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氏二极管制造方法以及耿氏振荡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50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610068178.5

    申请日:1999-04-28

    Abstract: 在半导体基板上依次层叠有第1半导体层、活化层和第2半导体层的耿氏二极管,具有设于第2半导体层上的对活化层施加电压用的第1、第2电极、从该第1电极周围向着第2半导体层和活化层切入并将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2半导体层和活化层作为起耿氏二极管作用的区域划分出来的凹部。因为起耿氏二极管作用的区域划定是通过将形成于该区域上部的电极层作为掩模的自配合的干法刻蚀进行的,故能减少其特性差异。并公开了其制造方法和安装结构及NRD波导耿氏振荡器。

    电子电位器
    8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5534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510109979.7

    申请日:2005-09-21

    Inventor: 杉本芳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24 H03G1/0088

    Abstract: 电子电位器,减少开关接通电阻造成的误差。由输入端连接在信号输入端子1上的第1衰减器2、连接在第1衰减器2的输出端和输出缓冲器8的输入端之间的第1开关S1、第2衰减器3、连接在该第2衰减器3的输出端和输出缓冲器8的输入端之间的第2开关S2、串联连接在信号输入端子1上的三个衰减器4、5、6、连接在该3个衰减器的各输出端和上述第2衰减器3的输入端之间的切换器7构成。切换器7由一端连接在上述三个衰减器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上述第2衰减器3的输入端的电阻和开关的三个串联电路(R1和S3、R2和S4、R3和S5),以及串联连接在该串联电路的另一端与接地之间的电阻和开关的一个串联电路(R4和S6)构成。

    磁控管
    8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17730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03160118.9

    申请日:2003-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B9/10 H01J23/10 H01J25/587

    Abstract: π-1模式等寄生振荡是磁控管中特别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寄生振荡,即使不配置滤波器也能够抑制寄生辐射的磁控管。本发明的磁控管,在圆柱形的阳极壳体11的内周壁上设置多个叶片12形成了阳极1,叶片的前端12a朝向阳极壳体11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中心部分设置阴极2。设置一组极片4用于为叶片前端12a与阴极2相对的作用空间3施加磁场。极片中至少有一个,在大于从叶片前端12a开始该叶片长度L的1/3的范围内,叶片侧端12b与极片前端的间隔B小于等于0.015λ(λ是磁控管的振荡波长)。

    电子电位器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0142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510109979.7

    申请日:2005-09-21

    Inventor: 杉本芳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24 H03G1/0088

    Abstract: 电子电位器,减少开关接通电阻造成的误差。由输入端连接在信号输入端子1上的第1衰减器2、连接在第1衰减器2的输出端和输出缓冲器8的输入端之间的第1开关S1、第2衰减器3、连接在该第2衰减器3的输出端和输出缓冲器8的输入端之间的第2开关S2、串联连接在信号输入端子1上的三个衰减器4、5、6、连接在该3个衰减器的各输出端和上述第2衰减器3的输入端之间的切换器7构成。切换器7由一端连接在上述三个衰减器的输出端上,另一端连接在上述第2衰减器3的输入端的电阻和开关的三个串联电路(R1和S3、R2和S4、R3和S5),以及串联连接在该串联电路的另一端与接地之间的电阻和开关的一个串联电路(R4和S6)构成。

    声信号处理方法与装置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28890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87901.X

    申请日:2005-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S1/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明确声像的定位,减小相位频率特性的干扰,即使是在扬声器的间隔狭窄时也能察觉出声像在扬声器外侧的明确定位。将从L-R信号取出了低频分量的信号与L+R信号相加,作为L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将从R-L信号取出了低频分量的信号与L+R信号相加作为R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使R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延迟,除去低音区与高音区,以预定放大率放大的信号作串音消除用,从L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减去,作为L侧输出信号;使L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延迟,除去低音区与高音区,以预定放大率放大的信号作串音消除用,从R侧差分信号增强信号减去,作为R侧输出信号。

    环绕声再生电路
    8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8997C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02107540.9

    申请日:2002-03-15

    Inventor: 杉本芳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S1/00

    Abstract: 一种环绕声再生电路,包括第一加法器,用于产生被输入的L信号和R信号的差信号,连接到第一加法器输出侧的低通滤波器,以及第二和第三加法器,用于把作为环绕声信号的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与L信号和R信号以彼此反向的相位关系混合起来。在频带20Hz到20KHz的频带内减少了相位的变化且定位能够变得确定,而且,减少了刺耳的高通成分。于是,能够实现具有自然扩展的环绕声效果。此外,还能够降低所需的电容器数目。

    阵列天线通信装置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4684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8472.0

    申请日:2004-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多个天线来控制收发天线方向图的通信装置。在采用RLS算法对双向矢量调制器的加权矢量进行运算的场合下,缩短RLS算法的收敛时间。在每个天线(单位天线)12中设置收发所共用的双向矢量调制器22以及不被共用的非共用电路部24。有关非共用电路部24,按照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进行调整,使相位特性·振幅特性成为在天线间确定的常数倍。自适应处理部30采用下述加权矢量对双向矢量调制器22进行控制,该加权矢量是由对以往RLS算法的一部分进行改进后的修正RLS算法计算出的。通过采用修正RLS算法,与以往的RLS算法相比可以减少至满足指定收敛条件的运算次数。

    阵列天线通信装置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51529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3200.1

    申请日:200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天线通信装置,进行更简单且高精度的传输路径推定。阵列天线通信装置(10)的接收电路包含:接收信号分离电路,在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时,根据来自多个天线的信号,分离来自多个终端中特定终端的信号;和接收传输路径平均电路,在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时,根据作为对来自多个天线的信号采样的信号时间差的时间差分信号,将来自特定终端的传输路径平均,另外,发送电路包含:发送传输路径设定电路,根据接收传输路径平均电路的平均结果,设定对发送信号进行发送时的传输路径;和发送方向性控制电路,根据发送传输路径设定电路的设定结果,更新对发送信号进行发送时的天线方向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