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5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8550.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大眼瞳箱全息近眼显示装置,包括结构光多角度照明模块、分束器、空间光调制器、目镜、眼动跟踪系统、控制系统等,通过结构光调制器件将不同角度的平行光分束后,共同以相应的间隔照明空间光调制器,经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计算全息图调制并衍射,衍射的图像光经过目镜会聚形成不同的视点供人眼观看,从而达到扩展眼瞳箱的目的,并且当人眼瞳孔位置变化时,通过控制系统渲染后在不同视点都能够看到该视点对应的三维场景,多个视点可同时显示不同的三维场景,拓展观看者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0753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04468.3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层透明背光板的增强现实近眼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包括眼动追踪装置,透明背光板,透明背光板上分布有呈阵列排布的发光点源,用于控制透明背光板上的各个发光点源的驱动系统、微显示器件和总控制器。本发明通过总控制器计算加载到微显示器件的相应图像,在不同深度聚焦平面上的图像与真实场景相融合,使人眼瞳孔运动过程中始终能看到增强现实式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增强现实近眼显示,有效解决了近眼显示装置中的辐辏调节冲突及视场角过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87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93246.0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A61G5/04 , A61G5/10 , A61B5/372 , A61B5/375 , A61B5/378 , A61B5/384 , A61B5/386 , A61B5/00 , G06F18/241 , G06F18/2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R的SSVEP‑MI控制及康复训练轮椅,包括电动轮椅,还包括:脑电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SSVEP脑电信号和/或MI脑电信号;AR引导模块,用于显示以诱发SSVEP脑电信号和引导MI脑电信号的刺激引导界面;算法模块,用于获取所述SSVEP脑电信号和MI脑电信号,分别对所述SSVEP脑电信号和MI脑电信号进行识别,基于识别结果产生显示信息,并产生针对所述刺激引导界面的显示控制指令和/或针对所述电动轮椅的行动控制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兼顾康复训练和运动控制的需要、可靠性高、提升脑控轮椅的应用范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453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222302.8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3/01 , G06K9/00 , B25J9/16 , G06N3/04 , G06N3/08 , G06T7/73 , G06V10/764 , G06V10/82 , A61F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脑控移动抓取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本系统由信息采集模块经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移动与抓取模块构成。在信息采集模块中,通过脑电帽采集由患者注视人机交互界面诱发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电信号,同时,通过深度相机实时采集图像的RGB‑D信息。采集的脑电信息在脑电信号处理单元中经过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解码出患者的意图,并将意图转化为控制指令;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图像识别与定位单元得到目标的种类与位姿。移动与抓取模块中机器人移动单元接收到启动指令后移动到目标区域;机械臂抓取单元会订阅带有抓取位姿信息的话题,在接收到抓取指令后自主抓取患者指定物品,最终帮助肢体功能障碍人士获取日常生活物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14503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42142.2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2B2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场扫描拼接的大视场角高分辨全息近眼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该全息近眼显示装置包括点光源、准直透镜、反射镜、反射镜旋转系统、分束器、空间光调制器、中继光学系统、总控制器。或者包括点光源移动平台、准直透镜、平台移动控制系统、分束器、空间光调制器、中继光学系统、总控制器。本发明通过旋转反射镜或移动点光源即可改变入射到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平行光的方向,使不同角度入射的全息图通过中继光学系统精确地会聚到人眼所在的位置,在保证出瞳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连续扫描来增加观看图像的可视角度范围以及图像分辨率,采用视场角连续扫描的方法同时实现大视场角和大出瞳的高分辨全息近眼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514503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40456.9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2B2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源阵列的大视场角高分辨全息近眼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光源阵列、透镜、分束器、空间光调制器、中继光学系统、光源阵列控制器、空间光调制器驱动器以及总控制器。光源阵列中不同位置点光源发出的光线被透镜准直成不同角度的平行光照明空间光调制器,经空间光调制器上的计算全息图调制并衍射,衍射的图像光通过中继光学系统会聚到出瞳位置供人眼观看。本发明在保证出瞳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时序依次点亮不同位置点光源来增加观看图像的可视角度范围以及图像分辨率,采用视场角分时扫描的方法同时实现大视场角和大出瞳的高分辨全息近眼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4748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069274.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韶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的抑郁症辅助诊断的信息分析及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脑电帽、信号放大器、VR设备、多参数同步器和用户终端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包括用户交互界面、采集软件、脑电数据库、脑电图数据预处理单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离线解码建模单元和基于CNN的在线识别单元。本发明使用基于CNN的在线识别单元辅助医生对使用者进行辅助诊断数据分析,提供客观的辅助诊断数据分析结果。同时给使用者提供VR辅助康复训练设备,脑电与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结合,从而达到对使用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使用者相关脑电数据会累加保存在数据库中,基于累积的数据库开发基于CNN的离线解码建模单元进行重新建模,提高模型准确性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71569.6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SVEP+MI脑机接口的脑卒中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本系统包括:电脑(1)、脑电帽(2)、机械臂(3)、AR眼镜(4)、电刺激反馈仪(5)、康复气动手(6)、SSVEP刺激界面(7)、SSVEP在线训练单元(8)、MI交互界面(9)、MI离线训练单元(10)、MI在线训练单元(11)。本方法包括:第一阶段康复训练采用SSVEP脑机接口结合AR和机械臂,通过FBCCA算法解码SSVEP‑EEG,能帮助患者表达意图和辅助生活,同时可训练患者的注意力及认知能力,为第二阶段的康复训练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康复训练采用MI脑机接口结合AR和康复外设,通过FBCSP算法解码MI‑EEG,多种反馈方式可形成闭环康复回路,修复外部肢体和大脑之间的功能控制连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147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20305.5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的多阶段渐进式目标识别训练系统及方法。本系统包括脑电帽、信号放大器、电脑、训练系统界面和P300解码单元,由专业人员帮助训练人员戴好脑电帽,打开训练系统界面,根据需要进入不同的训练界面,训练开始后,训练人员注视显示界面,界面随机显示目标图片与非目标图片,脑电帽采集训练人员此时的脑电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器的放大后,传输给P300解码单元进行解码,解码成功后,解码结果用于判断训练人员是否识别了目标图片,进而计算识别率,对工作人员的识别能力做出评估。本发明给从事人机混合微小目标图像识别工作提供了方便,从P300脑电数据角度评估工作人员的识别能力,为选拔优秀的人工识别专业人员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716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10189.X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VEP脑控机械臂抓取的生活辅助系统与方法,本系统包括脑电帽、电脑、意图表达界面、SSVEP解码单元和机械臂。本发明方法是:首先由专业人员帮助使用者佩戴好脑电帽,其次打开电脑端的意图表达界面,在意图表达界面出现刺激闪烁时,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注视意图表达界面上的相应区块,脑电帽采集使用者此时的脑电信号,传输给电脑端的SSVEP解码单元,通过预处理和FBCCA算法进行解码,解码结果转换成控制指令发送给机械臂,机械臂执行控制指令,依据规划路径抓取相应物品,从而达到辅助使用者日常生活的目的,特别是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体更更多生活上的便利和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