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群感效应的供水管网生物膜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99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89023.X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群感效应的供水管网生物膜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冲刷前后的供水管网管壁上生物膜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B、分别测定分离得到的冲刷前后的供水管网管壁上生物膜的菌株的胞外聚合物(EPS)各组分含量;C、检测分离菌株产生的群感效应信号分子,确定可调控EPS合成的关键信号分子;D、外源添加群感效应抑制剂,优化确定群感效应抑制剂添加剂量即可。本发明是针对传统管网消毒、冲洗和升级水质净化工艺清除供水管网生物膜方法效率有限提出的新方法。本发明方法主要针对供水管壁附着能力强、耐冲刷微生物,具有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节省水资源,对传统清除管网生物膜方法有明显强化效果。

    可逆运行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4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506648.5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逆运行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该电池包括电解质中间层及其两侧的阻挡层和燃料极、氧电极,其中,阻挡层通过向大颗粒粉体中引入小颗粒并烧结来制得,由此可实现阻挡层的致密化。该新型可逆运行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储能装置,兼具利用氢气发电和电解水制氢的功能,开路电压为1.15V以上,最大发电功率0.45W/cm2以上,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一种基于群感效应的供水管网生物膜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9926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089023.X

    申请日:2020-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群感效应的供水管网生物膜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冲刷前后的供水管网管壁上生物膜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B、分别测定分离得到的冲刷前后的供水管网管壁上生物膜的菌株的胞外聚合物(EPS)各组分含量;C、检测分离菌株产生的群感效应信号分子,确定可调控EPS合成的关键信号分子;D、外源添加群感效应抑制剂,优化确定群感效应抑制剂添加剂量即可。本发明是针对传统管网消毒、冲洗和升级水质净化工艺清除供水管网生物膜方法效率有限提出的新方法。本发明方法主要针对供水管壁附着能力强、耐冲刷微生物,具有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节省水资源,对传统清除管网生物膜方法有明显强化效果。

    一种基于多水质评价指数的饮用水水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51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0124149.6

    申请日:2020-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水质指数的饮用水水质评价方法;包括:(1)确定评价对象,基于评价标准考核要求和评价对象历史数据、水质指标检测频率建立对应水质指数;(2)根据评价标准水质要求和评价对象历史数据检测值,确定各水质参数的评价指标;(3)根据评价指标的水质特征和检测频率选择适用的计算公式,在需要加权计算的公式中设置多个相对权重,输入历史数据获得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4)基于历史数据评价结果与实际水质情况的相符性,确定各水质指数的计算公式和最优相对权重,完成评价方法的构建。本发明的方法在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的同时,考虑了水质指标检测频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水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种基于多水质评价指数的饮用水水质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51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24149.6

    申请日:2020-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水质指数的饮用水水质评价方法;包括:(1)确定评价对象,基于评价标准考核要求和评价对象历史数据、水质指标检测频率建立对应水质指数;(2)根据评价标准水质要求和评价对象历史数据检测值,确定各水质参数的评价指标;(3)根据评价指标的水质特征和检测频率选择适用的计算公式,在需要加权计算的公式中设置多个相对权重,输入历史数据获得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4)基于历史数据评价结果与实际水质情况的相符性,确定各水质指数的计算公式和最优相对权重,完成评价方法的构建。本发明的方法在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的同时,考虑了水质指标检测频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水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分子生物技术的水质微生物指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98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57647.0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分子生物技术的水质微生物指示方法;包括(1)采集研究区域样品并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研究区域主要污染因子和水质特征;(2)构建能够反映水质状况的水质综合得分,得到水质综合得分判别标准,确定出所有样品的水质等级;(3)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取研究区域微生物菌群结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可指示水质变化的指示性微生物;(4)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指示性微生物相对丰度和水质综合得分的拟合方程,根据指示性微生物相对丰度对样本水质等级进行预测。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水体浮游细菌对水环境进行水质指示的技术;筛选出的指示性微生物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环境的水质指示与评价,为污染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