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3175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00129300.1

    申请日:2000-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R19/005 H04R1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使电容话筒一体化用的半导体装置中,防止因不需要的光的入射引起的电路的误操作。在半导体衬底11上形成固定电极层12,利用形成各电路元件的电极布线32在其周边的电路元件区50上构成集成电路网。用屏蔽金属17覆盖电路元件的上方。在钝化膜35上的多个部位上配置衬垫20。在电路元件区50与固定电极层区52之间的区域上形成虚设岛18。对虚设岛18施加电源电位VCC,对P+分离区23施加接地电位GND。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28864A

    公开(公告)日:2003-07-09

    申请号:CN02159821.5

    申请日:2002-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3 H01L27/0222 H01L27/0623 H01L27/0921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电荷泵装置中,为防止闭锁超载现象的发生,实现大电流化而使用。其在P型单晶硅基板50上层积N型外延硅层51A和N型外延硅层51B,在N型外延硅层51B中设置P型阱区域52C。设有与P型阱区域52C的底部相接的P+型埋入层55,在P型阱区域52C中设置MOS晶体管。MOS晶体管具有高浓度源极层N+S及高浓度漏极层N+D、比该高浓度源极层N+S及高浓度漏极层N+D更深地扩散的低浓度源极层N-S或/及漏极层N-D。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6770C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02159821.5

    申请日:2002-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3 H01L27/0222 H01L27/0623 H01L27/0921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电荷泵装置中,为防止闭锁超载现象的发生,实现大电流化而使用。其在P型单晶硅衬底50上层积N型外延硅层51A和N型外延硅层51B,在N型外延硅层51B中设置P型阱区域52C。设有与P型阱区域52C的底部相接的P+型埋入层55,在P型阱区域52C中设置MOS晶体管。MOS晶体管具有高浓度源极层N+S及高浓度漏极层N+D、比该高浓度源极层N+S及高浓度漏极层N+D更深地扩散的低浓度源极层N-S或/及漏极层N-D。

    光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6907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03101924.2

    申请日:2003-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272 H01L27/0664 H01L27/1443 H01L31/105

    Abstract: 在具有纵向PNP晶体管和光电二极管的现有的光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中,因为同一衬底上形成特性不同的两个元件,所以很难同时提高两者的特性。在本发明的具有纵向PNP晶体管(21)和光电二极管(22)的光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中,通过非掺杂层叠了第一和第二外延层(24)、(25)。因此,在光电二极管中,能大幅度增加耗尽层形成区域,能实现高速响应。而在纵向PNP(21)晶体管中,用N+型的扩散区域(38)包围了晶体管(21)的形成区域。因此,能大幅度提高纵向PNP晶体管(21)的耐压性。

    半导体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6667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200410033415.5

    申请日:2004-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8249 H01L27/0623 H01L29/7322 H01L29/735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消减BiCMOS工艺的工序数量。在P型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较深地形成第一N阱3A、第二N阱3B。在第一N阱3A中形成第一P阱4A,并在该第一P阱4A中形成N沟道型MOS晶体管10。第二N阱3B被用于纵型NPN双极晶体管30的集电极。在第二N阱3B中形成第二P阱4B。第二P阱4B和第一P阱4A被同时形成。该第二P阱4B被用于纵型NPN双极晶体管30的基极。在第二P阱4B的表面形成纵型NPN双极晶体管30的N+型发射极层31、P+型基极电极层3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