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轭微孔聚合物包覆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及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5770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1188354.X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轭微孔聚合物包覆的单分散纳米实心二氧化硅微球材料及制备与应用。采用“一锅法”策略,以氨基功能化的单分散纳米实心二氧化硅微球为基质,以间苯二甲醛/对苯二甲醛/4,4’‑联苯二甲醛与1,5,9‑三氨基三亚苯为包覆层功能单体,在酸催化作用下进行氨醛缩合反应,在单分散纳米实心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包覆一层共轭微孔聚合物,形成单分散复合纳米实心二氧化硅微球。单分散复合纳米实心二氧化硅微球可用于定性定量荧光检测水溶液中的Fe3+或Cr3+。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原料价廉易得,制备简单,可大批量生产。

    双功能聚合物膜及在制备电位型传感器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57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4689.7

    申请日:2025-03-07

    Inventor: 秦伟 刘哲 梁荣宁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敏感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功能聚合物膜及在制备电位型传感器中的应用。双功能聚合物膜按重量份数计,0.05‑10份离子交换剂和10‑90份接枝离子载体的敏感膜基体;其中,接枝离子载体的敏感膜基体为接枝离子载体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本发明方法构建了新型的氟基传感膜离子选择性电极,避免了传统的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敏感膜在生物流体中应用时面临的生物污损问题,同时消除了传统的敏感膜的试剂渗出而引起的电极性能下降及对待测客体的毒性问题,有效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及生物相容性。本发明对于聚合物敏感膜基的电位型传感器在生物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离子阱质谱联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25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61854.0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为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离子阱质谱联用装置,包括包括一密闭容器,于其内设有平面电极对,平面端电极对的二块电极表面垂直于X轴;于平面端电极对之间设置有由二块平行间隔设置的长方形平板状电极构成平板Y电极对及平板Z电极对,平板Y电极对及平板Z电极对的电极表面分别垂直于Y轴与Z轴;一电离源,其离子出口处于高压电极和左侧端电极之间区域的上方,面向高压电极和左侧端电极之间的区域;一抽气泵,其气体入口穿过密闭容器壁面伸入至平板Y电极对或平板Z电极对与左侧端电极之间区域。通过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的预分离功能,避免非目标化合物离子进入离子阱,从而保证离子阱的分辨率和峰位稳定性。

    用于压卡材料绝热温变原位测量和疲劳测试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5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6558.5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卡材料绝热温变原位测量和疲劳测试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压机内设有施压油缸、施压组件和压块,施压组件包括限位套以及设于限位套中的下垫块、下压砧、上压砧和上垫块,压卡材料样品包括上下两个样品半球,并且上样品半球设于上压砧下端的上样品半球槽中,下样品半球设于下压砧上端的下样品半球槽中,热电偶前端设于上样品半球和下样品半球之间的中心处、后端与测温仪相连,施压油缸上设有压力传感器且通过油缸供油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利用油缸供油控制系统控制压机中的施压油缸压力快速变化,同时利用热电偶直接测量两个样品半球之间的中心处,能够保证测量准确性,使其能够接近绝热温变,同时可以为材料提供疲劳性能测试。

    一种分段式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管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948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40269.2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分段式平板结构高场非对称波形离子迁移管及应用,包括一左右二端开口的截面为长方形绝缘筒体,筒体下壁面为绝缘下板、筒体上壁面为绝缘上板;于绝缘下板和绝缘上板之间靠近筒体的左端口处设有电离源,于绝缘下板和绝缘上板之间靠近右端口处设有隔离地电极对、离子接收电极对;于电离源和隔离地电极对之间、绝缘下板上表面和绝缘上板下表面上设有二对及二对以上相对的分段式电极对,其工作气压范围为10帕斯卡到1大气压;其可减小离子在X轴方向的运动速度,提高分离能力。

    一种高通量冲刷腐蚀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4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009831.5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冲刷腐蚀测试方法,其将金属丝以正方形矩阵形式排列插装于试验模块上的金属丝定位孔中,然后利用喷嘴对试验模块上的金属丝冲刷设定时间,冲刷完毕后再利用三维光学表面轮廓仪对每根金属丝进行非接触扫描并构建三维表面图像模型,然后通过软件获得每根金属丝的表面腐蚀坑体积V,进而获得金属丝的腐蚀速率,然后利用软件创建试验模块和金属丝阵列的几何模型,并利用Fluent求解器计算获得每根金属丝表面的流体参数信息,最后将每根金属丝的冲刷腐蚀速率与每根金属丝表面的流体参数信息对应整合,从而得到了该金属在不同流体条件下进行冲刷的腐蚀速率。本发明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测试周期,同时也降低了实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