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6770C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02159821.5

    申请日:2002-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3 H01L27/0222 H01L27/0623 H01L27/0921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电荷泵装置中,为防止闭锁超载现象的发生,实现大电流化而使用。其在P型单晶硅衬底50上层积N型外延硅层51A和N型外延硅层51B,在N型外延硅层51B中设置P型阱区域52C。设有与P型阱区域52C的底部相接的P+型埋入层55,在P型阱区域52C中设置MOS晶体管。MOS晶体管具有高浓度源极层N+S及高浓度漏极层N+D、比该高浓度源极层N+S及高浓度漏极层N+D更深地扩散的低浓度源极层N-S或/及漏极层N-D。

    充电泵电路的控制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874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2125169.X

    申请日:2002-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

    Abstract: 一种充电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将第一和第二电容器(1、2)串联或并联连接在激励节点上的第一和第二开关(S2、S1、S3),并使之按照以下所述的控制步骤进行充电激励动作:①在时钟CLK为L电平的状态下,通过使第一开关(S2)导通来串联连接第一和第二电容器(1、2);②断开第一开关(S2);③使时钟CLK为H电平状态;④通过使第二开关(S1、S3)导通来并联连接第一和第二电容器(1、2);⑤使第二开关(S1、S3)断开;⑥使时钟CLK为L电平状态。

    电荷泵电路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4084C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410034347.4

    申请日:2004-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3 H02M2003/075 H02M2003/076

    Abstract: 一种电荷泵电路,可降低电荷泵电路开始工作时产生的突入电流,可防止对其他电路的不良影响。将电荷传送用MOS晶体管(M1)~(M4)串联连接,将它们的各连接点与耦合电容器(C1)、(C2)、(C3)的一端连接,在耦合电容器(C1)、(C2)、(C3)的另一端分别施加时钟驱动器(70)、(80)、(90)的输出。例如,时钟驱动器(70)具有第1时钟驱动器(70A)和具有比第1时钟驱动器(70A)驱动能力强的第2时钟驱动器(70B),首先使第1时钟驱动器(70A)工作,经过规定时间后,使第1时钟驱动器(70A)停止,同时进行切换使第2时钟驱动器(70B)工作。

    充电激励电路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96696A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02125169.X

    申请日:2002-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

    Abstract: 一种充电激励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将电容器1、2串联或并联连接在激励节点上的开关S1、S2、S3,并使之按照以下所述的控制步骤进行充电激励动作:①在时钟CLK为L电平的状态下,通过使开关S2导通来串联连接电容器1、2;②断开开关S2;③使时钟CLK为H电平状态;④通过使开关S1、S3导通来并联连接电容器1、2;⑤使开关S1、S3断开;⑥使时钟CLK为L电平状态。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2772C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02159820.7

    申请日:2002-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0921 H01L27/0623 H02M3/07 H02M3/073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电荷泵装置中,为防止闭锁超载现象的发生,实现大电流化而使用。其在P型单晶硅基板50上层积N型外延硅层51A和外延硅层51B,在外延硅层51B中设置P型阱区域52A、52B。设有与P型阱区域的底部相接的P+型埋入层55和与该P+型埋入层55之下相接并将P型阱区域52A、52B自P型单晶硅基板50电分离的N+型埋入层56,在P型阱区域52A、52B内各自设置MOS晶体管,并将MOS晶体管的漏极层D和P型阱区域52A、52B分别电连接。

    电荷泵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5377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2144263.0

    申请日:2002-09-30

    Abstract: 一种大电流输出的电荷泵装置,在N型井区(21、22)内分别形成有P型井区(31、32)。N型井区(21、22)是相互隔离形成的。然后,在P型井区(31、32)内分别形成有电荷转移用MOS晶体管(M2、M3)。因而,不会形成有诱发闭锁的寄生闸流晶体管。从而可防止闭锁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