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34646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910127426.2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选择装置,包括:系统容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用户设备(UE)的信道矩阵和各UE的数据流数,计算各UE的信道容量;UE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信道容量最大的UE,作为已选UE,更新已选UE集合和未选UE集合;依次从未选UE集合中选择一个UE,与已选UE集合构成UE子集;选择使系统容量增加最大的UE,作为已选UE,更新已选UE集合和未选UE集合;以及如果已选UE数小于所能支持的最大UE数,基于更新后的已选UE集合和未选UE集合,再次构建UE子集,否则输出已选UE集合,完成用户选择处理,其中所述系统容量计算单元还用于采用正交空分复用技术,确定UE选择单元所构成的每个UE子集的系统容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户选择方法以及包括上述用户选择装置的BS。
-
公开(公告)号:CN101834646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127426.2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选择装置,包括:系统容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用户设备(UE)的信道矩阵和各UE的数据流数,计算各UE的信道容量;UE选择单元,用于选择信道容量最大的UE,作为已选UE,更新已选UE集合和未选UE集合;依次从未选UE集合中选择一个UE,与已选UE集合构成UE子集;选择使系统容量增加最大的UE,作为已选UE,更新已选UE集合和未选UE集合;以及如果已选UE数小于所能支持的最大UE数,基于更新后的已选UE集合和未选UE集合,再次构建UE子集,否则输出已选UE集合,完成用户选择处理,其中所述系统容量计算单元还用于采用正交空分复用技术,确定UE选择单元所构成的每个UE子集的系统容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户选择方法以及包括上述用户选择装置的BS。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653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166443.7
申请日:2009-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包括:获得各用户的空间特征图,将所有用户按照其空间特征图的模值大小分成两部分;按照所有用户轮流的方式产生第一个配对用户,更新已有配对用户集合;对候选配对用户集合,采用现有的半正交配对方法,选出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如果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非空且第一个配对用户的模值较小,则对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中的每一个用户,按照逆选法衡量准则,选出新的配对用户,更新已有配对用户集合,并返回候选配对用户集合选取步骤,直至满足基站接收天线数约束或者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为空;已有配对用户集合中的用户与基站组成虚拟MIMO系统,执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站,用于实现上述用户设备配对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65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910166443.7
申请日:2009-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包括:获得各用户的空间特征图,将所有用户按照其空间特征图的模值大小分成两部分;按照所有用户轮流的方式产生第一个配对用户,更新已有配对用户集合;对候选配对用户集合,采用现有的半正交配对方法,选出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如果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非空且第一个配对用户的模值较小,则对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中的每一个用户,按照逆选法衡量准则,选出新的配对用户,更新已有配对用户集合,并返回候选配对用户集合选取步骤,直至满足基站接收天线数约束或者新的候选配对用户集合为空;已有配对用户集合中的用户与基站组成虚拟MIMO系统,执行数据传输。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站,用于实现上述用户设备配对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2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982557.5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虹口海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线透射式的塑料薄膜厚度在线测量方法,步骤为:在待测试样表面上,向试样发射出紫外线,得出紫外波段范围内试样的紫外透射率的数据;预先对一批试样进行检测,得到试样在不同紫外波长下所对应的紫外透射率数值,从而绘制不同厚度试样在紫外波段内的紫外透射率数值变化曲线;实时测量得到一个厚度值待测试样的紫外透射率y,将该值带入到预先得到的厚度与紫外透射率之间的拟合公式中,直接计算得到该试样的厚度值x;本发明低测量成本、操作方便,在本发明利用紫外线透射原理对塑料薄膜材料实现非接触式的厚度在线测量方法中实现了薄膜生产线上实时厚度测试,从而能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要求,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2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2557.5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虹口海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线透射式的塑料薄膜厚度在线测量方法,步骤为:在待测试样表面上,向试样发射出紫外线,得出紫外波段范围内试样的紫外透射率的数据;预先对一批试样进行检测,得到试样在不同紫外波长下所对应的紫外透射率数值,从而绘制不同厚度试样在紫外波段内的紫外透射率数值变化曲线;实时测量得到一个厚度值待测试样的紫外透射率y,将该值带入到预先得到的厚度与紫外透射率之间的拟合公式中,直接计算得到该试样的厚度值x;本发明低测量成本、操作方便,在本发明利用紫外线透射原理对塑料薄膜材料实现非接触式的厚度在线测量方法中实现了薄膜生产线上实时厚度测试,从而能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要求,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4079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183078.1
申请日:2014-05-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一种水质检测技术领域的利用铜离子特异性DNA和SYBR Green I荧光法检测铜的方法,通过含有铜离子特异性DNA的检测液制备得到标准铜离子检测体系,通过与空白对照液共同检测荧光强度后制成浓度‐相对荧光强度标准曲线;最终在检测时通过将待测水样置于含有铜离子特异性DNA的检测液中,经检测荧光强度并对照标准曲线实现铜离子浓度的检测。本发明通过比较荧光信号的变化,即可实现对铜离子的检测。本方法提供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最低检测限为5.57ppb,操作简便快捷且不依赖大型仪器设备,可用于水体铜的实时原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068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53409.2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评价雌激素与抗雌激素复合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斑马鱼胚胎的获取;将雌激素与不同浓度的抗雌激素进行混合形成不同配比的暴露液,再将所述斑马鱼胚胎放入所述暴露液中,持续暴露96h,水温维持在26±1℃,光周期为白天16h和夜间8h,暴露液每24h换80%,并记录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畸形率及孵化时间,暴露结束后,收集幼鱼保存备用;在胚胎发育形态学水平和/或基因转录水平上评价复合效应。用斑马鱼胚胎来评价雌激素与抗雌激素复合效应的方法简单、快速、客观,仅需96h,是一种快速评价雌激素与抗雌激素间复合效应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9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980773.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虹口海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紫外光线追踪仿真的薄膜吸收率测试方法,针对同一紫外线光学检测系统,对同批不同厚度的薄膜样品依次进行紫外反射率和紫外透光率的测试与计算,采用指数型拟合得到拟合公式,预测厚度值直接计算得到该薄膜样品的紫外吸收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紫外光线追踪仿真的薄膜吸收率测试方法,将反射率检测与透射率检测分开为两个工作区域,两者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且使用方便、计算高效,不会坏掉薄膜样品;采用指数型拟合的函数相关度更高,保证了在紫外线光学检测过程中提取出精准高效的紫外波长数据进行计算,保障了拟合函数的数据有效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光线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339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80773.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上海海关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虹口海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紫外光线追踪仿真的薄膜吸收率测试方法,针对同一紫外线光学检测系统,对同批不同厚度的薄膜样品依次进行紫外反射率和紫外透光率的测试与计算,采用指数型拟合得到拟合公式,预测厚度值直接计算得到该薄膜样品的紫外吸收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紫外光线追踪仿真的薄膜吸收率测试方法,将反射率检测与透射率检测分开为两个工作区域,两者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且使用方便、计算高效,不会坏掉薄膜样品;采用指数型拟合的函数相关度更高,保证了在紫外线光学检测过程中提取出精准高效的紫外波长数据进行计算,保障了拟合函数的数据有效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光线检测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