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0314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081528.7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亚临界水热设备,包括高压泵、换热器和反应釜,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320-360℃之间,压力控制在12-15Mpa之间,反应釜具有控制进料口、出料口的控制阀;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通过控制阀连接到换热器;污泥经由高压泵进入换热器,再通过进料口进入反应釜进行处理;所述控制阀由控制系统所控制;所述换热器上连接一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上连接一压滤机,用于将从出料口进入换热器的处理过的污泥形成废水和残渣。本发明所公开的设备,具有处理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操作运行方便、易扩大生产规模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89801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252358.5
申请日:2010-08-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A62D3/37 , A62D3/40 , A62D101/43
Abstract: 一种环境保护技术领域铬渣的利用富营养化藻渣无害化铬渣的处理方法。利用藻渣作为添加剂,将铬渣与藻渣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外热式回转炉干燥,然后送入内热式热解炉进行热解反应,内热式热解炉中的高温热还原气体从还原燃烧炉引入,还原处理后的热解产品经冷却后排放。内热式热解炉的尾气经稀释槽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外热式回转炉用以间接干燥底泥与铬渣的混合物。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投资成本低,添加剂原料易得,且反应效果令人满意,在解毒铬渣的同时,又有效地实现了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价值的最优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24013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610118669.6
申请日:2006-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烧结底泥为原料制备沸石的方法。采用烧结底泥为原料,添加含铝,含硅,含氯或含氟等能在碱性溶液中溶解的配料,采用传统水热法或两步法制备沸石。传统水热法将NaOH或KOH碱溶液加入原配料中,在反应釜中经加热反应后制备沸石。两步法则将原配料与固体NaOH或KOH混合,先置入熔化炉熔化,再转入反应釜中,加水加热制备沸石。废碱液进行碱度及Si/Al比调整后,重新作为传统法的碱源用于沸石的制备。烧结技术是实现水体污染底泥无害化的有效手段,而本发明解决了将无害化后的烧结底泥进行资源化有效利用的问题,并可获得有用的高附加值沸石。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502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35563.9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铬土壤的热解修复方法,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或者其他有机质作为还原剂,将含铬土壤与有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电炉,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还原热解反应。本发明在高效解毒受污染土壤的同时,又不破坏土壤的基本结构和性质,热解时间短,并且充分利用了污水厂的剩余污泥等其它有机废物,具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159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33012.9
申请日:2008-01-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蓝藻监测及蓝藻水华预警的浮标,由浮标载体、仪器舱、监测传感器集合体、通讯天线和太阳能电池板构成,浮标载体承托整个浮标漂浮于水面,仪器舱安装固定在浮标载体之上,监测传感器集合体悬挂在浮标载体的正下方,仪器舱的顶部安装通讯天线,仪器舱的外表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仪器舱内部安装有电源、控制模块、信号接受/发送模块、数据记录器、马达和传感器位置调节器。本发明可以放置在湖泊、水库或者水源地,对水体中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有效辐射光强、温度、溶解氧、蓝藻生物量和总藻类生物量进行监测,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821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33737.8
申请日:2008-02-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方法,将物化技术与生态浮岛技术相结合,利用人工围隔在景观水体中分割出生态净化区和强化净化区,在生态净化区种植生态浮岛,在强化净化区除了种植生态浮岛之外,还配备投药系统和曝气系统;利用潜水泵将景观水引入净化区,开启投药系统和曝气系统,通过物化吸附、絮凝沉淀等作用将污染物快速去除,与此同时,密布水面的生态浮岛起到极好的防风浪和遮光效果,为污染物的沉淀提供了较好的水力条件,沉入水底的藻类由于失去光源而不再上浮,逐渐死亡,此外生态浮岛还能够充分吸收由于污染物分解及藻类死亡而释放出的一定量的营养盐;经生态净化区处理后的优质水放流回景观水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366337C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510030129.8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磷富集和磷回收功能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天然的无机物为原料,将重量份为100份的钙质原料与80~200份的硅质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和合成助剂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静置活化后投入水热反应釜中加温加压合成,合成温度为在120~280℃,合成压力为10~40MPa,合成时间3~24小时,将水热合成后的物料冷却烘干、磨细或加工成颗粒状,即制成具有磷富集和磷回收功能的高效吸附剂。本发明所述钙质原料为消石灰、生石灰、贝壳等,硅质原料为二氧化硅、硅酸钠、硅石、硅藻土、稻壳灰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的吸附剂具有单位重量份磷处理量大、生产成本低、可解吸、可实现磷回收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57194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510110444.1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级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中心的内部导流筒、导流筒外部的生物填料区及底部泥斗,生物填料区底部为均匀开孔的承托板,承托板下部为进水空间,内部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并设置开孔的配水墙连通进水空间,进水空间及内部导流筒采用开孔法兰盘与底部泥斗连接在一起,底部泥斗中设置反冲洗曝气装置并安装排泥管。本发明将曝气装置放置在导流筒底部进行曝气,可以避免对生物载体造成扰动,导流筒底部的液体提升有助于造成生物滤池中主体溶液的循环流动,污水在导流筒内充氧后从导流筒外部自上而下流过生物填料区,在填料区形成好氧、缺氧交替的环境,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脱氮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339487C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510030456.3
申请日:2005-10-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的方法,首先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加热灭菌,冷凝成平板固体培养基,然后将混合微生物菌群均匀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平板,静置冷凝后于生化培养箱30℃下培养7-10天,在形成的菌落中挑取单菌落到牛肉膏—蛋白胨平板划线纯化得到纯菌,然后将纯菌菌苔接种于氨氧化能力鉴定培养液,采用格利斯试剂直接点滴入适量培养液中进行硝化活性鉴定,鉴定试验以不接纯化菌株的氨氧化能力鉴定培养液作空白对照。本发明通过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分离,氨氧化能力鉴定液体培养基培养和格利斯试剂显色等步骤,可从混合微生物系中分离筛选异养硝化细菌,具有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296564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510023294.0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湖滨区初期雨水收集、分流及生态净化集成系统,在雨水截留沟中敷设雨水集流管和填充生态砾石,雨水集流管汇集的雨水进入雨水分流井,通过管径与标高均相同的进水管与分流管,将污染较为严重的初期暴雨分离并送入雨水调节池内,调节池底部敷设小口径布水管将初期暴雨缓冲成小流量,进入“粗砾石—沸石—功能填料—细砾石”四级人工湿地进行分级生态净化,处理达标后的雨水再排放到湖泊水体,整个人工湿地上部敷设土壤种植与周围生态景观相协调的生态草坪。本发明能在不影响生态景观的前提下收集暴雨径流并将污染较为严重的初期暴雨有效分离净化,既能够防止污染雨水对受纳湖泊水体的污染,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处理系统的规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