震组件连接。控制器和位移传感器及调整组件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当判断出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的差值小于零时,控制调整组件的伸缩杆伸出第一距离以将电气设备组件顶回到初始位置。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电气设备存在在被减振时不能复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03085.8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轴漂浮式的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及其工作控制方法,包括浮体本体、底部塔架、上部塔架、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控制机构、储能电池、系泊锚链和海底电缆,底部塔架设置在浮体本体上端,内部设有容纳机舱,上部塔架设置在底部塔架上端,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转轴、叶片机构和发电机组,发电机组设置在容纳机舱中,转轴底端连接发电机组,顶端伸出上部塔架,叶片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顶端的环架、安装于环架的机械臂和安装于机械臂的风机叶片,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上部塔架顶端,机械臂能够改变风机叶片与转轴的水平间距;控制机构和储能电池位于容纳机舱内,控制机构可控制叶片机构运动;系泊锚链连接浮体本体;海底电缆用于输出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12610.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海洋结构物载荷加载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值模拟的海洋结构物载荷加载方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方式计算海洋结构物的海洋环境载荷,从而实现了对海洋结构物在真实海洋环境中的流体仿真计算,得到海洋结构物遭受的载荷时间历程,同时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考虑数值模型的网格单元,从而便于根据两个模型的网格参数实现尽可能多的网格单元对应压强数据的加载,从而可以更精准地贴合模型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中不同节点处载荷的变化情况,由此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海洋结构物的安全性能,有助于提高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