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微波高透射效果的金属超表面复合多层膜

    公开(公告)号:CN119601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8662.2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容微波高透射效果的金属超表面复合多层膜。其技术方案是:兼容微波高透射效果的金属超表面复合多层膜由上层的金属周期阵列结构和下层的多层膜结构复合构成;兼容微波高透射效果的金属超表面复合多层膜的结构设计表达式为:#imgabs0#其中:#imgabs1#表示多层膜结构,n表示组合个数,1≤n≤4,n为正整数;i表示组合序数,1≤i≤n,i为正整数;A0表示多层膜结构中底层的A材料薄膜;M表示金属周期阵列结构。金属周期阵列结构为同一金属单元按等距的行和列排列成的网格状阵列。本发明具有层数少、厚度薄、红外反射率高、红外反射率稳定,材料选择面广和兼容微波高透射效果的特点。

    一种推力室身部的成型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10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1356.X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力室身部的成型方法,先在设计软件中设计推力室身部模型,并在所述推力室身部模型中的内流道外侧设计合金过渡层,采用第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加工成型得到合金内壁件,然后将合金内壁件采用第二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在合金内壁的外侧加工成型合金外壁后,得到推力室身部初品,再采用精加工设备对推力室身部初品精加工,得到推力室身部成品,合金过渡层提供高温合金熔覆的着床层,使得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强,实现推力室身部的高质量快速成型,替代了传统分段精加工、装配及焊接的制造方式,整体质量的一致性大幅提高,制造成本降低的同时,制造周期缩短,而且推力室身部的界面抗拉强度更高。

    一种发射平台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403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0995907.0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射平台,其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卡环组件和限位组件,在飞行器的起竖发射过程中,起竖梁以水平方向横置在第一主体上,且此时的卡环组件上的开合扣为分离状态,将飞行器移装到起竖梁上,并通过第二顶推部驱动两个开合扣相互靠近,直至开合扣旋转并环抱在飞行器上,同时通过锁紧件将飞行器底部固定在限位板上,然后通过第一顶推部驱动起竖梁旋转,直至飞行器呈竖直状态,此时支撑板承托在限位板下,飞行器发射前,拆卸锁紧件,并通过第二顶推部驱动两个开合扣分离,直至开合扣一定程度的松开飞行器,且开合扣之间的距离不足飞行器径向移出,此时,飞行器保持竖直状态,并随时可进行点火发射。

    管道维修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73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77981.1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管道维修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油气管道维抢修技术领域。管道维修方法包括:在管道中存在破损管段的情况下,对管道中的破损管段进行切除,以使管道拆分为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获取第一管段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管段的第二点云数据;根据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点云数据,确定第一管段的第一加工数据和第二管段的第二加工数据;根据第一加工数据,加工第一管段的端面,得到加工后的第一管段,并根据第二加工数据,加工第二管段的端面,得到加工后的第二管段;获取预备的第三管段,根据第一加工数据和第二加工数据,对第三管段进行加工处理,得到加工后的第三管段;对加工后的第一管段、加工后的第二管段和加工后的第三管段进行组合焊接,以得到维修后的管道。本申请提高了管道的维修准确性。

    一种复合材件的加工装置及外结构层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4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078303.9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材件的加工装置及外结构层加工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加工装置包括:粘贴平台;多个垫块,用于支撑复合材件,多个垫块连接并间隔排布于粘贴平台;挡板组件,用于对复合材件两侧和两端进行限位,挡板组件具有平整面,对复合材件进行限位时,挡板组件的平整面用于与复合材件的端面或侧面紧靠贴合,挡板组件与粘贴平台连接固定;加工方法包括:放置内芯;通过挡板组件进行定位;粘贴上半结构层并固化;翻转倒置;粘贴下半结构层并固化。本申请能够将弱刚度的内芯与复合材料外结构层进行精确粘接,防止粘接过程中出现变形情况,实现对粘接精度的有效控制,所生产的复合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产品设计和使用要求。

    套装玻璃钢热防护回转体结构舱段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8143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73900.1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套装玻璃钢热防护回转体结构舱段夹具包括:第一定位盘,用于与套装玻璃钢热防护回转体结构舱段的第一端的金属舱体间隙配合,第一定位盘另一端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用于与车床尾座顶尖配合;第二定位盘,用于与套装玻璃钢热防护回转体结构舱段的第二端的金属舱体间隙配合,第二定位盘另一端设置有芯轴,芯轴用于车床的卡盘夹持。可通过第一定位盘和第二定位盘装夹套装玻璃钢热防护回转体结构舱段,并装载于车床,将套装玻璃钢热防护回转体结构舱段两端的套装余量去除,通过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和金属舱体两端的配合,保证去除套装余量后,套装玻璃钢热防护层和金属舱体的同轴度以及端面平行面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