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92079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72446.4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太阳能分布式闭式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它涉及一种分布式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分布式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对燃气产地依赖性强、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和运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中心轴的一端与发电机连接,中心轴的另一端与压气机连接,透平装在中心轴上且位于压气机和发电机之间,压气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集热器的输入端连接,集热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透平的输入端连接,透平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冷却器高温侧的输入端连接,冷却器高温侧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压气机的输入端连接,吸收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集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用于在偏远地区或居民小区等实现独立的分布式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1318557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064527.5
申请日:2008-05-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D37/00
Abstract: 液氮抽吸制冷稀薄空气冷凝捕集装置,它涉及一种捕集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稀薄空气冷凝捕集装置存在成本高、操作性差、不易实现所需要的制冷温度的问题。冷屏总成(26)安装在外桶(21)内,液氮室(25)设置在冷屏总成(26)内的底部,液化空气收集盘(28)设置在冷屏总成(26)内且位于液氮室(25)的下方,液化空气收集杜瓦(17)设置在支架总成(27)内且与其上的液化空气收集盘(28)连通,氮气抽出管(5)的一端穿过冷屏总成(26)的保温盖(26-1)并与液氮室(25)的上端连通,液氮输送管总成(13)设置在冷屏总成(26)上。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操作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提供55K甚至更低的低温冷源,有效地实现2000Pa以上空气的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859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44905.6
申请日:2007-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不起动模式的融合分类测定方法,它涉及的是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还不能解决测量噪声和传感器故障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不起动模式分类精度的影响,导致控制系统对当前进气道工作状态出现误判的问题。该方法的步骤为:通过风洞试验或者数值模拟得起动/不起动模式分类的训练样本;根据流量捕获特性定义工作模式和分类规则;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特征选择;用模糊输出支持向量机方法获取隶属度函数;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对不同分类器组合进行融合分类。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测量噪声和传感器故障对进气道起动/不起动模式分类精度的影响,大幅提高进气道起动/不起动分类器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49028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144601.X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冷却换热通道,它涉及发动机壁面冷却技术。它解决了现有采用推进用的燃料作为冷却剂,导致推进用燃料在巡航飞行中冷却通道内的流量较少,达不到理想冷却效果的问题。本发明的温度记忆合金层(3)平行设在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下部,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上表面为发动机冷却通道(1)的内壁,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下表面靠近发动机燃烧室(4)的壁上,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两端分别与冷却通道(1)的入口和出口的发动机壁(2)连接。本发明的温度记忆合金层(3)的形状能有效地响应燃烧室内部局部高温区域的变化而随之改变,在各种工况下即使冷却通道内冷却剂流量较少时也能换来较高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506770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0734314.9
申请日:2023-04-06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主被动复合的交错离散槽缝结构碳氢燃料超声速气膜冷却环及冷却系统。冷却环的内侧与发动机燃烧室壁面贴合,并且在贴合面采用复合材料结构满足自身的热防护需求,碳氢燃料由再生冷却通道流入冷却环中的驻室并利用加速喷管达到临界喷射,同时在此过程中为冷却环提供再生冷却。为弥补超声速气膜横向扩散效果的缺陷以及保证燃烧室的结构强度,提出了燃烧室周向全覆盖的交错离散槽缝气膜注入方式。该冷却环在保证自身热防护的同时实现了超燃冲压燃烧室的高效再生/膜复合冷却,在尽可能不影响发动机尺寸的前提下,有效提升超高速冲压发动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1100880Y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720116175.4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5/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PC104总线的模拟电阻,它包括标准电阻,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输入运放、D/A转换器和输出运放,输入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标准电阻的一端连接输入电压,输入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D/A转换器的基准电压端,D/A转换器的输出电压端连接输出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输出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标准电阻的另一端,D/A转换器的数据端连接外部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在程序的控制下具有良好的动态电阻模拟能力,可以满足涡扇发动机控制半物理仿真试验的需要。该方式方便的完成各仿真进程的自动测试,从而保证了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动态仿真实现。
-
-
公开(公告)号:CN2448977Y
公开(公告)日:2001-09-19
申请号:CN00262699.3
申请日:2000-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5B13/044 , F15B2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流体溢流阀,该溢流阀主要由线圈和几部分铁心组成,壳体和铁心之间组成闭合的磁回路,两个片状圆环铁心装入壳体内,中间夹装缠绕成环柱状的线圈,轴状铁心插入片状圆环铁心和线圈中,依靠两端端盖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提高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242064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176579.1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体碳氢燃料裂解气携流固体燃料的混合燃料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大分子液体碳氢燃料推动的柱塞泵、用于大分子液体碳氢燃料裂解的再生冷却通道和对固体燃料进行携流掺混的燃料供给装置,所述燃料供给装置包含燃料贮室,燃料贮室内滑动安装有用于固体燃料推动的活塞,燃料贮室连通有集气仓,集气仓远离燃料贮室的一端安装有掺混管,本装置利用掺混管能够为混合燃料提供掺混空间,提高燃料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096033U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22498356.5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蒸汽重整发汗冷却的高速燃烧室防热减阻结构,属于固体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热防护及减阻领域。所述燃烧室沿轴向依次为隔离段、发汗段和燃烧段,所述发汗段包括耐热外壁层和多孔材料层,所述多孔材料层由多孔材料制成,所述多孔材料层外侧面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冷却通道,所述多孔材料层外侧与耐热外壁层相连,所述多孔材料的孔隙内设置有催化剂,所述多个冷却通道入口前端均设置有燃料分配区,所述耐热外壁层上设置有燃料入口,所述燃料入口与燃料分配区连通,所述燃料入口与燃料供应机构相连,所述燃料供应机构供应混合燃料。它主要用于高速燃烧室防热减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