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5951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394351.4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IPC: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261/12 , C07D261/14 , A61P29/00 , A61P25/18 , A61P25/24 , A61P25/28 , A61P25/36 , A61P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13/12 , C07D261/12 , C07D261/14 , C07D4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的异恶唑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所述异恶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中枢神经疼痛以及炎症疼痛的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异恶唑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新颖,具有高活性,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的sigma1受体配体。所述sigma1受体为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例如精神分裂、抑郁症)、可卡因成瘾及镇痛的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00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10156539.5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拉司酮合成中5,10-α环氧异构体的高效分离和循环利用方法。5α,10α-环氧化物是特拉司酮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制备高纯度5,10-α环氧异构体是整个质量体系控制的关键。本发明首次使用溶剂打浆的方式高效分离了5,10-α异构体,含量可达99%,收率65%。更有意义的是,分离5,10-α-异构体后的母液中两种环氧异构体的混合物再经还原、消除反应即可重新返回至原料17β-氰基-17α-三甲基硅氧基-13β-甲基甾烷-5,9-二烯-3,3-(亚乙二氧基),显著提高原料的利用效率,具规模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26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375797.2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化学领域。具体通过在基底材料上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减反射结构,并通过铜颗粒远程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直接在减反结构上可控生长高质量石墨烯,获得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此方法制备的新型复合透明导电薄膜,一方面保持了石墨烯本身的高导电性和高光学透过率、且化学性质稳定、柔韧好、导热性好、原料成本低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与减反结构的复合,有效地减少太阳光在导电膜表面的反射损失,实现复合薄膜的高透光性和高导电性,制备的材料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窗口电极材料应用到光伏、导电等诸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3236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510120796.9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307/71 , C07D333/44 , C07D307/6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兰胺/香兰醇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香兰胺/香兰醇化合物以其良好的抗菌活性,适合于尤其是对于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26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75797.2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 H01L31/1884 , H01L31/02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化学领域。具体通过在基底材料上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减反射结构,并通过铜颗粒远程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直接在减反结构上可控生长高质量石墨烯,获得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此方法制备的新型复合透明导电薄膜,一方面保持了石墨烯本身的高导电性和高光学透过率、且化学性质稳定、柔韧好、导热性好、原料成本低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与减反结构的复合,有效地减少太阳光在导电膜表面的反射损失,实现复合薄膜的高透光性和高导电性,制备的材料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窗口电极材料应用到光伏、导电等诸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098526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113916.3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271/107 , A61K31/4245 , A61K31/5377 , A61K31/496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酰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以氨基物II与取代脂肪酸III缩合得到酰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酰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I在制备治疗II型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为非AMP结构类型,能减小副作用风险,既在分子水平上明显抑制FBPase,又在细胞水平上显著抑制葡萄糖生成,细胞活性更好,成药性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04098526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3916.3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271/107 , A61K31/4245 , A61K31/5377 , A61K31/496 , A61P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7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酰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以氨基物II与取代脂肪酸III缩合得到酰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酰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I在制备治疗II型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化合物为非AMP结构类型,能减小副作用风险,既在分子水平上明显抑制FBPase,又在细胞水平上显著抑制葡萄糖生成,细胞活性更好,成药性更佳。
-
-
公开(公告)号:CN10175975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00993.1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
IPC: C07J63/00
Abstract: 一种桦木酮酸(Betulonic acid)的制备方法,属有机化学合成的技术领域。白桦脂醇经氧化剂2-碘酰基苯甲酸(2-Iodoxybenzoicacid,IBX)氧化,得桦木酮醛,收率为90%;桦木酮醛经四丁基高锰酸铵盐(Bu4NMnO4)进一步氧化,得产品桦木酮酸,收率为95%;两步反应的总收率85.5%,远高于背景技术的收率。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易于得到、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环境友好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点。桦木酮酸具有抗肿瘤、抗疱疹病毒和免疫促进等作用,同时它也是制备白桦脂酸的重要中间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167720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59609.2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桦木酮酸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先将桦木酮酸和二溴代麦尔多姆酸加入无水乙醚中,室温搅拌4小时,纯化;再加入硫代乙酰胺与无水乙醇,回流反应12小时,反应液浓缩后萃取,合并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蒸去有机溶剂后粗产品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桦木酮酸衍生物I。本发明通过对天然产物桦木酮酸进行结构改造,在C2,C3位引入并杂环,高效合成了新型的桦木酮酸衍生物,合成方法简便,且通过结构改造,显著增强了该类化合物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