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塑性中高碳合金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5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52977.8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强塑性中高碳合金钢及制备方法,涉及钢铁冶炼领域;该合金钢包括:C 0.4‑0.6wt.%,Ni 4‑10wt.%,Mn 2‑3wt.%,Si 1‑1.6wt.%,Al 0‑2wt.%,Mo 0.25‑1.5wt.%,Nb 0‑0.025wt.%,V 0‑0.5wt.%,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方法包括:1)制得目标成分的铸坯或铸锭;2)对铸坯或者铸锭进行板材锻造;3)采用奥氏体化水淬工艺处理锻造板材,获得微观组织为亚稳奥氏体及碳过饱和马氏体双相的原始双相板材;4)对双相板材进行80~170℃等温回火处理,使得碳原子仅在碳过饱和马氏体的晶体缺陷及相界面处偏聚而避免碳配分效应和碳化物析出。本发明制备的合金钢有效提升变形能力、消除组成相中有害的热诱导相变残余应力,提高脆性断裂抗性,充分发挥相变诱导塑性效应。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6728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620659.7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向驱动伸缩件输出第一预定电流值,其中,所述驱动伸缩件包括:用于在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带动探针进行运动的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探针用于探测待测物体的软硬程度;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电流值的作用下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第一电阻值;根据预先配置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电阻值对应的物体种类,其中,所述物体种类为所述待测物体的种类。通过上述方法何系统可以根据读取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电阻值可以在对应关系中找到对应的物体种类,从而实现在人手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分辨各个物体。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672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20659.7

    申请日:2021-06-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物体种类判断处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向驱动伸缩件输出第一预定电流值,其中,所述驱动伸缩件包括:用于在电流通过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带动探针进行运动的形状记忆合金丝,所述探针用于探测待测物体的软硬程度;获取在所述第一预定电流值的作用下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第一电阻值;根据预先配置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电阻值对应的物体种类,其中,所述物体种类为所述待测物体的种类。通过上述方法何系统可以根据读取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电阻值可以在对应关系中找到对应的物体种类,从而实现在人手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分辨各个物体。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06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66518.1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包括:第一丝和第二丝,所述第一丝和第二丝为形状记忆合金做成的丝状物;电源,与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探针,在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发生形变情况下,被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带动发生位移,其中,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一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和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二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由所述电流的通断产生。上述装置可用于实时进行模量探测,且适应于无测试样品、微小空间和微观尺度下的模量测量,装置精度高、能耗小且频率高,可持续提供待测物体的模量数据作为连续作业的判断依据。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0614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566518.1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装置,包括:第一丝和第二丝,所述第一丝和第二丝为形状记忆合金做成的丝状物;电源,与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丝和所述第二丝施加不同大小的电流;探针,在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发生形变情况下,被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带动发生位移,其中,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一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和所述探针被所述第二丝驱动的第一位移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丝和/或所述第二丝的形变由所述电流的通断产生。上述装置可用于实时进行模量探测,且适应于无测试样品、微小空间和微观尺度下的模量测量,装置精度高、能耗小且频率高,可持续提供待测物体的模量数据作为连续作业的判断依据。

    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678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071576.8

    申请日:2012-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用于纯钛生物材料的表面处理,包括钛试样抛光清洗——喷丸处理——酸蚀处理——阳极氧化——超声清洗,在纯钛表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级多孔形貌,并具有较厚的由离子键结合的高生物化学稳定性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采用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方法相结合,其中微米级孔洞和散在的纳米级孔洞通过喷丸酸蚀处理形成,经过阳极氧化反应产生更多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孔洞,并形成较厚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公开的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纯钛表面的生物活性,并且提高了纯钛的稳定性。

    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8678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71576.8

    申请日:2012-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用于纯钛生物材料的表面处理,包括钛试样抛光清洗——喷丸处理——酸蚀处理——阳极氧化——超声清洗,在纯钛表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级多孔形貌,并具有较厚的由离子键结合的高生物化学稳定性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采用喷丸酸蚀和阳极氧化方法相结合,其中微米级孔洞和散在的纳米级孔洞通过喷丸酸蚀处理形成,经过阳极氧化反应产生更多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孔洞,并形成较厚的离子化合物TiO2层。本发明公开的钛表面形成分级多孔形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纯钛表面的生物活性,并且提高了纯钛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