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体控制式串联气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1742.8

    申请日:2013-01-21

    Inventor: 胡振 张开强 叶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移动体控制式串联气路装置,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贯穿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强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第二贯穿管均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腔的右壁面相连通,移动体的右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右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低时,移动体向右移动,两个增压器串联工作;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高时,移动体向左移动,仅第一个增压器工作。本发明设计合理,控制策略简单,适用于各种气缸数的涡轮增压系统。

    连接管控制式并联气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0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1719.9

    申请日:2013-01-21

    Inventor: 张开强 胡振 叶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连接管控制式并联气路系统,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贯穿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强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第二贯穿管、第三贯穿管均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容积腔的左壁面相连通,移动体的左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左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高时,移动体向右移动,两个增压器并联工作;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低时,移动体向左移动,仅第一个增压器工作。本发明设计合理,控制策略简单,适用于各种气缸数的涡轮增压系统。

    旋转式排气流量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9150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99882.4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旋转式排气流量调节系统,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阀座、阀体、旋转轴、容积腔、旋转体和弹性部件,旋转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的下壁面通过弹性部件与容积腔的下壁面相连接,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室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容积腔的上壁面相连通。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顺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大,发动机爆压较低;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逆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小,发动机油耗较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

    旋转式气阀控制机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6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99253.1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旋转式气阀控制机构,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阀座、阀体、旋转轴、容积腔、旋转体和弹性部件,旋转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的下壁面通过弹性部件与容积腔的下壁面相连接,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室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腔的上壁面相连通。当发动机排气管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顺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大,发动机爆压较低;当发动机排气管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逆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小,发动机油耗较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

    贯穿管调节式并联气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8940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1755.5

    申请日:2013-01-21

    Inventor: 张开强 胡振 叶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贯穿管调节式并联气路系统,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贯穿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强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第二贯穿管、第三贯穿管均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腔的右壁面相连通,移动体的右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右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高时,移动体向左移动,两个增压器并联工作;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低时,移动体向右移动,仅第一个增压器工作。本发明设计合理,控制策略简单,适用于各种气缸数的涡轮增压系统。

    容积腔控制式串联气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7524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21726.9

    申请日:2013-01-21

    Inventor: 胡振 张开强 叶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容积腔控制式串联气路装置,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贯穿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簧,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强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第一贯穿管、第二贯穿管均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容积腔的右壁面相连通,移动体的右壁面通过弹簧与容积腔的右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低时,移动体向右移动,两个增压器串联工作;当发动机进气管内压力较高时,移动体向左移动,仅第一个增压器工作。本发明设计合理,控制策略简单,适用于各种气缸数的涡轮增压系统。

    气压控制式阀体升程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7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04960.5

    申请日:2013-05-28

    Inventor: 胡振 叶兵 王梓恒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气压控制式阀体升程调节机构,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阀座、阀体、旋转轴、容积腔、旋转体和弹性部件,旋转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的下壁面通过弹性部件与容积腔的下壁面相连接,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涡轮排气管、容积室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腔的上壁面相连通。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顺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大,发动机爆压较低;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逆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小,发动机油耗较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

    两气门升程同步可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2683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88980.8

    申请日:2012-10-12

    Inventor: 张开强 胡振 叶兵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两气门升程同步可变装置,包括: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下段、排气门、进气门上段、容积腔、移动体、贯穿管、移动块和移动杆,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移动块安装在贯穿管内并与贯穿管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块的下端面为平面,移动块的上端面为斜面,进气门上段穿过容积腔的上壁面并伸入贯穿管内,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移动块的上端面密封接触。当移动体向右移动时进排气门升程变大,当移动体向左移动时进排气门升程变小,进排气门的升程可以实现连续可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进排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两气门升程同步可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26835B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210388980.8

    申请日:2012-10-12

    Inventor: 张开强 胡振 叶兵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两气门升程同步可变装置,包括:进气道、排气道、进气门下段、排气门、进气门上段、容积腔、移动体、贯穿管、移动块和移动杆,移动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贯穿移动体的上下两壁面,移动块安装在贯穿管内并与贯穿管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块的下端面为平面,移动块的上端面为斜面,进气门上段穿过容积腔的上壁面并伸入贯穿管内,进气门上段的下端面与移动块的上端面密封接触。当移动体向右移动时进排气门升程变大,当移动体向左移动时进排气门升程变小,进排气门的升程可以实现连续可变。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发动机进排气门升程可变系统。

    旋转式排气流量调节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150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99882.4

    申请日:2013-05-24

    Abstract: 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旋转式排气流量调节系统,包括压气机、发动机、涡轮、连接管、阀座、阀体、旋转轴、容积腔、旋转体和弹性部件,旋转体安装在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旋转体的下壁面通过弹性部件与容积腔的下壁面相连接,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容积室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容积腔的上壁面相连通。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高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顺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大,发动机爆压较低;当发动机进气管压力较低时,旋转体带动阀体逆时针旋转,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率较小,发动机油耗较低。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增压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