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退火的金属表面微沟槽辊压成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84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35806.7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退火的金属表面微沟槽辊压成形的方法,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结合退火的金属表面微沟槽辊压成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金属板材表面处理,退火,辊压微沟槽,实现金属板材表面微沟槽的辊压成形。本发明通过对金属板材表面施加机械力,使金属板材表面发生塑性形变,进而在金属板材表层累积大塑性应变,以对金属板材的微观组织进行调控,低温短时的退火后,表层组织完全再结晶而具有细小晶粒,金属内部组织由于应变小使得再结晶程度低,细化的晶粒占比小,大部分保持加工硬化状态,导致金属内部强度高于表层强度,即“外软内硬”的强度分布,表层金属由于晶粒小且屈服强度低而易于优先充填微沟槽型腔。

    一种仿生微纳自驱动蒸汽腔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8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1521956.2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微纳自驱动蒸汽腔及成形方法,其中,所述仿生微纳自驱动蒸汽腔包括外形相匹配的冷凝端上板和蒸发端下板,冷凝端上板沿中心周向自下而上设有带锥度且呈放射状圆周阵列分布的若干仿仙人掌针刺微结构单元,蒸发端下板中心设有蒸发面,沿蒸发面四周自下而上设有带锥度且呈线性阵列分布的若干蒸汽诱导微结构单元,在沿蒸发面四周自下而上的锥度面上均布有若干集液槽,集液槽上均布若干嵌入式球形支撑结构,冷凝端上板与蒸发端下板之间通过若干嵌入式球形支撑结构相连,蒸发端下板的外侧装有充液管。本发明无需任何疏水改性即可实现冷凝端液滴与蒸发端液滴自动向心运输,大幅加快蒸汽循环,进一步提高本蒸汽腔整体换热效果。

    一种沸腾传热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2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280873.9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沸腾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沸腾传热测试系统及方法。其中,一种沸腾传热测试系统,包括机架、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以及调节装置,机架上开设有定位腔,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平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平动机构设置在定位腔内,且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使用升降机构驱动第一加热装置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直至断开与第二加热装置的连接关系,再使用平动机构驱动第一加热装置由定位腔的中部运动到定位腔的端部,从而便于实验人员接触到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并对第一加热装置进行拆装,便于实验人员对第一加热装置中的试样进行更换,进而便于对多种微纳结构的试样进行更换和重复测试。

    一种纳米双内凹结构表面的制造方法、超疏油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7594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41648.7

    申请日:2023-12-28

    Inventor: 王迎珂 徐杰 苏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双内凹结构表面的制造方法、超疏油材料,属于功能性材料技术领域,制造方法包括:配制聚苯乙烯微球溶液;通过LB拉膜技术在二氧化硅层上形成聚苯乙烯微球阵列;进行等离子体刻蚀,形成聚苯乙烯微球掩膜板;对二氧化硅层进行刻蚀,在二氧化硅层上形成第一圆柱孔阵列;对硅层进行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刻蚀,使二氧化硅层形成悬臂结构;进行热氧化,在硅层中形成一层二氧化硅层;通过刻蚀去除第二圆柱孔阵列中圆柱孔底部的二氧化硅层,然后继续对硅层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形成纳米双内凹结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可大面积制备、成本较低,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可控的纳米双内凹结构表面,保证了疏油性能。

    一种石墨烯表面强化传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8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634978.X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表面强化传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材料与异丙醇混合均匀,形成带负电的石墨烯溶液;在所述石墨烯溶液中加入镁盐,制得混合溶液,其中,石墨烯材料与镁盐的重量比为1:5~3:1;将导电材料作为阴极,在混合溶液中进行电泳沉积,制得石墨烯表面强化传热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电泳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氢氧化镁和酯基使石墨烯材料和导电材料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并将其作为表面强化传热复合材料,能够提高相变传热性能;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表面强化传热复合材料中石墨烯材料是通过垂直取向的方式连接在导电材料表面,垂直取向连接的石墨烯材料能够减小相变传热起始核沸腾所需的过热度,并显著提高相变传热速率。

    一种飞秒激光近场增强加工辅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5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31755.7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秒激光近场增强加工辅助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进气阵列、第二进气阵列和加工平台,第一进气阵列和第二进气阵列均位加工平台上,第一进气阵列和第二进气阵列相对设置,且第一进气阵列和第二进气阵列之间形成飞秒激光加工区域;第一进气阵列和第二进气阵列均包括至少一个进气管、进气管支撑模块和微纳颗粒微管,且进气管和微纳颗粒微管分别位于进气管支撑模块的两侧,进气管和微纳颗粒微管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微纳颗粒微管靠近和远离进气管的一侧均设置有开口。本发明提供的飞秒激光近场增强加工辅助装置仅需要数量较少的微纳颗粒即可实现飞秒激光近场增强加工,节省材料,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每次加工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一种蒸发和冷凝共存的蒸汽腔可视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23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55298.6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腔可视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蒸发和冷凝共存的蒸汽腔可视化装置,包括加热模块、冷却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绝热底座、蒸发板、透明罩和冷凝板,所述透明罩的轴向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蒸发板、所述冷凝板相连接,所述透明罩、所述蒸发板和所述冷凝板围合组成用于注入工质液体的蒸汽腔;其中,工质液体从真空注液孔流入到蒸汽腔内,启动加热模块,工质液体被加热模块加热而蒸发,冷却模块为蒸汽提供冷凝条件,蒸汽上升到冷凝板处后冷凝成液滴回流到蒸汽腔中重新进行沸腾形成蒸发‑冷凝循环,通过透明罩使得蒸汽腔内的蒸发和冷凝过程被同时观察到,有利于扩大观察范围。

    用于大面积微结构成形的激光原位加热滚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40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83472.9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结构成形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用于大面积微结构成形的激光原位加热滚压设备及方法,包括:传送机构,用于将聚合物物料向前传送;激光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上方,所述激光加热装置用于向所述聚合物物料的上表面照射激光;滚压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前方,所述滚压装置的成形辊设置在所述聚合物物料的上方,所述成形辊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设定的微结构,所述成形辊用于滚压所述聚合物物料的上表面;以及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滚压装置的前方,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成形辊滚压过的所述聚合物物料。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结构加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微结构的大面积、大批量的生产需求的问题。

    一种超浸润铝合金表面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4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8226.7

    申请日:2022-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浸润铝合金表面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超浸润铝合金表面微纳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铝合金材料放入模具中,成形出具有微结构的铝合金板坯,其中,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底端设有适于成形出所述微结构的结构体,所述第二模具适于放置所述铝合金材料;利用高压水热法在所述铝合金板坯的微结构表面制备纳米结构,得到超浸润铝合金表面微纳复合结构。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获得的微纳复合结构可以实现超浸润(超亲水、超疏水)性能,并且制备的微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可以保护更小尺度纳米结构,超浸润性能稳定,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