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碳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1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582.1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碳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废气再利用技术领域。主要步骤包括:1、初步过程:渗碳废气通过燃烧方式处理,燃烧后的废气经预处理清除杂质;2、制甲醇过程:将预处理后得到的二氧化碳废气加氢气还原为甲醇;3、甲醇再利用过程:产生的甲醇通过精馏提纯过程后直接输送进渗碳气氛中。本发明是绿色改造工艺,能够对废气予以合理的二次利用,当夏天时,环境温度升高,管道传输过程和预处理环节的热损失会大幅降低,废气中的余热也可以利用起来,该工艺流程的能耗也会大大减少。同时本发明具有降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的直接碳排放的优点,达成节能减排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双重效益。

    双头扁位销及定位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53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93708.2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扁位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头扁位销及定位机构,包括扁位销本体,所述扁位销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一号扁位槽、二号扁位槽、三号扁位槽以及四号扁位槽,所述扁位销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衔接圈,所述衔接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稳固罩,所述稳固罩的外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本发明提供了双头扁位销及定位机构,具有高精度双头扁位的设计来取代以往单头扁位来装配的设计,可以提升大大产品的装配精度来提升生产效果,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够防止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出现扁位销脱落的优点。

    高强度高精密复杂结构的铝合金紧固件

    公开(公告)号:CN1192889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08597.5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高强度高精密复杂结构的铝合金紧固件,包括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上设置有斜面,两个所述卡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手;本发明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等结构的配合,进而解决了螺纹套筒容易因振动而反向转动,使紧固件松动的问题,自锁设计使得紧固件的安装和拆卸更为便捷,无需额外的锁定装置或工具,同时减少了对紧固件频繁检查和拧紧的需求,降低了维护成本和频率,并且确保连接在振动或冲击环境中依然牢固,大大提高了设备或结构的安全性能。

    螺栓旋紧力矩检测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32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052417.8

    申请日:2023-08-18

    Inventor: 吴腾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旋紧力矩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架体,所述检测台上可拆卸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待检测螺栓适配并供其螺杆端螺纹配合的模具,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外界待检测螺栓螺帽端并限制其旋转的固定件,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模具轴向旋转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套滑移并使外界待检测螺栓螺帽端置入通孔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用于在外界待检测螺栓与模具螺纹配合后检测待检测螺栓继续旋紧产生力矩数值的检测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栓检测较为麻烦且现有检测工装难以对螺栓旋紧力矩进行有效检测的问题。

    带缓冲减震和离合功能的汽车座椅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54510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69549.6

    申请日:2022-08-12

    Inventor: 吴腾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缓冲减震和离合功能的汽车座椅驱动器,包括有壳体,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动部件、第二传动部件、第三传动部件,第一传动部件和第二传动部件接触传动,第三传动部件活动设置在第二传动部件的内孔中,第三传动部件包括有螺纹通孔,壳体外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三传动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部,第二传动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齿部,第二凸缘和第二传动部件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壳体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驱动器包括有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包括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本发明的带缓冲减震和离合功能的汽车座椅驱动器不仅成本低、安装方便,并且带缓冲减震和离合功能。

    一种拉孔脱料模具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18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74930.3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孔脱料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模座固定板和下模座固定板,以及设置在下模座固定板对角处的驱动组件,所述上模座固定板与下模座固定板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上模座固定板下端面设置有上模座且与上模座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座下端面设置有冲棒且与冲棒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活动模且与活动模连接,所述活动模上端面设置有供冲棒穿过的开孔,所述活动模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与活动模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固定板内部中空,用于放置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固定板上设置有下模座且与下模座螺纹连接,所述下模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用于放置拉孔零件。

    长滑轨异形焊接丝杆支架组件及其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91593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68107.6

    申请日:2024-11-05

    Inventor: 陈锋 孙守武 叶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长滑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长滑轨异形焊接丝杆支架组件及其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双向螺纹丝杆,通过夹持机构的设计,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双向螺纹杆在限位槽内旋转,滑块的内壁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随着螺纹杆的旋转,滑块在限位槽内沿着双向螺纹杆的方向移动,滑块顶面的固定件和夹块随着滑块一起移动,根据被夹持物体的尺寸和形状,调整两个夹块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合适地夹持住物体,将需要夹持的物体放置在两个夹块之间,确保物体的位置放置正确,继续微调双向螺纹杆,使夹块逐渐靠近物体,直到夹块紧紧夹住物体,在夹持过程中,固定件中的拉伸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和自适应作用。

    调节螺栓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396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810782984.1

    申请日:2018-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节螺栓,包括螺杆、内螺母和外螺母,螺杆带正向外螺纹,内螺母带反向外螺纹,内螺母内孔为光滑面,内螺母内孔前端设有嵌件,外螺母带与反向外螺纹匹配的反向内螺纹,凸环内壁带有内正螺纹,外螺母与内螺母相互套接并螺纹连接,螺杆前顶在嵌件上并转动,进而使内螺母相对外螺母转动,内螺母沿着反向内螺纹的走势向后退并夹紧第一机架,当内螺母夹紧第一机架时螺杆持续向前拧动使螺杆前端持续向前拧进并穿过嵌件,嵌件内部形成于螺杆匹配的内正螺纹,螺杆再穿过所述内螺母的内孔与所述外螺母的凸环螺纹连接,螺杆和内螺母夹紧将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夹紧。该调节螺栓的的操作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扭力杆冷镦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287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986472.9

    申请日:2021-08-26

    Inventor: 吴腾丰 刘亚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杆冷镦成型装置,包括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冲模、凹模、连接部和移动装置,冲模包括冲模芯,冲模芯中设有型腔;凹模包括凹模芯,凹模芯中设有型腔;连接部包括孔,所述孔与扭力杆的杆部贴合,以及分离部,所述孔由可分离的若干个分离部组合形成;移动装置用于带动分离部移动至冲模和凹模中间,并组合形成孔。本发明解决扭力杆冷镦时脱模困难的问题。

    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4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0590919.0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淬火装置,包括连成一体的加热区、传递区和冷却区,所述加热区末端与传递区连接,冷却区前端与传递区相连,所述加热区和冷却区的腔体封闭,所述加热区和冷却区均设有氮气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加热区和冷却区两端均设有可供开启用于打开出入口的格挡块,所述加热区腔体高于冷却区腔体,所述传递区设有斜坡输送装置。本发明用氮气排除加热区、冷却区的空气,并将加热区、传递区、冷却区一体设置较少或避免将热处理后的高温金属零件在输送过程中接触空气或氧气,同时解决了加热区和冷却区一体设置导致加热区高温气体进入冷却区影响淬火效果的问题,实现金属零件淬火全程不接触氧气,减少金属表面氧化的后续处理,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热处理淬火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