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干细胞分离提取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523030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30558.1

    申请日:2015-03-06

    Inventor: 李青锋 李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站式干细胞分离提取集成系统,包括静压箱、工作腔体和支撑架,静压箱位于工作腔体的上方且相互连通,工作腔体与静压箱间用螺栓连接,且工作腔体固定在支撑架上;工作腔体的底面上嵌设有恒温振荡器和离心机,恒温振荡器和离心机的顶面与工作腔体的底面齐平,工作腔体的底面且靠近其后侧面处开设若干个出风孔,支撑架的右侧壁上安装有用于放置转移保温桶的可折叠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不仅可以紫外线灭菌,提供无菌操作环境,而且集成了恒温振荡器、离心机和保温桶,配置物料架,操作方便,外形美观,运行成本低,对于生物的培养、微生物的分离合成都有广谱使用性。

    一种金属表面微凹坑阵列加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468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810921628.3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电解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声电解加工金属表面微凹坑阵列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声机构和电射流机构,所述电射流机构包括与超声机构相连的工具阴极、工件阳极和电源,所述电源负极与工具阴极相连,所述电源正极与工件阳极相连,所述电源所述工具阴极为电射流电解工具阴极,所述工具阴极与工件阳极之间设有微通孔模板。所述方法通过上述装置连接固定后,通电加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微小凹坑的加工精度,同时,模板微通孔尺寸打破电射流电解加工微小凹坑的尺寸极限;辅助超声振动的“空化”作用实现高深径比微小凹坑的加工。

    一种再生碳纤维复合电热防/除冰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91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779135.1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碳纤维复合电热防/除冰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再生碳纤维1‑10份,纤维素1‑10份,黏结剂5‑15份,改性导电填料0‑275份,树脂50‑350份,将制得的涂料涂覆于结冰防护表面。固化后,贴覆电极片将其与电源连接,即可具有电热防/除冰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利用了热裂解回收的再生碳纤维表面清洁、导电性高的特点,并采用不同尺寸再生碳纤维级配,利用纤维素和黏结剂辅助分散,协同构建导电网络,有效解决了再生碳纤维表面能低、形态杂乱、难分散的难题,实现了对废弃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值循环利用,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对氨基苯甲醇增强的水性聚氨酯碳纤维上浆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7567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424093.5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对氨基苯甲醇增强的水性聚氨酯碳纤维上浆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份计,其组分包括2‑10份聚乙二醇、0.1‑1份2,2‑二羟甲基丙酸、0.1‑4份对氨基苯甲醇、0.2‑3份二异氰酸酯、0.1‑1份乳化剂、10‑20份N,N‑二甲基甲酰胺、70‑90份去离子水和微量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碳纤维水性上浆剂环境友好性较好,可以有效地提高碳纤维的韧性、表面平滑度、硬度、耐磨性,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和集束性等性能,可以广泛适用于原始连续碳纤维,短切碳纤维与回收碳纤维。其产物最大分解温度大于180℃,可以适用于ABS、尼龙、聚酰亚胺等多种热塑性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一种高阻尼智能减振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460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214570.5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尼智能减振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阻尼智能减振片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组分:聚丁二醇(PTMEG)30‑90,多元醇7.5‑30,异氰酸酯.0.5‑2.5,甲基丙烯酸丁酯(BMA)0‑60,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60,引发剂0‑1,匀泡剂20‑40,MAX相陶瓷0.05‑0.5,压电陶瓷10‑20。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压电陶瓷与Mxenes自组装处理;将聚丁二醇、多元醇、异氰酸酯、BMA、MMA和引发剂混合制成聚氨酯IPN基体;再将聚氨酯IPN基体与压电陶瓷/Mxenes自组装混合物以及匀泡剂,经预聚合后共混发泡、模压、极化得到聚氨酯IPN/压电陶瓷/Mxenes高阻尼智能减振片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聚氨酯IPN/压电陶瓷/Mxenes高阻尼智能减振片材料具有高阻尼的特点,拓展了装配式无砟轨道在具有减振需求的环境中添加减振垫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