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6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3778.2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支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支架包括由合成生物材料形成的支架本体,并且在支架本体上包覆有天然生物材料形成的活性涂层,形成具有生物活性表面的复合材料支架,比纯合成材料支架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与单纯天然材料相比又拥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1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8701.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IPC: B29C71/00 , B29C64/379 , B33Y40/20 , B33Y80/00 , A61L27/18 , A61L27/16 , A61L27/12 , A61L27/02 , A61L27/58 , A61L27/56 , B33Y10/00 , B33Y70/10 , A61F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修复支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增材制造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连续熔融微挤出制备的支架本体浸泡于装有碱溶液的可调节旋转模式的改性容器中进行表面改性形成缝槽宽度的精度为100nm‑3μm的裂纹状微纳结构。本发明可以制备具有精度更高、均匀性更佳的微纳结构的可吸收增材制造骨修复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还可以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其相对于其他支架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为细胞的生长提供理想的三维空间,便于组织的长入与再生,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口腔颅颌面创伤修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341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91244.5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IPC: B29C64/20 , B29C64/205 , B29C64/232 , B29C64/236 , B29C64/245 , B29C64/30 , B29C64/386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对针系统及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三轴滑台模组、打印头组件、激光测距模块、自动对针仪和打印平台;自动对针仪位于打印头组件的下方,自动对针仪不高于打印平台,自动对针仪与打印平台之间的相对高度固定,打印头组件和激光测距模块均与三轴滑台模组的一侧连接;本系统采用高精度位移传动系统配合激光测距模块,避免人为操作带来的重复误差,具有很好的重复定位精度;本方法能够根据打印工艺要求,自由设定第一层的对针高度,保证首层打印质量;缩短了对针时间,提高了打印的时效性。本系统采用的对针结构具备高精度且支持多样化平台测距,能够在培养皿和孔板中进行对针,尤其能满足生物打印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5032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164608.9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水凝胶敷料的成分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海藻酸钠0.5~5%、胶原蛋白0.1~10%、丙三醇1~20%、卡波姆0.3~5%、聚乙烯醇0.5~10%、抗菌成分0.01~2%、以及水75~95%。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本申请提供的水凝胶敷料具有优异的成膜性、保湿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伤口愈合速率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529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122610.X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IPC: A61L27/40 , A61L27/18 , A61L27/12 , A61L27/10 , A61L27/20 , A61L27/24 , A61L27/04 , A61L27/02 , A61L27/28 , A61L27/50 , B33Y10/0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颅骨脑膜修复支架及其增材制造方法和应用,涉及植入三类医疗器械领域。该修复支架采用有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与非有机材料的复合材料通过增材制造方式制备而成,复合颅骨脑膜修复支架包括位于最外层类皮质骨层、位于中间层的类松质骨层和位于最内层的脑膜层,非有机材料占比:脑膜层≤类松质骨层≤类皮质骨层;打印丝径:脑膜层≤类松质骨层≤类皮质骨层;孔隙率:脑膜层≥类松质骨层≥类皮质骨层。本申请可以获得内部柔软有弹性且外部支撑力佳的支架,细胞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易于攀爬于内层的脑膜层内,对脑膜进行修复并形成血管化网络,细胞吸附后可沿着支架空隙定向移动,进而达到同时修复脑膜与颅骨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48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23514.4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给药支架及其3D打印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支架技术领域。该靶向给药支架的3D打印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患者影像数据的显影轮廓建立患者支架模型;通过患者影像数据中的组织厚度差异值对患者支架模型进行标记以区分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通过一体成型或者组装涂覆以制备靶向给药支架,正常区域不具有载药材料,病变区域具有载药材料。制备获得的靶向给药支架的形状和结构与患者自身需要扩张的狭窄通道更佳匹配,有利于后续植入,同时,正常区域和病变区域的划分可以保证药物靶向治疗病变区域,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药物对未病变的正常区域造成负面影响,最终达到支架最大程度上抑制病变与最小程度上影响正常组织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0635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050317.8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3D打印皮肤修复支架,包括呈水凝胶形式的依次叠加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层;所述水凝胶组成包括海藻酸钠、明胶、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弹性蛋白、层粘连蛋白、甘油等。皮肤修复支架还包括用于锁水、屏障的致密层。所述皮肤修复支架根据设定好的3D打印皮肤修复支架结构进行生物3D打印,所述设计的皮肤修复支架结构为:2‑6层表皮层,6‑20层真皮层,6‑20层皮下组织层;所述3D打印层的相邻层的纤维方向呈正交打印,间隔层的纤维方向呈错位打印。本发明的皮肤修复支架通过各层不同的水凝胶组成配比,良好地模拟了皮肤结构,有效地促进了皮肤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388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510456338.2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针对目前角质细胞分离和培养存在的效率低、具有排异反应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质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采用Trypsin/EDTA消化液和I形胶原蛋白酶进行两步消化,主要提取了基底层和毛囊周围的增殖能力较强的角质细胞,能获得较单一的角质细胞,活力高、易贴壁、易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0567093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176752.2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IPC: C12M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打印软骨的压力可控的生物反应器,包括顶盖和圆柱形罐体,圆柱形罐体内设置有压缩发生器,压缩发生器包括驱动轴和底部圆盘,驱动轴上端穿出所述顶盖,下端与底部圆盘连接,底部圆盘下设置有第一硅胶垫,在圆柱形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硅胶垫。将生物打印的软骨放置两块硅胶垫之间,由于两块硅胶垫直径略小于罐体,避免生物打印的软骨从罐壁缝隙中逃走,在压缩发生器工作时能一直受到机械挤压作用,同时培养液提供一定的液压和剪切力,有利于细胞分泌胞外基质,使制备出的软骨组织更接近天然的组织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在提供压力刺激的同时还能使营养物质以及氧气更充分地进入软骨复合物中,并将代谢废物及时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137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37111.8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细胞羊膜粉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羊膜清洗、剪碎;2)、在4℃的振荡器中洗涤12~24小时;3)、在4℃的振荡器中用1%的Triton x‑100和氢氧化铵洗涤1~3天;4)、在4℃的振荡器中用去离子水洗涤12~24小时;然后用PBS洗涤12~24小时;5)、‑80℃保存24小时,然后冻干;6)、低温环境下研磨成粉7)、消毒后‑80℃储存。本发明采用相对温和的脱细胞方法去除了羊膜的细胞并进行灭菌处理,整个过程中严格控制低温环境,对羊膜中的活性物质进行有效的保护;所制得的冷冻羊膜粉末可以制成羊膜胶或喷雾等多种形式,更有利于创面利用胶原与蛋白小分子,为创面愈合提供更有效的营养支持,其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可持续促上皮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