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4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27204.8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爱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IPC: C08L3/02 , C08K5/1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槲皮素制备高抗性淀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去除淀粉总脂:采用有机溶剂正丙醇在高温环境下提取淀粉中的总脂;提取完毕后离心,所得的淀粉样品醇洗、晾干,最后收集保存;将脱总脂淀粉与去离子水混合,配置一定浓度悬浮液,与一定比例的槲皮素混合,超声处理后高温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后得到抗性淀粉。本发明通过脱总脂联合超声处理淀粉,使其保留更多与槲皮素结合的位点,形成更多槲皮素‑直链淀粉复合物,抑制淀粉消化,制备高抗性淀粉,有助于低GI健康食品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0435.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爱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察碱性环境下淀粉颗粒结合脂质分布的方法,包括淀粉颗粒结合脂质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步骤,其特点是:对处于碱性环境下的淀粉颗粒,针对常规染料难以在碱性环境下与淀粉结合的问题,选择尼罗红染料对淀粉颗粒脂质进行染色,从而完成对淀粉颗粒脂质的荧光标记;在染色和清洗过程中以相同pH的碱性溶液作为稀释剂和清洗剂,避免染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通过激光激发和原位扫描成像获得淀粉颗粒在碱性环境下脂质的分布情况。本发明解决了常规染料在碱性环境下难以与脂质结合的问题,并保持染色和清洗过程中碱性环境pH不变,实现淀粉在碱性环境下脂质的原位观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0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54052.9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爱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IPC: C12P19/04 , A61K31/715 , A61K36/899 , A61P39/06 , C12P19/14 , A23L33/125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氧化活性小米种皮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小米籽粒进行脱皮、粉碎过筛,获得小米糠;小米糠与水混合、依次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木瓜蛋白酶、糖化酶酶解,灭酶,离心,收集沉淀;沉淀物与氢氧化钠混合,控制体系的温度,持续搅拌;待提取结束,调节体系pH值为中性,加入无水乙醇醇沉,离心,复溶,冻干;冻干粉复溶,透析,醇沉,离心,冻干,得到多糖;该多糖测定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强。本发明能够得到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小米种皮多糖,所用原料为废弃物小米米糠,经济环保;多糖提取工艺简单,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高,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7481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86101.2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爱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IPC: A23L29/30 , A23L3/3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花青素制备高抗回生淀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去除淀粉总脂,采用有机溶剂正丙醇在高温环境下提取淀粉中的脂类;提取完毕后离心,所得的淀粉样品醇洗、晾干,最后收集保存;将脱脂淀粉与去离子水混合,配置一定浓度悬浮液,与一定比例的花青素混合,在高温环境下加热并不断搅拌后,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后得到抗回生淀粉。本发明通过脱总脂处理保留更多与花青素结合的淀粉位点,延缓淀粉回生进程,改善淀粉的抗回生能力,延长淀粉类食品的货架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69198.9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5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重比最小化的水下耐压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初始化耐压结构几何构型;输入一组径向基函数对水平集函数进行插值,得到当前径向基函数插值系数;构建以耐压结构的浮重比为目标,结构的屈曲因子与材料的屈服极限为优化约束的拓扑优化模型,计算当前目标函数与优化约束条件的形状导数以及拉格朗日算子,求解速度场用以演化并得到新的水平集函数;判断收敛性,输出当前函数相对应的耐压结构。本发明能够更好地解决考虑浮重比最小化的水下耐压结构设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70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55759.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耐压壳的轻质仿生贝壳珍珠层复合结构及潜器,涉及深海耐压结构设计领域,包括仿生硬相材料层和仿生软相材料层,所述仿生硬相材料层至少设置有两层,任一相邻的两个所述仿生硬相材料层之间均设置有仿生软相材料层;复合结构的最内侧和最外侧均为仿生硬相材料层。既可以满足静水高压承载的需要,在轻量化方面表现良好,还具有一定的增韧效果,在水下内爆发生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冲击波峰值,相较于传统耐压结构有较明显的优势,创造性地将贝壳珍珠层仿生结构应用至深海耐压壳,解决了均质材料耐压壳强度、韧性不可兼得的矛盾,兼具减重及吸能的防护效果,对深海耐压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465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86165.4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内爆防护的轻质复合球形耐压结构及深海潜器,包括空心陶瓷球内衬和CFRP外层,所述CFRP外层包覆在所述空心陶瓷球内衬的外表面,二者配合形成陶瓷‑CFRP复合球形耐压结构。本发明通过空心陶瓷球内衬和CFRP外层相结合,克服了单陶瓷与单CFRP材料在深海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在发生水下内爆后,与单陶瓷结构相比,陶瓷‑CFRP复合球形耐压结构的坍塌速率得到明显减缓,周围流场的压力峰值曲线也得到显著降低,从而削弱了内爆对结构自身及周围流场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内爆防护效果;结构简明,减重效果显著,达到了安全性、轻量化等多重功效,相较于传统耐压结构有较明显的减重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续航能力,对深海潜器的设计、制造及防护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2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55751.3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承压的复合结构及深海潜器,涉及深海耐压结构设计领域,包括碳纤维铺层、芳纶纤维铺层以及陶瓷层,所述陶瓷层、芳纶纤维铺层以及碳纤维铺层自内向外依次叠层设置;所述芳纶纤维铺层与陶瓷层连接,所述碳纤维铺层与芳纶纤维铺层连接。通过引入芳纶纤维铺层,将碳纤维铺层、芳纶纤维铺层、陶瓷层三者进行组合,形成了一种多功能的层叠式结构,能够较好地发挥出不同铺层材料的性能优势,减小压力峰值,削弱不良影响,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及防护效果,且达到了满足高压承载及抗内爆冲击等多重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465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686165.4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海内爆防护的轻质复合球形耐压结构及深海潜器,包括空心陶瓷球内衬和CFRP外层,所述CFRP外层包覆在所述空心陶瓷球内衬的外表面,二者配合形成陶瓷‑CFRP复合球形耐压结构。本发明通过空心陶瓷球内衬和CFRP外层相结合,克服了单陶瓷与单CFRP材料在深海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在发生水下内爆后,与单陶瓷结构相比,陶瓷‑CFRP复合球形耐压结构的坍塌速率得到明显减缓,周围流场的压力峰值曲线也得到显著降低,从而削弱了内爆对结构自身及周围流场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内爆防护效果;结构简明,减重效果显著,达到了安全性、轻量化等多重功效,相较于传统耐压结构有较明显的减重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续航能力,对深海潜器的设计、制造及防护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85492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55740.5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多孔防护罩的深海陶瓷耐压结构内爆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深海耐压结构内爆试验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陶瓷耐压结构多孔防护罩、深海环境模拟器、耐压结构内爆触发系统、水下压力脉冲采集系统和装置台架。其中深海环境模拟器可以为耐压结构提供超高压的水下环境,多孔防护罩、陶瓷耐压结构、内爆触发系统和水下压力脉冲采集系统被固定在装置台架上放置于深海环境模拟器中,内爆触发系统通过挤压陶瓷耐压结构的方式触发水下内爆的发生,并通过水下压力脉冲采集系统获得水下内爆冲击波的数据。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深海环境下多孔防护罩对陶瓷耐压结构水下内爆的防护试验,验证多孔防护罩的防护效果,并保证试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