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R-ERVC实验装置的精细压力调控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0097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73911.2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一种IVR‑ERVC实验装置的精细压力调控实验系统,包括:上水箱以及设置于其上的三级压力调节系统,该三级压力调节系统包括:用于压力精准调节的蒸发冷凝回流系统、用于快速降压的喷雾冷凝系统和用于压力的快速调控的打压排放系统,通过三级压力调节系统对上水箱顶部气空间的压力进行联合调控。本发明通过不同级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在宽泛的压力区间内任意压力值的快速、精确的动态调控,并长时间稳定在该压力水平。本发明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实现在IVR‑ERVC实验装置内压力精确调控,填补在IVR‑ERVC模化实验研究领域的相关空白。

    核电站严重事故研究用融物释放和形状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34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911280319.3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核电站严重事故研究用融物释放和形状控制装置。一种高温熔融物释放和形状控制装置,包括:石墨坩埚、气动释放机构和刺破机构,其中:熔融物储于石墨坩埚中,刺破机构设置于气动释放机构的内底部,石墨坩埚经气动释放机构与刺破机构相撞击从而将熔融物释放。本发明能够实现温度高达2750℃的熔融物顺利释放,并且熔融物形状能保持连续完整的圆柱状,熔融物直径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解决了公斤量级超高温熔融金属与冷却剂相互作用时熔融物如何安全可控进入冷却剂的问题。

    应用于管道汽液两相流闪蒸现象参数的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48719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610705468.X

    申请日:2016-08-22

    Inventor: 匡波 刘鹏飞 赵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管道汽液两相流闪蒸现象参数的测量系统,其包括压力测点等,可视化观测段位于降压设施的右侧,压差测点包括相连的左测点和右侧点,压差测点的左测点位于降压设施的左侧,压差测点的右测点位于可视化观测段的右侧,压力测点位于压差测点的左测点的左侧,单向流体段位于压力测点的左侧,温度测点位于压差测点的右测点的右侧,闪蒸发生段位于温度测点的右侧。本发明通过对测点的布置以及对测点的安装,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温度测点、压力测点等的布置对两相流动产生的影响,能稳定且精确地监测闪蒸产生的两相流动温度压力参数,同时易于拆卸更换,极大的方便了测量系统的维护。

    核电站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设计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794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11447328.8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设计及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建立热工模型;步骤二、建立控制系统模型;步骤三、组建实物DCS系统;步骤四、建立实时交互数据库;步骤五、进行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核电厂各种稳态、瞬态工况调试。本发明将工业DCS组态和机柜应用到核电站控制系统仿真平台,使得核电站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可以更加接近实际DCS现场控制模型,可以用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及验证分析,还可以对核电站仪控系统进故障模式及影响进行分析。

    管道两相流闪蒸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069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04199.5

    申请日:2016-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两相流闪蒸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稳压水罐等,稳压水罐的输入端与氮气稳压系统连接,稳压水罐的输出端、预加热器的一端、回路加热器都与高压水罐连接,预加热器的另一端、试验段、管壳式换热器都与旁通回流旁路连接,高压水泵、回路加热器都与管壳式换热器连接,高压水泵、循环水泵、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都与低压水罐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对闪蒸段上下游的压力和温度的稳定控制,同时对于闪蒸的几种影响因素都能加以控制,可以完整的实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的汽液两相流试验。

    全尺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试验段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822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91523.1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尺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试验段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采用一个与反应堆下封头等半径的弧形加热壁模拟下封头;步骤S2:在弧形加热壁上切割若干道槽,将弧形加热壁分割为多段加热块单元模块;步骤S3:加热块单元模块上开有多排错排的加热孔,从而在各加热块单元模块中插入加热棒组;步骤S4:将一层原型材料试验本体与所述弧形加热壁相连接。发明将铜与原型材料采用爆炸焊的工艺结合到一起,解决了完全采用原型材料带来温度过高,加热棒难以承受的问题。

    核电站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设计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585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379956.0

    申请日:2017-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17/309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控制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设计及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建立热工模型;步骤二、建立控制系统模型;步骤三、组建实物DCS系统;步骤四、建立实时交互数据库;步骤五、进行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核电厂各种稳态、瞬态工况调试。本发明将工业DCS组态和机柜应用到核电站控制系统仿真平台,使得核电站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可以更加接近实际DCS现场控制模型,可以用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及验证分析,还可以对核电站仪控系统进故障模式及影响进行分析。

    基于热流修正的CHF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4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795466.4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流修正的CHF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加热本体的漏热环节,通过在加热表面处布置热电偶,监测加热本体的漏热环节处的温度实测值,并得到通过漏热环节的漏热损失;步骤2:利用加热本体漏热环节处的温度实测值或估值作为边界条件,对加热本体进行三维建模与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温度与加热本体内布置的热电偶的实测温度进行对比;步骤3:通过实际峰值热流与理论峰值热流之比来估计热流的修正因子C,计算临界热流密度。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用于大型工程试验台架非均匀加热沸腾换热中临界热流密度的求取,并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精度。

    应用于管道汽液两相流闪蒸现象参数的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4871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05468.X

    申请日:2016-08-22

    Inventor: 匡波 刘鹏飞 赵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管道汽液两相流闪蒸现象参数的测量系统,其包括压力测点等,可视化观测段位于降压设施的右侧,压差测点包括相连的左测点和右侧点,压差测点的左测点位于降压设施的左侧,压差测点的右测点位于可视化观测段的右侧,压力测点位于压差测点的左测点的左侧,单向流体段位于压力测点的左侧,温度测点位于压差测点的右测点的右侧,闪蒸发生段位于温度测点的右侧。本发明通过对测点的布置以及对测点的安装,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温度测点、压力测点等的布置对两相流动产生的影响,能稳定且精确地监测闪蒸产生的两相流动温度压力参数,同时易于拆卸更换,极大的方便了测量系统的维护。

    含硼含磷废水处理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4211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86120.8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硼含磷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混凝反应罐,沉淀池、污泥浓缩池、过滤系统;废水依次经过调节池、混凝反应罐后进入沉淀池,沉淀池的上层清液输送至过滤系统进行过滤,沉淀池的下层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过滤系统将经过过滤且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排出。本发明中的废水处理系统通过调节池、混凝反应罐,沉淀池、污泥浓缩池、过滤系统等,实现对废水进行的快速处理,使得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自控系统对整个废水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控,自动化程度高,系统稳定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