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12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710294.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驱间歇式电动旋转夹爪,包括电机、丝杆、内螺纹套、行星传动机构、离合机构、连动机构与多个柔性爪指;所述丝杆固定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内螺纹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连动机构与柔性爪指依次连接,多个所述柔性爪指均翻转安装于行星传动机构的一端,所述离合机构用于内螺纹套与行星传动机构的连接;本发明仿照人手拧瓶盖原理,将夹紧与旋转只用一个电机实现,大大节省了空间与经济成本,创造性的解决了小空间下机械手无法到达工件的问题,且夹紧力不变,不会破坏工件;采用柔性爪指,既不会破坏工件,又减少了自由度数目,使得夹爪整体轻量化,简洁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64451.X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弓形框架式液冷传输转盘及其焊接方法,涉及大型转盘制造技术领域。采用对称逆向由内向外分段焊接方法,所有收缩量在整体焊接时控制,将焊接收缩量全部均分在筋板与底板上,通过筋板与底板单件的长和宽预留的尺寸,来达到控制整体焊接时的收缩量;为了使焊接区和结构的温度梯度减小,降低约束度,减少焊接应力,利用工装分步焊接,逐步校形,焊接变形量可降低60%以上,通过所述焊接方法制得的转盘具备轻量化、强度高、焊接变形小、尺寸稳定性好、工艺操作性高、良品率高的特点,适合复杂弓形框架式液冷传输转盘的焊接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0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26222.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T17/00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电子装备质量数据分析评估系统,属于电子装备技术领域,包括数据层、业务层、表现层和访问层。本发明针对雷达装备传统质量数据管理数据源不统一等特点,提出集成质量数据的构建方法,首次将质量数据与设计质量特性集成,以统一集成逻辑模型的方式对产品的质量数据进行直观表达和信息传递,解决质量数据信息的同源问题;提出基于BOM信息关联和集成的质量数据传递和跟踪技术,以设计质量特性为信息传递主线,以BOM为信息载体,关联映射其在研制流程中的衍生属性,有效实现质量数据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18922.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约束智能阵列天线排布方法及系统,属于阵列天线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有效区域划分;S2:区域阵元位置筛选;S3:阵元重新分配区域;S4:适应值输出;S5:进化算法迭代。本发明采用重新分区原理,在满足阵元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改善因随机排布带来的均匀度差等性能,同时提高阵元寻迹的成功率;通过对新区域内阵元位置的统计分析,获取范围内阵元的排布规律,依次确定的移动规律可有效避免密集区域的寻迹,大幅度缩短优化时间,同时将待分配阵元引导至阵元密度低的区域可有效利用阵面孔径,提高了最终寻迹获得的天线阵列方向图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9201.8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天线数字化设计领域,该结构轻量化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复合材料相控阵天线的结构安装需求确定结构模型;以结构强度极限和电性能设计极限作为设计约束,确定设计指标以及可靠性要求;提取设计参数并确定噪声参数;建立设计参数、噪声参数与优化目标和设计约束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代理模型;对复合材料相控阵天线的结构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以确定满足设计约束且表征相应的设计参数的目标解。本申请能够实现更彻底的相控阵天线结构轻量化设计,同时保证其刚强度和电性能指标满足要求的高可靠度,能够大大提升复合材料相控阵天线的设计迭代周期,大幅降低研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9725.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ARM_NEON的复数运算并行加速方法和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置有Xilinx SDK的计算机,Xilinx SDK为集成开发环境并用于开发基于Xilinx FPGA的应用程序;配置计算机的硬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配备支持NEON指令集的ARM处理器,以及足够的内存来支持NEON向量操作;选择交叉编译器和编译器选项以配置计算机的软件环境;使用GCC工具链对NEON指令集进行抽象封装,将封装后的NEON指令集融入到C/C++代码中,以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算法,并使用支持NEON指令集的目标库来进行开发。本申请基于ARM_NEON的架构,在复数运算方面实现了并行加速,从而显著提升了计算性能。通过充分利用ARM_NEON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计算任务,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8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52249.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25分队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盲源分离的雷达加性复合干扰空时联合抑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根据观测信号估计复合干扰信号的DOA;S2、对雷达回波信号采取相参积累,提高信噪比;S3、利用干扰信号的DOA信息构造阻塞矩阵,抑制复合干扰;S4、对S3输出的信号采取白化处理,去除不同通道信号之间的相关性;S5、对白化信号采用BCA算法抑制残余的干扰信号;S6、对S5输出的信号利用互相函数构造信号相似性度量依据,从中选择真实回波信号。本发明将空域抗干扰方法和时域抗干扰方法抑制有效结合,实现对雷达复合干扰的抑制,较现有采用盲源分离的抗干扰方法的效果更好,用时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5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751562.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记录仪的雷达场景模拟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雷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记录仪回放的实录环境回波,并从实录环境回波中提取载机惯导数据、当前波束B码时间和波束指向参数;根据载机惯导数据、当前波束B码时间和场景模拟参数,经插值滤波生成目标场景数据,目标场景数据包括目标信息和干扰信息;基于目标场景数据和所述当前波束B码时间,经插值滤波将目标场景数据滤波转换成目标模拟控制参数;基于目标模拟控制参数,生成目标模拟回波和相应干扰波束;将目标模拟回波和干扰波束叠加至实录环境回波,得到合成回波信号。本发明与传统基于实录杂波的离线仿真相比,有快速、灵活的实时性优势,大大缩短处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7663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41897.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阵列发射多波束形成集成芯片及形成方法,属于相控阵技术领域,解决大规模阵列以及同时多波束形成芯片中控制通道多、损耗较大、网络结构复杂、环境敏感和控制复杂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椭圆微环阵列对多波长光信号进行滤波分路,通过可调光延时线内的光开关控制每路信号的通断以及相控阵系统的实际需求调整延时线的延时量,能够对每个路径的光信号分别独立延时控制,能够同时实现多个发射波束的片上合成,对调制光载波激光器的捷变能力要求低,相较于现有的全延时线路径或者全微环路径,具备更加灵活的路由控制和多波束实现,提高整体芯片的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5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809659.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柱式天线座,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安装有转盘组件,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转盘组件转动的方位驱动机构,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汇流环,所述转盘组件上铰接设置有天线,天线的铰接轴垂直于转盘组件的转动轴线,还包括能够驱动天线摆动的天线驱动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将多个各自转动的探测设备通过立柱串联安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