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272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14632.2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宜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调的3D打印手臂骨折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和连接于固定器本体上的控制部;控制部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旋转编码器、驱动电机和控制单元;壳体连接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包括旋转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上分别设有用于限位传动件一端的限位结构,传动件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通过牵引传动件控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开合程度;旋转编码器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控制单元与驱动电机和旋转编码器电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器无法调节而容易导致肌肉萎缩的问题,实现了固定器的灵活调节,具有个性化治疗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164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07883.7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消毒垃圾桶,包括桶体和桶盖,还包括桶盖铰链、驱动电机和控制板,桶盖通过桶盖铰链连接桶体,桶盖铰链受驱动电机驱动,桶盖上设有红外传感器,桶体上设有摄像头,医疗消毒垃圾桶的桶内设有紫外杀菌灯管和干雾消毒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紫外杀菌灯管和干雾消毒器均连接控制板;控制板通过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获取外界的开桶感应信息,从而控制驱动电机动作,转动桶盖铰链以打开桶盖;通过驱动紫外杀菌灯管和干雾消毒器开启,对桶体内进行自动消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在不接触桶盖的情况下自动感应控制桶盖打开,且杀菌消毒效果好,能实现自主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77332.9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弹簧的软组织形变模拟方法,包括:基于待模拟软组织的结构参数,构建软组织弹簧模型,该软组织弹簧模型包括用以维持结构的结构弹簧、用以防止软组织过渡弯曲的弯曲弹簧、以及用以模拟剪切特性的剪切弹簧;在结构弹簧的两端之间添加阻尼器,各个阻尼器分别与对应的结构弹簧并联;基于构建的软组织弹簧模型,利用软组织有限元参数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和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并采用分段函数来描述软组织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构建的软组织弹簧模型,模拟软组织的形变过程,确定软组织弹簧模型质点在形变过程中的位置坐标,实现软组织形变模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合了有限元方法的真实性和弹簧模拟的实时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45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70853.5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式多功能肺活量计,包括涡轮、涡轮旋转信号采集模块、手持式外壳、控制器、气泵、气体测量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涡轮和涡轮旋转信号采集模块均位于手持式外壳内,气泵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手持式外壳的气体输出口,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气体测量腔,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探测端位于气体测量腔内;控制器用于根据涡轮旋转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信号判断接收到呼出气体的开始时间,进行肺活量测量,并驱动气泵开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获取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同时具备肺活量和CO2浓度检测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77337.1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轻量化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扫描获取患者的CT数据和体表点云数据;根据CT数据提取出骨骼的三维模型,并结合体表点云数据构建初步的脊柱侧弯矫形器模型;对骨骼的三维模型进行面网格划分,与矫形器模型装配,得到躯干‑矫形器模型;对躯干‑矫形器模型进行体网格划分,导出为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将矫形器模型输入拓扑优化软件中,并将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结果映射到模型内表面,进行拓扑优化;将被优化的区域设置为镂空结构,并进行整体结构优化后,得到轻量化的矫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了轻量化设计、降低了结构成本且保证了结构强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38036.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F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膝关节减荷矫形系统,包括膝关节矫形器、姿态传感器、肌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息传输盒、上位机控制中心和训练中心;姿态传感器用于采集膝关节的运动信息和姿态信息,肌电传感器用于采集膝关节的肌电信号,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膝关节与膝关节矫形器之间的接触压力;上位机控制中心用于将姿态传感器和肌电传感器的数据互补融合,得到与步行相关的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根据肌电信号进行肌电监测;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接触压力和关节负荷的监测;训练中心用于在训练过程中,根据上位机控制中心的监测分析数据,反馈训练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利于实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从监测到训练的数字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21932282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260588.3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踝足矫形器,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可调节踝足矫形器,包括小腿部矫形段和足部矫形段;所述的小腿部矫形段与所述的足部矫形段通过球关节构成铰接连接;所述的小腿部矫形段为小腿仿形结构,所述的足部矫形段为足部仿形结构;所述的足部矫形段于两侧分别设有调节带和调节旋钮;所述的调节旋钮设置于足部矫形段的踝部;所述的调节带一端连接位于同侧的调节旋钮,另一端连接足部矫形段的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渐进性对足背屈及足外翻进行治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独立且巧妙的调节结构实现了分别对足背屈和足外翻的渐进性治疗调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