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管的连接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7285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80101518.7

    申请日:2008-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07

    Abstract: 一种波导管的连接结构具有阻波结构,该阻波结构包括:在电介质基板(3)的与波导管基板(4)相对的表面、在贯通孔(2)的周围形成的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在该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的周围隔开间隔形成的外侧表面导体图案(5b);在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与外侧表面导体图案(5b)之间形成的、露出了电介质的导体开口部(6);以及前端短路的电介质传输线路(12),该前端短路的电介质传输线路(12)由从导体开口部(6)沿电介质基板(3)的层叠方向在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的内层导体(7)、和连接该内层导体(7)与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及外侧表面导体图案(5b)的多个贯通导体(8)形成,即使在电介质基板和波导管基板有弯曲等、从而贯通孔与波导管基板产生了间隙时,也减小电磁波的反射、通过损失、泄漏。

    波导管的连接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96219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780028628.0

    申请日:2007-10-30

    Inventor: 铃木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042 H01P3/121

    Abstract: 一种将形成于多层电介质基板(1)的波导管(2)和形成于金属基板(3)的波导管(4)连接的波导管的连接结构,包括扼流圈结构,该扼流圈结构具有:形成于多层电介质基板(1)的波导管(2)的周围,具有与波导管(2)的E面端相距λ/4(λ:信号波的自由空间波长)左右的尺寸的矩形的导体图案(7);形成于导体图案(7)的端部和波导管(2)的E面端之间的导体图案(7)上的规定位置的导体开口部(8);与导体开口部(8)连接,形成于多层电介质基板的层叠方向的具有λg/4(λg:信号波的基板内有效波长)左右的长度的前端短路的电介质传输路径(9)。即使在多层电介质基板和金属基板产生间隙时,也可以得到波导管的连接面的信号泄漏较少的低损耗的波导管连接特性,并且防止在波导管的位置偏离时产生的因高阶模谐振导致的连接特性变差。

    波导管的连接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72859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80101518.7

    申请日:2008-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5/107

    Abstract: 一种波导管的连接结构具有阻波结构,该阻波结构包括:在电介质基板(3)的与波导管基板(4)相对的表面、在贯通孔(2)的周围形成的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在该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的周围隔开间隔形成的外侧表面导体图案(5b);在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与外侧表面导体图案(5b)之间形成的、露出了电介质的导体开口部(6);以及前端短路的电介质传输线路(12),该前端短路的电介质传输线路(12)由从导体开口部(6)沿电介质基板(3)的层叠方向在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的内层导体(7)、和连接该内层导体(7)与内侧表面导体图案(5a)及外侧表面导体图案(5b)的多个贯通导体(8)形成,即使在电介质基板和波导管基板有弯曲等、从而贯通孔与波导管基板产生了间隙时,也减小电磁波的反射、通过损失、泄漏。

    偶次谐波混频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7533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80051986.3

    申请日:2007-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D9/0633 H03D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偶次谐波混频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变换器,构成为微带线路的导体与波导管的接地导体相连接,将通过波导管模式传送的RF信号变换为微带线路的传送模式;反并联二极管对,与变换器的微带线路侧级联连接,并形成在半导体基板上;分波电路,用于对LO信号与IF信号进行分波;设置在变换器与反并联二极管对之间,具有在RF信号频率下为大约1/2波长的线路长的前端开路截线;以及设置在反并联二极管对与分波电路之间,具有在RF信号频率下为大约1/4波长的线路长的前端开路截线。

    调制信号发生电路、发送接收模块、以及雷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61007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80050982.9

    申请日:2006-07-21

    Inventor: 铃木拓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C3/222 G01S7/4008 H03L1/023

    Abstract: 在调制信号发生电路中,能够得到在法定频率范围内线性良好的FM调制波。又,能够简化用于得到该线性良好的FM调制波的调制修正电压的温度数据。该调制信号发生电路具备:检测电路的框体温度的温度监控部(4)、具有根据输入的控制电压独立控制振荡频率的2个可变阻抗电路的电压控制振荡器(1)、根据上述温度监控部(4)检测出的框体温度,对上述一个可变阻抗电路输出补偿振荡频率的温度漂移的电压的频率修正电压发生部(3)、以及在上述频率修正电压发生部(3)产生的温度漂移补偿条件下,对另一可变阻抗电路输出与温度无关的恒定的直流分量和规定的交流分量构成的调制电压的FM调制电压发生部(2)。

    雷达装置、雷达装置的故障检测方法和雷达装置的运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49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3632.X

    申请日:2018-08-24

    Inventor: 铃木拓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雷达装置(100)包括:发送模块(1),用于生成与定时信号同步的发送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从发送模块(1)辐射的发送线性调频信号的反射波和直达波,使用与定时信号同步、且具有与发送线性调频信号相同的倾斜度的接收线性调频信号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合。雷达装置(100)包括信号处理部(4),用于基于由接收模块(2,3)进行混合后的差拍信号来检测目标(50)。信号处理部(4)检测通过接收从发送模块(1)到接收模块(2,3)的直达波而产生的差拍信号的电平,并将检测到的电平与基于反射波被抑制的环境下的差拍信号电平测量值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定雷达装置(100)的故障。

    雷达装置、雷达装置的故障检测方法和雷达装置的运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91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880094195.7

    申请日:2018-08-24

    Inventor: 铃木拓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雷达装置(100)包括:发送模块(1),用于生成与定时信号同步的发送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从发送模块(1)辐射的发送线性调频信号的反射波和直达波,使用与定时信号同步、且具有与发送线性调频信号相同的倾斜度的接收线性调频信号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混合。雷达装置(100)包括信号处理部(4),用于基于由接收模块(2,3)进行混合后的差拍信号来检测目标(50)。信号处理部(4)检测通过接收从发送模块(1)到接收模块(2,3)的直达波而产生的差拍信号的电平,并将检测到的电平与基于反射波被抑制的环境下的差拍信号电平测量值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定雷达装置(100)的故障。

    调制信号发生电路、发送接收模块、以及雷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113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2805.1

    申请日:2006-07-21

    Inventor: 铃木拓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制信号发生电路、发送接收模块、以及雷达装置。在调制信号发生电路中,能够得到在法定频率范围内线性良好的FM调制波。又,能够简化用于得到该线性良好的FM调制波的调制修正电压的温度数据。该调制信号发生电路具备:检测电路的框体温度的温度监控部(4)、具有根据输入的控制电压独立控制振荡频率的2个可变阻抗电路的电压控制振荡器(1)、根据上述温度监控部(4)检测出的框体温度,对上述一个可变阻抗电路输出补偿振荡频率的温度漂移的电压的频率修正电压发生部(3)、以及在上述频率修正电压发生部(3)产生的温度漂移补偿条件下,对另一可变阻抗电路输出与温度无关的恒定的直流分量和规定的交流分量构成的调制电压的FM调制电压发生部(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