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760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3006.3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隧道模块、应用监控模块及移动终端安全接入系统,包括相互通信的移动终端和内网应用服务器,还包括通信隧道模块和应用监控模块,所述移动终端和内网应用模块之间通过通信隧道模块进行信息传输;所述通信隧道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接入到内网应用服务器之前进行安全认证以及在接入后对重要数据的传输进行加密;所述应用监控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中所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监控。优点:本发明将用户设备中所安装的应用程序进行严密监控,构建移动终端安全接入体系,解决了传统移动终端数据传输隐患,且移动应用分发风险等问题,此外,采用了特殊的通信连接通道,确保了移动终端远程接入全过程的安全,更适合于实际的电网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9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25532.6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终端智能运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涉及电网技术领域,该方法为:获取终端设备的状态检测数据以及中心服务器下发的知识图谱生成模型;基于状态检测数据对知识图谱生成模型进行训练,并获取知识图谱生成模型在训练过程的损失函数梯度数据;将损失函数梯度数据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以使中心服务器基于损失函数梯度数据训练全局知识图谱生成模型;获取终端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并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以通过全局知识图谱生成模型确定实时运行数据对应的异常状态检测结果以及电力物联终端状态运维知识图谱。本发明提高了电力物联终端异常状态检测的准确性,提升了电力物联终端智能运维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0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083463.3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Q50/22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其包括:获取目标时间段内的总电器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预构建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模型中进行负荷辨识获取辨识结果;由于分钟级电表数据采集频率较低,增加了捕捉居民用电负荷特征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最终的负荷辨识结果。通过引入家用电器物理特征和居民用户社会特征,结合门控机制和注意力机制,增强从分钟级电表数据中分析和挖掘居民用电负荷特征的能力,提升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在分钟级数据上的辨识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667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300866.3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请求与服务质量驱动的边缘资源调度方法及应用,应用于无服务器计算集群,该无服务器计算集群包含多个边缘节点,每个边缘节点包含多个服务实例,该方法具体包括:查询边缘节点上所有服务实例的服务状态,以确定是否发出告警信息;若是,基于边缘节点上所有服务实例的服务状态和时延敏感程度,确定优先级队列,其中,优先级队列中包括资源使用量大于申请量、且实时并发请求数量大于0的服务实例,优先级队列中的服务实例具有优先级信息;基于优先级信息,调整优先级队列中服务实例的并发请求数量上限。该方法能够适应不同服务实例需要不同的资源量上限的情况,同时也能够适应不同服务的请求对于时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902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276213.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9/50 , G06N3/042 , G06N3/084 , H04L41/14 , H04L41/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缘节点负载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边缘节点拓扑关系图确定当前边缘节点的邻近边缘节点,并采集当前边缘节点的特征及邻近边缘节点的特征;采用已训练好的图神经网络模型对当前边缘节点的特征及邻近边缘节点的特征进行加权求和,以计算获取当前边缘节点在未来预定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值。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边缘节点负载预测方法及装置,综合考虑了边缘节点的特征及邻近边缘节点的特征,即便对于具有多边缘节点的复杂拓扑结构,依然能够给出更加准确的负载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1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445743.0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 H04L9/40 , H04L69/16 , H04L67/1095 , H04L6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太网网关的拟态化改造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接收到的数据利用分发器分别转发至以太网网关中各异构处理器的应用协议栈中;利用各应用协议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分别转发至拟态表决器,由拟态表决器输出判决结果;当基于所述判决结果发现某应用协议栈被攻击,则利用动态重构器基于未被攻击的应用协议栈进行多维动态重构,恢复被攻击的应用协议栈的正确性,同时利用未被攻击的应用协议栈保证以太网网关的正常运行。本发明能够更好防御一些未知漏洞和后门的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9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927499.6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形化建模的电力边缘物联代理边缘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过程:获取界面上根据边缘计算的业务需求编排的不同类型节点及其配置参数;根据各节点的配置参数,将各节点转换成对应的函数,所有节点对应的函数构成脚本程序;加载脚本程序生成边缘计算实例;执行边缘计算实例获得边缘计算结果。本发明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图形化的方法在电力边缘物联代理上构建、执行边缘计算任务,提高在电力边缘物联代理上开发边缘计算的效率,降低开发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61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0961959.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L67/56 , H04L67/567 ,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代理方法,边缘物联代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分层架构,运用Docker容器技术实现微服务,并提MQTT基础微服务进行框架的通信交互;电力信息采集设备和APP将数据报文按照APP接入微服务device‑mqtt中物模型文件定义的字段和格式发布到MQTT的指定topic,实现APP接入;接入后数据在框架内进行边缘计算处理,经过各微服务层级上送,最终导出到proxy微服务,规定与物联管理平台的MQTT交互协议,实现边缘框架的物联代理功能,贯通整个电力物联网的上下交互,形成统一的边缘物联代理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0396029.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16Y10/35 , G16Y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管理平台动态资源扩展方法,从动态扩展Kafka集群内连接单元数,动态扩展集群节点数和主题消息分区,动态扩展集群内微服务数量和动态扩展kubernetes集群环境,四个阶段分级进行动态资源扩展,实现电力物联管理平台过度资源调配和显式资源管理负担的相对解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分配效率,可以做到对系统资源的精确分配,避免平台资源的过度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3094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820600.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量化差异的异构执行程序集合构成方法及装置,将同一源代码通过异构的方式编译生成N个异构执行程序,N为大于0的整数,并将N个异构执行程序构建成异构执行程序池。根据原始可执行程序与异构执行程序的差异值、两两异构执行程序的差异值和原始可执行程序与异构执行程序的损耗值,求解异构执行程序安全模型的最大值,获得异构执行程序个数m,从异构程序池中选取m个异构执行程序构建异构执行程序集合。本发明提高了异构执行体的安全接入网关的安全性,对于分析利用拟态防御理论对电力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进行内生安全改造的效果具有关键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