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365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0184.1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南京精锋制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硬质合金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高耐磨高强度硬质合金配方及生产工艺,所述新型高耐磨高强度硬质合金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备料、制备贫碳合金粉末、制备预烧结基体、渗碳处理、烧制,该新型高耐磨高强度硬质合金配方及生产工艺,通过采用精细的研磨技术,如震动球磨将原料粒度细化,特别是能把碳化钨粉末平均粒度降至0.5μm以下,配合独特的配方体系,纳米碳化钛35‑40份、纳米氮化钛5‑15份等多元成分协同作用。在烧结过程中,这些超细粉末能够紧密排列,形成更为致密、均匀的微观结构,极大地减少了磨损过程中的微观缺陷产生,有效抵抗外界的摩擦与切削力,显著延长了硬质合金在高负荷工作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5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3305.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 , 江西钨业新材料创新研究有限公司
IPC: C23C8/20 , C01B32/9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或废钨丝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碳剂、超粗碳化钨粉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钨丝在惰性气氛中活化后进行第一渗碳处理,使用高碳氧原子比有机溶剂和活化剂;再将得到的碳化钨丝破碎,得到碳化钨粉,采用气态碳源第二渗碳处理后,进行烧结处理,得到超粗碳化钨粉。本发明以钨丝为原料,钨丝由单晶钨颗粒组成,不易开裂,制备碳化钨粉时不会因发生穿晶断裂而影响超粗碳化钨粉粒度。本发明采用高碳氧比的有机溶剂进行渗碳处理,活性碳原子能够渗透到钨丝芯部;然后将碳化后的钨丝破碎,再经二次渗碳和烧结处理,将碳化钨粉中部分脱碳相进行补碳,形成完整结晶,促使碳化钨粉在高温下烧结并长大,制得超粗碳化钨粉。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65031.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盐城市海通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晶晶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体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截止阀阀体的加工工艺,包括退火,将阀体平稳地放入退火炉中,设定退火炉的温度在680℃‑750℃,保持1h‑2h以确保温度均匀后炉内慢冷或在炉外的炉渣中慢慢冷却,冷却完成后取出阀体,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将阀体放置到加热炉中,将阀体加热至850℃‑950℃,加热至钢材的临界温度区间,加热到目标温度后,保持15‑30min后取出炉外自然冷却至室温,通过退火使材料的内应力得以消除,避免材料在后续加工中变形或开裂,并且退火后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便于后续的二次加工,通过正火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并改善其机械性能,得到的材料强度和硬度更高,正火后的阀体材料晶粒更均匀,组织更加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76512.1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常州颖方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3C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转轴铰链零件传输设备,涉及转轴铰链零件传输技术领域,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渗碳箱,所述渗碳箱的一侧设有用于对转轴铰链进行运输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上侧设有用于调节上下两个转轴铰链之间距离,并间接清理堆积碳黑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设有用于将热量导入到调节机构的中心的引流机构,通过控制电动推杆输出端伸出,使封闭板的四壁与渗碳箱内壁贴合,有效防止了渗碳箱内部大部分热量流失的现象发生,且气缸输出端伸出,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展开,从而使上下两个转轴铰链之间的距离增大,使渗碳箱内部的气氛充分循环,提高了渗碳层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1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4814.3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行星轮渗碳淬火工艺,该工艺包括在渗碳前进行两次均温处理,渗碳阶段进行一次强渗加两次扩散处理,快冷到高回温度后均温入缓冷坑,冷至一定温度后出炉空冷;淬火前进回火炉预热,高温高碳势进炉,奥氏体化后进入盐槽淬火,控制盐槽含水量,提高淬火烈度。本发明可以保证在渗碳前,工件以缓慢速度升温,避免温差过大带来的热应力影响,两次扩散降低积碳,保证了表面金相组织满足技术要求;淬火前进行预热,高温高碳势进炉,保证工件在形核温度区间快速升温,得到较好的马氏体组织;通过控制盐槽含水量,可以提高淬火冷却速度,减少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同时满足风电行星轮对于内孔硬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92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03071.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诺森热工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渗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带式渗碳生产设备。包括,设备框架,设备框架分为上料框架、渗碳区炉体和淬火座,所述渗碳区炉体在工作状态时内部为密封状态,所述上料框架设置在渗碳区炉体入料口,所述淬火座设置在渗碳区炉体出料口;气体供应系统,气体供应系统与渗碳区炉体内壁连通,气体供应系统用于供应渗碳气体;网带传送装置,所述网带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渗碳区炉体的内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带式渗碳生产设备,增渗设备使得喷出的气体能快速且大量地与工件表面接触,活性碳原子在高速气流的带动以及浓度差的驱动下,更高效地吸附在工件表面,并向工件内部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00582.1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1/76 , C23C8/20 , C21D1/62 , F23G7/06 , B01D53/22 , B01D46/54 , C07C29/151 , C07C29/80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碳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废气再利用技术领域。主要步骤包括:1、初步过程:渗碳废气通过燃烧方式处理,燃烧后的废气经预处理清除杂质;2、制甲醇过程:将预处理后得到的二氧化碳废气加氢气还原为甲醇;3、甲醇再利用过程:产生的甲醇通过精馏提纯过程后直接输送进渗碳气氛中。本发明是绿色改造工艺,能够对废气予以合理的二次利用,当夏天时,环境温度升高,管道传输过程和预处理环节的热损失会大幅降低,废气中的余热也可以利用起来,该工艺流程的能耗也会大大减少。同时本发明具有降低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的直接碳排放的优点,达成节能减排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双重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6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276587.9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天津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轮渗碳热处理载具及装载装置,动力轴能够通过动力部件转动,动力轴的外围用于挂接待生产零件,隔档组件安装在滑动轴上,滑动轴滑动连接至齿轮架,动力部件能够带动滑动轴沿轴向滑动,齿轮架安装至底盘上,底盘可拆卸安装至渗碳炉内,且渗碳炉内的碳源喷嘴位于待生产零件的一侧。本发明所述的齿轮渗碳热处理载具及装载装置,通过动力轴带动待生产零件转动,使得待生产零件外围受到的冲击气态碳源均匀,保障生产质量,通过滑动轴能够带动隔档组件轴向位移,用于拨动零件,使零件能够两个端面均匀接受碳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1449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1947.7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河南精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淬火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材料高韧性渗碳淬火加工辅助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手提架组件与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夹块、旋转杆与顶夹块,所述底夹块转动连接于旋转杆的底端,所述顶夹块转动连接于旋转杆的顶端,所述底夹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手提架组件包括填装杆,所述填装杆的表面竖直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排布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配合供T形滑块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转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工件直面炉壁气体释放口的面与其相对的面会距离气体释放口远,导致工件一侧的渗碳气体浓度大于背向的一侧,使工件渗碳有些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57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1674.X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ZrTi)C增强钛合金复合齿轮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钛合金圆柱侧面上熔覆锆钛合金涂层,然后进行热锻加工,形成所需形状齿轮坯体,再对齿轮坯体进行精锻和固溶处理,将锻后齿轮置于气体渗碳炉中,以乙炔气体为碳源进行渗碳,在锆钛合金熔覆层表面形成碳化层,即获得以(ZrTi)C渗碳层和锆钛合金熔覆层为齿面的碳化物‑钛合金齿轮,进行清洗精整处理,齿面抛光,即获得(ZrTi)C增强钛合金复合齿轮,该齿轮从外向内形成复相碳化物层→锆钛熔覆层→基体的层状梯度结构,复相碳化物(ZrTi)C与锆钛合金熔覆层及熔覆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提高了钛合金齿轮在不同工况下使用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