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9090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880115739.X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C01B33/029 , H01M4/02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B82Y30/00 , C01B33/027 , C01B33/029 , C01B33/03 , H01M4/1395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特征在于,该负极材料包含作为活性物质的多晶硅颗粒,该多晶硅的微晶的粒径为20nm-100nm,微晶尺寸通过谢乐方法,由在x射线衍射图形分析中的2θ=28.4°附近的属于Si(111)的衍射峰的半高宽确定,且该硅颗粒的真比重是2.300-2.320。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2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45764.8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9J179/08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 , H01M4/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2 , C08G73/1017 , C08G73/1067 , C08L79/08 , H01M4/1395 , H01M4/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锂二次电池的粘合剂,该锂二次电池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该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硅和硅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并且包含粘合剂,该锂二次电池用粘合剂含有通过将四羧酸或四羧酸的酐与二胺进行酰亚胺化而形成的、具有水解性甲硅烷基的聚酰亚胺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1919090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80115739.X
申请日:2008-11-0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8 , C01B33/029 , H01M4/02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B82Y30/00 , C01B33/027 , C01B33/029 , C01B33/03 , H01M4/1395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特征在于,该负极材料包含作为活性物质的多晶硅颗粒,该多晶硅的微晶的粒径为20nm-100nm,微晶尺寸通过谢乐方法,由在x射线衍射图形分析中的2θ=28.4°附近的属于Si(111)的衍射峰的半高宽确定,且该硅颗粒的真比重是2.300-2.320。
-
公开(公告)号:CN100566003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510107396.0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382 , H01M4/386 , H01M10/0431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具有在集电体上设置由硅或硅合金构成的薄膜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正极、隔膜、非水电解质和外壳,夹着所述隔膜重叠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并且将其卷绕得到的电极组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每单位面积的理论容量相对于所述正极每单位面积的充电容量之比(负极容量/正极容量)为1.9~4.4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对于由硅或硅合金构成的薄膜作为负极,具有电极卷绕构造的锂二次电池来说,改善了充放电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4684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130149.0
申请日:2009-03-2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621 , H01M4/622 , H01M4/661 , Y02T10/7011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锂二次电池可以抑制负极内的集电性降低(特别是抑制初期充放电后的集电性降低),并且使初期充放电效率、放电速率特性以及循环特性充分地提高。一种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粘合剂含有下述化1所示结构的聚酰亚胺树脂,并且在该聚酰亚胺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量不足10万的树脂部分与分子量在10万以上且不足20万的树脂部分的重量比为50∶50~90∶10。
-
公开(公告)号:CN10152129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126303.7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使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使用的非水电解液得到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以及充电状态下的保存特性提高。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正极(1)、负极(2)、介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3)、以及在非水系溶剂中溶解有溶质的非水电解液,其中在上述负极中使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并且使用氟代环状碳酸酯和羧酸酯作为上述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系溶剂,进而在该非水电解液中含有具有碳数为2以上的链状饱和烃基的腈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31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480007613.2
申请日:2004-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045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性电解液二次电池,该电池抑制了电解液的分解,显示出了高充放电效率和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该二次电池包括集电器和通过CVD、溅射、蒸汽沉积、火焰喷镀或电镀沉积在集电器上的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活性物质薄膜。该活性物质薄膜被形成在其厚度方向上的裂缝分割成柱状物。该二次电池包括由底部附着在集电器上的柱状部分构成的负极、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正极和由非水性溶剂及溶解在该溶剂中的锂盐所构成的电解液。电解液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Rn-M=O (I)其中,R是选择性地具有取代基的烷基,n个R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可以是独立的取代基,也可以彼此键合成环;M是S或P;当M是S时n是2,当M是P时n是3。
-
公开(公告)号:CN100456531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510062777.1
申请日:2005-03-3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6 , H01M4/405 , H01M4/66 , H01M4/70 , H01M10/056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使用合金负极的情况下集电体折皱的产生,并且初期充放电特性及周期特性优良的锂二次电池。在备有在表面形成为凸凹状的负极集电体(3b)的该表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3a)的负极、正极、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中,负极活性物质层(3a)由与Li合金化的材料构成,负极活性物质层(3a)的厚度(μm)/负极集电体(3b)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μm)为0.5以上4以下,且在25℃的负极集电体(3b)的拉伸强度(N/mm2)×负极集电体基本厚度(mm)/负极活性物质层(3a)的厚度(μm)为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421284C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01808580.6
申请日:2001-04-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具有高的放电能力和优异循环特性,其特征包括含有与锂不能熔合的层,含有与锂能熔合的层,和插在所述层之间并含有这些金属的混合层。
-
公开(公告)号:CN100347904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480001535.5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通过使完全或主要由硅构成的非晶体薄膜在集电器上沉积而制得的负电极、正电极和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溶解于其中的二氧化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