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交索网的烟塔合一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78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035057.7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一种斜交索网的烟塔合一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将烟囱与空冷塔结合,烟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在空冷塔的中心,空冷塔采用张拉结构,外侧铺设结构膜材。施工采用地面拼装,然后吊装到一定高度,通过斜索将其固定在混凝土烟囱上。在双曲结构索下部张拉至结构达到一定刚度,为使烟囱保持一定的受压稳定,在烟囱的中部设置拉索与基础锚固。本发明通过将烟囱与空冷塔结合,实现了柔性材料建造空冷塔的可能,可在现场拼接张拉;采用地面拼装后吊装方式,有效减少了高空作业;可有效节约烟囱建筑用地,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现场湿作业;结构膜材自重轻,可以实现更高的高度,烟囱为索网提供侧向支撑,可抵抗更大的风吸荷载。

    一种整体张拉的烟塔合一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27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033040.8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一种整体张拉的烟塔合一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将烟囱与空冷塔结合,烟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在空冷塔的中心,空冷塔采用张拉结构,外侧铺设结构膜材。施工采用地面拼装,然后吊装到一定高度,通过斜索将其固定在混凝土烟囱上。在双曲结构索下部张拉至结构达到一定刚度,为使烟囱保持一定的受压稳定,在烟囱的中部设置拉索与基础锚固。本发明通过将烟囱与空冷塔结合,实现了柔性材料建造空冷塔的可能,可在现场拼接张拉;采用地面拼装后吊装方式,有效减少了高空作业;可有效节约烟囱建筑用地,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现场湿作业;结构膜材自重轻,可以实现更高的高度,烟囱为索网提供侧向支撑,可抵抗更大的风吸荷载。

    提升古建筑砖柱稳定性装置的全过程水平承载力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945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936110.4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古建筑砖柱稳定性的装置及其承载力确定方法,古建筑包括砖柱和砖柱顶部的木梁,该提升古建筑砖柱稳定性的装置包括:U形卡、拉索、锚固件和销轴;其中,砖柱的两侧均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拉索,拉索的一端通过销轴与位于木梁内侧下方的锚固件铰接,拉索的另一端绕过砖柱顶部并放置于木梁上的U形卡中,对拉索施加预拉力后,拉索的另一端与位于木梁外侧下方的锚固件固定铰接,锚固件固定于与古建筑不相关的结构上;U形卡设置在木梁的顶部,并依靠拉索施加预拉力对U形卡产生压力以与木梁贴紧。本发明的装置既不破坏原有古建筑砖柱结构,同时又能够提升原有结构水平承载能力,实现了对文物建筑修缮保护最小干预且可逆的原则。

    考虑施工应力的大跨度预应力钢桁架结构安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58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30796.4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施工应力的大跨度预应力钢桁架结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大跨度预应力钢桁架结构进行设计、建造,并使用全过程仿真分析计算,其中,利用空间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计算包括:第一分析过程、第二分析过程以及第三分析过程;步骤S2.分别提取第一、第二、第三分析过程中全部结构杆件的计算结果;步骤S3.基于步骤S2的计算结果,对结构杆件承载全过程的安全性进行量化评定并采取加强措施;步骤S4.重复步骤S1~S3,直至所有结构杆件应力比满足γFi≤γlimit;以及步骤S5.评估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一种机械式检测文物防震装置力学参数的设备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281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11471.6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检测文物防震装置力学参数的设备及测试方法,该设备包括:端部支架、装置拉杆、支撑杆、顶推杆以及传感器;端部支架竖直设置,端部支架的下端与防震装置下板固定连接,并通过预留接口与装置拉杆、支撑杆相连接,端部支架的顶端与防震装置上板齐平,且端部支架的顶部装载有顶推杆和传感器,传感器与顶推杆固定连接,并且与防震装置上板接触连接。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在防震装置安装现场简易、快捷地检测记录防震装置产品的力学性能的设备,便于工程师校核防震装置产品的性能参数,提升了产品合格率,确保文物的防震安全性。

