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98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2560.6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分别连接燃料电池电堆和船舶供暖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水泵、第一节温器、第二节温器、第一换热器和热管理控制器,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包括:数据获取存储单元,用于在船舶航行过程中,实时获取船舶航行目标功率、船舶供暖系统的供热功率需求、所述热管理系统中各零部件的运行工况数据和冷媒介质温度;数据处理控制单元,用于生成第一循环水泵、第一节温器、第二节温器的控制前馈,基于各控制前馈以对应的原始PID控制值生成新控制信号,实时调控第一循环水泵、第一节温器、第二节温器的运行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船舶航行时燃料电池热管理控制的可靠性,降低了船舶航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9288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34985.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哈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混动汽车多目标深度强化学习能量管理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典型的行驶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行驶工况识别模型,基于所述驶工况识别模型识别不同的行驶工况;S2、建立模拟环境,在模拟环境中定义智能体,并设计多目标优化奖励函数;S3、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训练智能体,得到训练完成的智能体;S4、对训练完成的智能体进行测试,然后获取实际行驶数据,基于行驶工况识别模型输出实际工况,将实际工况输入训练完成的智能体,得到实际能量管理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多目标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进而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整体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3936.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哈密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B60W50/00 , G06F18/2135 , G06F18/2321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7C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行驶工况多尺度识别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行驶工况数据并预处理;S2、进行短期工况样本划分及长期工况样本划分,对长期工况类别按长期工况样本划分;S3、对划分后的工况数据进行特征参数计算,得到每段工况样本的特征参数数据;S4、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降维;S5、进行短期工况聚类,得到短期工况类别;S6、基于降维后的特征参数数据、短期工况类别和长期工况类别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多时间尺度工况识别模型,多时间尺度工况识别模型获取实际工况数据,输出识别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识别车辆行驶工况尤其是突变工况的准确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10249.X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电加热驱动的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用于高效制备合成气,系统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储能电池单元、功率控制单元、水和生物质供应单元、生物质超临界H2O‑CO2共气化反应单元、产物分离单元和CO2循环单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与储能电池单元相连,组成发储电单元,为系统提供稳定电力。水和生物质供应单元与共气化反应单元相连,产物分离单元与CO2循环单元相连,实现CO2的循环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绿电消纳,还实现了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将氢源和碳源生产设备合二为一,为合成绿色燃料提供了合成气制备新路线,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2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94485.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F18/2135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4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化工企业能碳数据预测诊断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历史数据;S2、获取预处理后的数据;S3、获取特征数据;S4、对特征数据计算协方差矩阵;S5、求解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S6、选择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主成分;S7、主成分合成一个投影矩阵;S8、获取投影后的数据;S9、对投影后的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得到序列数据;S10、将序列数据转换为张量格式;S11、将张量格式的数据输入训练完成的预测诊断模型,得到预测诊断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少模式崩溃、梯度消失等缺陷并提高生成数据的质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2561.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 H01M8/04298 , H01M8/04029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冷却子系统的测试系统,包括模块化设置的电堆模拟装置、冷却液供应及排气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堆模拟装置用于模拟实际电堆工况;所述冷却液供应及排气装置用于实现测试过程中冷却液的补充和气体的排出;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测试请求全部启动或部分启动所述电堆模拟装置、冷却液供应及排气装置以及氢燃料电池冷却子系统中的各零部件,并采集测试过程的测试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靠性、测试全面等优点,解决通过一台测试设备测试冷却子系统联动性能及全部零部件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92721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116114.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室内遮光器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智能室内可升降遮光器,包括主体外壳、可升降部分外壳以及遮光膜;可升降部分外壳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与主体外壳之间设置连杆;主体外壳与可升级部分外壳之间设置遮光膜,遮光膜上设有第一显示屏;电机上连接设置单片机,单片机上连接设置传感器、第一显示屏;连杆通过电机驱动伸展设置,可升级部分外壳通过连杆向上移动至与主体外壳展开设置,遮光膜拉伸设置在可升级部分外壳与主体外壳之间;连杆通过电机驱动折叠设置,可升级部分外壳通过连杆向下移动至与主体外壳闭合设置,遮光膜收卷设置在主体外壳内。本实用新型适用各个光热环境不同的环境,根据其光热环境特征进行智能化的光热环境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216622991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2116115.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室内遮光器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智能室内可升降遮光器,包括可移动外壳、主体外壳、遮光膜以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上端部滑动设置在可移动外壳中,连杆组件的下端部滑动设置在主体外壳中;可移动外壳上设有传感器和单片机,单片机通过传感器传递信号驱动电机设置;可移动外壳与主体外壳相互闭合时,多根支杆的端部分别滑动至可移动外壳以及主体外壳的两端,遮光膜收卷设置在主体外壳中;可移动外壳与主体外壳相互展开时,多根支杆的端部向可移动外壳、主体外壳的中心点移动,遮光膜拉伸设置在可移动外壳与主体外壳之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个光热环境不同的环境,根据其光热环境特征进行智能化的光热环境改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