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7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36933.4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4845 , G06F3/04847 , G06F16/50 , G06F16/16 , G06F9/54 , G06T17/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web端生成后处理文件的方法、控制器、系统、介质及产品,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配置信息;响应于用户处理指令,根据用户配置信息向后端服务发起运算请求,以使后端服务调用计算接口计算得到三维模型后处理文件;接收后端服务返回的三维模型后处理文件;响应于用户打开文件指令,显示三维模型后处理文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用户在web端输入的用户配置信息得到三维模型后处理文件,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
公开(公告)号:CN119926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63656.0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及方法,包括:吸收塔、吸收液供液回路、一级吸收液循环回路和控制器;吸收塔体的底端开设有进烟口,吸收塔体的顶端开设有出烟口,二级吸收单元、一级吸收单元从上至下依次设于吸收塔体内;二级吸收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二液体分布器、超声波雾化器、高压静电发生器及二级吸收层,吸收液供液回路位于吸收塔体外,一级吸收单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液体收集器、带正电极板、第一液体分布器、一级吸收层,一级吸收液循环回路位于吸收塔体外;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CO2的吸收效率、降低胺逃逸。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4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2575.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交通状态感知方法及系统,其中,该训练方法获取单时相遥感影像中的全色图像,并对全色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全色训练图像;对全色训练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得到全色图像特征;对全色图像特征进行候选区域提取,得到目标旋转锚框集,目标旋转锚框集包括若干个与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旋转锚框;对目标旋转锚框集进行旋转区域池化,得到锚框特征图;根据锚框特征图,对初始化的车辆检测模型进行参数更新,得到训练好的车辆检测模型。该方法通过提供一种车辆检测模型,可以提高车辆检测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以及降低交通状态感知的成本,提高交通状态感知的实用性。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231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252957.6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其包括:塔筒、内平台和密封橡胶环;所述密封橡胶环包括顶部环体及两个呈环状的支撑臂,所述顶部环体的顶侧与所述平台板的底侧抵接,所述支撑臂的顶侧连接于所述顶部环体,且所述支撑臂的底侧与所述基板的顶侧抵接,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承重环板的底侧贴合于所述基板;密封橡胶环中的两个所述支撑臂之间呈夹角设置。在所述内平台压置于所述基板的过程中,所述夹角增大以使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基板相抵接,使得密封橡胶环具有较大的形变范围,能够在平台制造公差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内平台与基板之间的完全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4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0350240.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暂态仿真分析系统及其构建方法,该系统包括:底层模型原型模块,用于获取反映核电站总体电气情况的底层模型原型,建立不同的工况暂态分析模型;暂态分析环境配置模块,用于对工况暂态分析模型的输入及输出进行初始化,得到输出信号为时间序列的目标文件并存储至本地数据库;后台管理模块,用于针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权限的账号类型及操作功能;根据操作层定义操作函数及设置统一的日志审计管理功能;用户界面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后台管理模块中的各项功能,并通过交互模型概图和实时反馈的仿真界面进行核电站电气暂态工况分析。本发明具有分析结果可信度高、操作简便、使用成本低、数据易管理和保密性能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4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50098.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南山电厂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导线绝缘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施工暴露环境中的电缆导线绝缘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圆环形座。本发明在探杆和滚珠的配合下能及时的寻找出电缆绝缘层受损的位置或刚性变化处,避免了绝缘层的弹性变化和微小破损难以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得到的问题,从而使绝缘电阻仪的其中一个端子可以准确夹持在破损的地方实现精确检测,从而能够对电缆绝缘层受损的位置进行检测,达到精确检测的目的,同时通过两个指针之间出现夹角,摄像头对二者之间出现的夹角进行拍摄,工作人员通过观察两个指针之间的夹角,能够清楚的标记处电缆的破损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89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29032.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线分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线夹具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夹具底座、同步机构、至少三组夹爪机构,夹爪机构包括夹爪组件、夹爪轨道及驱动组件;夹爪轨道设于夹具底座上且沿夹具底座的径向延伸,多个夹爪轨道沿夹具底座的周向等间距布置,夹爪组件移动设于夹爪轨道上,驱动组件设于夹具底座且与夹爪组件连接,驱动组件用于驱使夹爪组件沿夹爪轨道移动,夹爪组件具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夹持部,夹持部沿夹具底座的径向朝向背离夹具底座的一侧设置,同步机构设于夹具底座,多个夹爪组件之间通过同步机构传动连接。本发明能够对灵活适应不同线径规格电线,对其进行高效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99689.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快速启动系统,包括预暖气源、发电机、燃气轮机、汽轮机,汽轮机包括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预暖气源连接有通向高压缸和低压缸的预暖蒸汽输送管道;高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有高压主蒸汽管道,高压主蒸汽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隔离阀,高压主蒸汽管道通过高压输送管道、疏水扩容管道与预暖蒸汽输送管道连接;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低压再热蒸汽管道与再热器的入口连通,再热器的出口通过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与中压缸的进汽口连通。该系统通过利用汽轮机组已有配置的阀门以及结构,实现蒸汽预暖汽缸的同时不会造成水汽损失,且不需要新配置阀门,节约了成本,提升了预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1941.3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科诺勘测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华安 , 刘伟 , 曹百川 , 高佳 , 杨富淋 , 何柳 , 何铭雨 , 李学山 , 黄玉林 , 尉黎 , 张金鑫 , 王占华 , 吴蔚 , 杨春雨 , 戴旭明 , 左保成 , 郑文棠
IPC: C02F3/28 , C02F101/2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壳体;反应壳体为中空状且内设有反应空间,反应壳体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出气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进液口、出液口、出气口、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均与反应空间相连通,进液口、循环入口间隔设于反应壳体的底部,出气口、出液口间隔设于反应壳体顶部,循环出口设于进液口与出气口之间;进液口用于接入矿山酸性废水,出液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废水,出气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废气,循环出口与循环入口能够通过管道相连通。由于设置了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提升废水与硫酸盐还原菌接触次数,使得反应更加彻底。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维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532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27509.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2D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切换方法及系统,涉及燃料发电技术领域,能够提高供电稳定性以及供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性。该方法应用于一种燃料切换系统,系统包括:往复式增压机、缓冲罐组和燃机,其中,天然气管路与往复式增压机连接,往复式增压机与缓冲罐组连接,缓冲罐组与燃机连接,缓冲罐组中装有天然气;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燃料切换指令后,控制缓冲罐组中的天然气输入至燃机,以使燃机利用缓冲罐组输出的天然气完成燃料切换;在检测到缓冲罐组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利用往复式增压机将天然气管路中的天然气充入至缓冲罐组中,直至缓冲罐组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