    一种抗拔的盆式柱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961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711511.7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抗拔的盆式柱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层钢柱和下层钢柱;上层钢柱的底部设置有榫头,榫头的底面为向下凸起的凸曲面;榫头的竖向侧壁上、沿环向间隔开设有一组穿孔,在穿孔中对应设置有弹块;榫头内设置有用以将弹块弹出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与弹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下层钢柱的顶部设置有与榫头相适应的榫槽;榫槽底面为与榫头底面相适应的凹曲面;榫头插接在榫槽中,且榫头的顶部超出榫槽的顶部,榫头上的弹块位于榫槽中;榫槽的顶部内侧、位于弹块上方的位置处沿环向通长设置有水平的卡边,并且卡边与榫头之间留有间距。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连接装置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效率低和抗震性能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附加外墙水平刚度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6147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10532718.8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的附加外墙水平刚度的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该体系包括核心筒、外框架柱、外框架梁和外墙板。外墙板的底部和顶部两侧沿外墙板的厚度方向均部分开设有第一槽口,外墙板的两侧与相邻两层的外框架梁之间均设有刚度可调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摩擦片、连接角钢和预紧力螺栓,摩擦片卡入第一槽口中。连接角钢的竖板贴合设置在外墙板的两侧并且其竖板上开设有水平向长圆孔,连接角钢的水平板与外框架梁的翼缘板可拆卸连接。预紧力螺栓穿过水平向长圆孔和摩擦片并与外墙板连接,进而将外墙板与外框架梁可拆卸连接。该体系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化设计目标。

    一种斜置轨道的文物防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519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02717.9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一种斜置轨道的文物防震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上板、上轨道、下板、下轨道以及双向卡槽块,上轨道沿同一方向平行间隔连接在上板的下侧表面,下轨道沿另一方向平行间隔连接在下板的上侧表面,上板与下板也上下平行设置,上轨道与下轨道空间成角度设置;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的所成角度和上轨道与下轨道的所成角度相适应,上轨道与下轨道的空间交叉位置处保证至少每道轨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双向卡槽块为准。本发明提高了装置的装配效率,为防震装置的轨道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利于提升防震装置的隔震效果,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装配式柱杵连接的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960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711847.3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柱杵连接的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包括至少两层沿竖向叠放的钢框架结构;竖向相邻的两层钢框架结构的钢柱均在与下层的楼板连接处断开,相邻两层钢框架结构之间柱杵连接;在下层钢框架结构中的每根钢柱顶部设置有榫槽;榫槽的底面为向下凹陷的凹曲面,在榫槽的顶部设置有卡边;在上层钢框架结构中的钢柱底部设置有榫头,榫头的底面凸曲面;上层钢柱底部的榫头对应插接在下层钢柱顶部的榫槽中,榫头与卡边之间留有间距,榫槽的顶部与上层钢柱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榫头的竖向侧壁上设有弹块;榫头内部设置有将弹块弹出的弹性构件。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装配钢结构建筑节点结构复杂、施工效率、耗散地震能量性能差和抗震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承载无关型三维摆式防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778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5880.2

    申请日:2020-05-19

    Abstract: 一种承载无关型三维摆式防震装置,自上而下包括盖板、上下限位板和底板,盖板底面设球冠状曲面;上限位板顶板上安装万向滚轮,底面上对应万向滚轮的位置设置有竖向减震模块,竖向减震模块与底板固连形成固定组合体;下限位板上设竖向短柱,其与盖板固连形成移动组合体;承载物置于盖板上,当受震动时,固定组合体是相对底部支撑面保持不动,移动组合体相对固定组合体发生位移,万向滚轮在原位置自由运动并依靠重力场作用回归原始平衡位置。本发明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可靠,装置动力特性仅与装置本身构造尺寸有关,可以满足任意承载条件下的防震/振保护需求,在平面内任意方向自由平动同时可防止竖向脱离,适用于高价值物品的防震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