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缓冲靠泊结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133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827320.3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缓冲靠泊结构及使用方法,应用于海上风电船舶停靠作业中;包括靠泊立柱、风电机组基础、水平管、L型管、靠泊连杆、缓冲组件、以及连接组件,若干个所述靠泊连杆设置在风电机组基础上;若干个所述水平管、L型管设置在靠泊立柱上;所述靠泊连杆包括长型连杆和短型连杆,所述长型连杆与L型管之间通过缓冲组件、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短型连杆与水平管之间通过缓冲组件、连接组件连接。本发明中,竖直方向的撞击力被L型管与竖直圆管之间的管型橡胶进行缓冲抵消,水平方向上的撞击力被水平管中的管型橡胶、端头橡胶进行缓冲抵消,减少风电机组基础受到的撞击力。另外,此靠泊结构可拆卸易安装,便于实现靠泊立柱陆上防腐及维护。

    一种用于单柱和复合筒组合基础的连接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0607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10780556.X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柱和复合筒组合基础的连接工装,所述单柱插入在复合筒中,所述复合筒顶端具有固定的顶盖板,所述连接工装包括连接主板、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下板面的多个加劲腹板,所述连接主板的板面上设有一个与单柱相适配的连接通孔,多个加劲腹板环绕着连接通孔布置、且加劲腹板的上侧边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的下板面,所述连接主板套接在单柱上、且连接通孔内壁与单柱焊接,所述加劲腹板朝向连接通孔的内侧边与单柱的柱面贴靠并焊接、下侧边与顶盖板贴靠并焊接。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工装,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实现单柱和复合筒之间稳固连接,使单柱与复合筒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将从单柱传来的大弯矩荷载传递至整个复合筒面。

    一种试件夹子及使用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5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12264.2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一种试件夹子及使用方法,试件夹子包括夹持组件、旋翼式助力器组件、控制装置和防滑握套,夹持组件的两翼设置旋翼式助力器组件;旋翼式助力器组件包括旋翼式助力器和一个连接杆件;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握式启停开关和一套控制线缆;防滑握套套在夹持组件的固定夹杆上;夹持组件包括夹持组件固定夹杆和夹持组件活动夹杆;夹持组件固定夹杆包括固定夹杆手握段、固定夹杆拓展范围连接段、固定夹杆夹取段、固定夹杆咬合段,夹持组件活动夹杆包括活动夹杆手握段、活动夹杆拓展范围连接段、活动夹杆夹取段、活动夹杆弯曲颈;使用方法:完成组装后,单手握住夹持组件的固定夹杆手握段和活动夹杆手握段;使夹持组件夹上被夹的物块,从而启动旋翼式助力器。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波浪能捕获及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08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54332.5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的波浪能捕获及储能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模块和风电导管架基础,包括波浪获能系统、液压系统、储能系统、压力媒介内能交换装置和膨胀发电机系统;波浪获能系统包括获能浮子、摇杆;液压系统包含有压力媒介存储容器和摆动压缩媒介机构,液压系统用于把摇杆的摆动的机械能转化为一次压力媒介的内能,液压系统的摆动压缩媒介机构输出一次压力媒介进入压力媒介存储容器或/和输送管道;压力媒介内能交换装置用于把一次压力媒介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二次压力媒介的内能;膨胀发电机系统用于转化二次压力媒介的内能为机械能,膨胀发电机系统把得到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的波浪能综合利用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70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59897.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的波浪能综合利用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海上风电导管架技术领域,实现海上风电支撑结构的综合运用,在海上风电导管架上同时搭载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和越浪式波浪发电装置,实现二者的综合运用;结构主体包括导管架、空气导管、气室、聚浪室,气室驱动空气透平设备,聚浪室驱动水轮机;气室、聚浪室设置在水面附近;施工方法:气室焊接在主弦杆上;每两个相邻的气室之间焊接设置聚浪室;气室的内壁焊接压力传感器;空气导管穿过主弦杆;导管架的顶部安装塔筒;带电缆的空气导管穿过塔筒,空气导管内的空气穿过空气透平设备完成发电;本发明具有导管架利用率高,方便实施,结构稳定,安装实施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水下桩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1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18786.5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桩基础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铺设在桩基础周围的软体排;所述软体排包括第一联锁单元和位于第一联锁单元外侧壁上的第二联锁单元;所述第一联锁单元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相邻两个第一空腔混凝土块通过加筋带连接,且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的顶部设有孔口;所述第二联锁单元包括多个通过加筋带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二空腔混凝土块,且第二空腔混凝土块远离第一联锁单元的外侧壁上设有孔口;所述第二空腔混凝土块的底面积大于第一空腔混凝土块的底面积;本发明的软体排在沉放时有足够的时间供施工人员进行海面位置纠正,保证其沉放精度,避免因沉放位置不准导致的海底位置纠正问题,提升防冲刷结构的安装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