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司酮合成中环氧异构体的高效分离和循环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0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10156539.5

    申请日:2016-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拉司酮合成中5,10-α环氧异构体的高效分离和循环利用方法。5α,10α-环氧化物是特拉司酮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制备高纯度5,10-α环氧异构体是整个质量体系控制的关键。本发明首次使用溶剂打浆的方式高效分离了5,10-α异构体,含量可达99%,收率65%。更有意义的是,分离5,10-α-异构体后的母液中两种环氧异构体的混合物再经还原、消除反应即可重新返回至原料17β-氰基-17α-三甲基硅氧基-13β-甲基甾烷-5,9-二烯-3,3-(亚乙二氧基),显著提高原料的利用效率,具规模化应用前景。

    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7026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375797.2

    申请日:201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化学领域。具体通过在基底材料上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减反射结构,并通过铜颗粒远程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直接在减反结构上可控生长高质量石墨烯,获得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此方法制备的新型复合透明导电薄膜,一方面保持了石墨烯本身的高导电性和高光学透过率、且化学性质稳定、柔韧好、导热性好、原料成本低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与减反结构的复合,有效地减少太阳光在导电膜表面的反射损失,实现复合薄膜的高透光性和高导电性,制备的材料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窗口电极材料应用到光伏、导电等诸多领域。

    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7026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75797.2

    申请日:201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H01L31/1884 H01L31/02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化学领域。具体通过在基底材料上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减反射结构,并通过铜颗粒远程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直接在减反结构上可控生长高质量石墨烯,获得减反结构与石墨烯复合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此方法制备的新型复合透明导电薄膜,一方面保持了石墨烯本身的高导电性和高光学透过率、且化学性质稳定、柔韧好、导热性好、原料成本低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与减反结构的复合,有效地减少太阳光在导电膜表面的反射损失,实现复合薄膜的高透光性和高导电性,制备的材料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窗口电极材料应用到光伏、导电等诸多领域。

    一种桦木酮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9759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00993.1

    申请日:2010-01-26

    Abstract: 一种桦木酮酸(Betulonic acid)的制备方法,属有机化学合成的技术领域。白桦脂醇经氧化剂2-碘酰基苯甲酸(2-Iodoxybenzoicacid,IBX)氧化,得桦木酮醛,收率为90%;桦木酮醛经四丁基高锰酸铵盐(Bu4NMnO4)进一步氧化,得产品桦木酮酸,收率为95%;两步反应的总收率85.5%,远高于背景技术的收率。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易于得到、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环境友好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点。桦木酮酸具有抗肿瘤、抗疱疹病毒和免疫促进等作用,同时它也是制备白桦脂酸的重要中间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