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40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12033.2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眶骨缺损修复的镁合金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技术领域,包括表层、里层,所述表层被设置为Ca-P-Mg合金,所述里层被设置为Mg-Zn-Gd合金。其制备方法涉及利用电阻熔炼和传统重力铸造法制备,以及化学溶液沉积技术。本发明机械性能适中,易塑形,稳定性和支撑作用好,具有放射可见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利于成果的转化,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诱导性,并可诱导缺损局部新生血管生成,有利于改善眼眶骨缺损区局部血供差、骨修复困难的特殊微环境,促进眶骨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6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061731.0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导电缆段绝缘介电参数测量的电极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绝缘检测信号电极和环境控制腔,测量时将超导电缆段放置在环境控制腔中,通过环境控制腔抑制内部水分子含量和控制检测线路与接头温度,解决在宽温范围下检测导线和接头周边的水分子冷凝以及超导电缆段中聚丙烯层压纸绝缘的受潮对超导电缆绝缘介电参数检测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37802.X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互联开关电网电压异常耐受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节点电压;S2、检测节点电压是否存在谐波分量,若是,执行S3,若否,等待下一次检测,执行S2;S3、基于节点电压,进行坐标变换;S4、基于坐标变换结果,分离出节点电压基频分量;S5、将基频分量反变换回原始坐标系下,计算节点电压倍频谐波分量;S6、将倍频谐波分量作为调制信号的一部分,叠加在含有直流与基频分量的串联变换器调制波上;S7、重复执行步骤S2‑S7,最终输出与倍频谐波分量相反的电压分量,以实现对电网电压的异常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柔性互联开关不受谐波影响,提高了柔性互联开关的异常耐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76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790977.0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体内可降解高强韧医用Zn‑Cu‑Mn‑Zr合金;含Zn、Cu、Mn和Zr元素,且Cu的含量大于0、小于等于4%,Mn的含量大于0、小于等于2%,Zr的含量大于0、小于等于2%,其余为Zn。本发明的合金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速率为35~71μm/year,同时呈现均匀腐蚀降解模式;在室温且拉伸应变速率为1×10‑3条件下拉伸性能为:屈服强度200~420MPa,抗拉强度210~440MPa,延伸率20~6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菌率在90%以上。在380℃下保温0.5小时后在真应变5%‑15%阶段应变硬化指数n大于等于0.2;且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853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710327212.4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L31/02 , A61L31/08 , A61L31/10 , A61L31/14 , A61L27/04 , A61L27/32 , A61L27/34 , A61L27/50 , A61L27/56 , A61L27/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医用锌合金补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用耗材的技术领域。其特点是采用截面由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扁条状)的锌合金丝材编织成多孔的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上设有可吸收涂层。该补片还可通过表面压合可吸收膜层,制备成不同的带覆膜补片,应用于不同的临床疾病。本发明制备的补片具有成本低廉,加工简单,低厚度,高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并且植入人体后一定时间内可维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在患者伤口愈合后可降解被人体所吸收,在体内无残留,减轻患者愈合后期的不适感和不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8535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710326840.0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1L27/34 , A61L27/32 , A61L27/18 , A61L27/04 , A61L27/50 , A61L27/58 , A61L31/10 , A61L31/08 , A61L31/06 , A61L31/02 , A61L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与高分子丝材混编复合补片及其用途,其由镁合金丝材与可降解高分子丝材混合编织而成,具有网状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补片可完全降解,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逐渐被人体所吸收代谢,补片植入初期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后期待组织修复完成后完全降解吸收为自体组织取代,可避免传统材料可能带来的远期并发症;2、通过调整丝材的尺寸、外观以及编织方法,可得到不同类型的复合补片,其具有不同的强度及降解吸收时间,可适合不同的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133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51726.X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平衡数据样本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步骤:100:采集变压器的油色谱样本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得到经过预处理的油色谱样本数据;200:构建并训练第一级分类器,其中采用经过预处理的油色谱样本数据对第一级分类器进行训练;基于第一级分类器输出的状态特征与油色谱样本数据得到特征融合向量;300:基于EasyEnsemble集成学习方法对第二级分类器进行训练,基于若干个第二级子分类器的输出合成第二级分类器;400:将需要诊断的变压器油色谱数据输入第一级分类器,则从第二级分类器的输出端输出该变压器油色谱数据表征的变压器状态。该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取得更准确且平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28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29020.1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18/00 , C22C18/02 , C22C1/02 , C22C1/06 , C22F1/16 , A61L17/06 , A61L27/04 , A61L27/58 , A61L31/02 , A61L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8/00 , A61L17/06 , A61L27/047 , A61L27/58 , A61L31/022 , A61L31/148 , A61L2430/02 , A61L2430/32 , C22C1/02 , C22C1/06 , C22C18/02 , C22F1/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可降解医用Zn-Li-X系合金材料及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合金材料由下列物质组成:Li:0.1≤Li≤10wt.%,X:0.01≤X≤4wt.%,其余为锌(Zn);所述X为Cu、Ag、Mn、Mg、Si、Ca、Sr中至少一种元素。对熔炼所得的合金在使用之前还需进行热塑性变形加工,细化合金组织从而提高合金的性能。本发明的锌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降解速率等优点,它可以作为制备可降解医用植入器械的材料,应用于制备血管内支架、骨内植物、颌面外科及颅脑外科植入器械、手术缝合线、各种手术用补片、吻合器、血管夹或神经修复导管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111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1637.4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工作状态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激振器输入信号Vi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激振,通过变压器绕组表面的N个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和记录各个测点的振动信号Voi;(2)分别对输入信号Vi和各个测点的振动信号Voi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变压器绕组的振动频响曲线H(ω);(3)对振动频响曲线H(ω)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变压器绕组的自由振动信号H(t);(4)将自由振动信号H(t)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式分量;(5)将分解得到的全部固有模式分量进行希尔伯特变换;(6)构造解析信号;(7)得到变压器绕组的第k阶固有频率;(8)根据固有频率的变化对变压器绕组状态进行判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诊断准确、操作便捷、安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04284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47047.2
申请日:2009-03-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的内螺纹管胀管成形中内表面齿形几何形状变化测量装置,其中:试件粘接在试件粘接槽内部,试件粘接槽固定在粘接槽固定台上,粘接槽固定台固定在三相动力仪压电传感器平台上,三相动力仪压电传感器平台固定在三维坐标仪工作台上,并通过信号线连接电荷放大器和A/D采集计算机。胀管模具紧固在三维坐标仪刀柄上,并将三维坐标仪刀柄的旋转自由度锁定。千分表以磁力座固定在三维坐标仪刀柄上。本发明在设计阶段评估所设计齿形在胀管成形后几何参数的变化,可以通过反向设计的方法,对所设计的齿形进行合理的修正,将设计齿形与实际齿形的误差减小。测量结果稳定,精确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