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762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2483.1
申请日:2018-03-05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水系粘合剂。粘合剂含有具有羧基的交联聚合物或其盐,交联聚合物具有来自烯属不饱和羧酸单体的结构单元以及来自一种大分子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大分子单体以选自式(1):H2C=CR1-X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构成单体,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X表示C(=O)OR2或CN,R2表示碳原子数1~8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具有脂环结构的碳原子数3~8的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1494283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810167748.5
申请日:2008-09-27
IPC: H01M4/02 , H01M4/62 , H01M10/36 , H01M10/40 , C09D15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4/60 , H01M4/602 , H01M4/60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和高分子涂层的高温保存特性优良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正极及其非水电解质电池。所述高分子具有由含有重复单元(I)和重复单元(II)的无规共聚物构成的嵌段链A和含有重复单元(III)的嵌段链B。如右下式,式中,R1~R3、R6、R8、R10~R12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R1和R3、R6和R8可结合成环,R4a和R4b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5表示氢原子、烃基、酰基或甲硅烷基,m表示1~100任一整数,m为2以上时R4a彼此和R4b彼此相同或不同,R7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烃基、羟基、烃氧基、羧基、酸酐基、氨基、酯基或具有选自羟基、羧基、环氧基、酸酐基和氨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基的有机基,R9表示具有选自羟基、羧基、环氧基、酸酐基和氨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基的有机基,R13表示芳基或杂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00468855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410094927.2
申请日:2004-11-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386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具备在负极集电体(3b)上设置负极活性物质薄膜(3a)的负极(3)、含有正极活性物质(1a)的正极(1)、非水电解质;负极活性物质(3a)是通过与锂合金化以吸藏锂的材料,负极(3)的单位面积放电容量相对于正极(1)单位面积放电容量的比为1.5以上而3以下,且负极活性物质(3a)的厚度相对于负极集电体(3b)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比为50以下。根据本发明,在把通过与锂进行合金化而吸藏锂的材料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中,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6290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80022688.X
申请日:2018-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其是含有具有羧基的交联聚合物或其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用粘合剂,上述交联聚合物含有相对于全部结构单元为50质量%~100质量%的来自烯属不饱和羧酸单体的结构单元,将上述烯属不饱和羧酸单体及其盐换算成未中和型的总量相对于上述交联聚合物及其盐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49428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810167748.5
申请日:2008-09-27
IPC: H01M4/02 , H01M4/62 , H01M10/36 , H01M10/40 , C09D15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1 , H01M4/60 , H01M4/602 , H01M4/604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和高分子涂层的高温保存特性优良的非水电解质电池用正极及其非水电解质电池。所述高分子具有由含有重复单元(I)和重复单元(II)的无规共聚物构成的嵌段链A和含有重复单元(III)的嵌段链B。式中,R1~R3、R6、R8、R10~R12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烃基,R1和R3、R6和R8可结合成环,R4a和R4b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5表示氢原子、烃基、酰基或甲硅烷基,m表示1~100任一整数,m为2以上时R4a彼此和R4b彼此相同或不同,R7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烃基、羟基、烃氧基、羧基、酸酐基、氨基、酯基或具有选自羟基、羧基、环氧基、酸酐基和氨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基的有机基,R9表示具有选自羟基、羧基、环氧基、酸酐基和氨基的至少一种官能基的有机基,R13表示芳基或杂芳基。
-
公开(公告)号:CN100347904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480001535.5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通过使完全或主要由硅构成的非晶体薄膜在集电器上沉积而制得的负电极、正电极和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溶解于其中的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15943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80050509.5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非水电解质。正极的合剂层包含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和第二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所述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是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为2~10μm的非凝聚粒子,所述第二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是平均粒径为50nm~2μm的一次粒子凝聚而成、并且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为10~30μm的二次粒子。在将正极合剂层在厚度方向上二等分、并且从正极合剂层的表面侧起依次定义为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的情况下,第一区域中的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的含量多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一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63740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41230.9
申请日:2011-02-1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时的保存特性优异、且可以抑制保存后的电池阻抗上升以及充放电效率降低,而且,提高可靠性且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17)、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非水电解质、和设置在上述正极(17)和上述负极之间的隔膜(18),在上述正极(17)和隔膜(18)之间形成有含有无机颗粒的无机颗粒层(19),且,在该无机颗粒层(19)中含有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螯合剂(15)。
-
公开(公告)号:CN1717835A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480001535.5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5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通过使完全或主要由硅构成的非晶体薄膜在集电器上沉积而制得的负电极、正电极和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溶解于其中的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619875A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200410094927.2
申请日:2004-11-18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4/386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具备在负极集电体(3b)上设置负极活性物质薄膜(3a)的负极(3)、含有正极活性物质(1a)的正极(1)、非水电解质;负极活性物质(3a)是通过与锂合金化以吸藏锂的材料,负极(3)的单位面积放电容量相对于正极(1)单位面积放电容量的比为1.5以上而3以下,且负极活性物质(3a)的厚度相对于负极集电体(3b)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比为50以下。根据本发明,在把通过与锂进行合金化而吸藏锂的材料用作负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中,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