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1919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096099.8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福建省东锅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铁厂余能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高炉煤气锅炉、背压式汽轮机、余热锅炉、蒸汽混合器及凝汽式汽轮机;高炉煤气锅炉的锅炉高压输出管与背压式汽轮机的进汽端联通;余热锅炉的锅炉低压输出管与蒸汽混合器的进汽端联通;背压式汽轮机输出的低压过热蒸汽经汽轮机低压过热蒸汽输出管与蒸汽混合器的进汽端联通;蒸汽混合器排出蒸汽混合器内低压过热蒸汽进入凝汽式汽轮机,凝汽式汽轮机的蒸汽输出端与凝汽器的进汽端连接,凝汽器的具有凝结水管,所述凝结水管经给水管与余热锅炉及高炉煤气锅炉连接;本发明余热回收发电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164957.4
申请日:2018-10-07
Applicant: 联合瑞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供热供汽深度热电解耦的增汽机系统,包括主蒸汽管道、汽轮机高压缸、解耦分流管道、增汽机解耦系统、锅炉再热器、汽轮机中压缸;电厂主蒸汽管道与解耦分流管道相连接;解耦分流管道与增汽机A和增汽机B的动力蒸汽入口相连,高压缸排汽管道与增汽机A的抽吸汽口相连,增汽机A和增汽机B的排汽管道与再热器的冷端入口相连;再热器热端出口排出的再热蒸汽分成两路;其中一路与增汽机B的抽吸汽口相连;再热器热端出口排出的另一路蒸汽通过中压缸进汽管道与汽轮机中压缸相连接;系统和设备改动量小,改造周期短,风险小,投资少;供热系统各设备蒸汽运行参数匹配合理;适用于保证供热和工业供汽的前提下,深度热电解耦。
-
公开(公告)号:CN109296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857594.6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常州市新港热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汽轮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属于发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个锅炉与一个汽轮发电机;其中多个锅炉的蒸汽出口管路都与蒸汽母管联通;汽轮发电机一端连接蒸汽母管,另一端连接排汽管;排汽管联通多个排汽分支管,每个排汽分支管与一个锅炉的再热管联通;一种锅炉汽轮发电方法利用锅炉汽轮发电装置。本发明减少工厂建设时所需的汽轮发电机的台数、减少了空载损耗、降低了投资成本;汽轮发电机可以选择连接的锅炉的数量和锅炉的位置、提高了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56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580033602.X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西门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启动蒸汽轮机系统(1)的方法,所述蒸汽轮机系统具有:蒸汽发生器(2);与蒸汽发生器(2)连接的蒸汽轮机(3),所述蒸汽轮机包括至少两个涡轮级(4,5,6),所述涡轮级在启动蒸汽轮机系统(1)的时间点具有不同的初始温度;与蒸汽轮机(3)连接的冷凝器(7);和由蒸汽轮机(3)驱动的消耗器(10),其中借助于在蒸汽发生器(2)中产生的蒸汽启动蒸汽轮机(3),其中仅运行较低初始温度的涡轮级(5,6),直至达到在蒸汽发生器(2)中产生的蒸汽的预定温度,所述预定温度至少满足较高初始温度的涡轮级(4)的温度要求,以及从达到预定温度起才接入较高初始温度的涡轮级(4)。
-
公开(公告)号:CN10848795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097169.1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文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蒸汽参数提升的煤气增效利用系统及方法,包括原有动力系统和新建发电系统,原有动力系统包括原有煤气锅炉和原有汽轮机,新建发电系统包括新建第一汽轮机、新建第一发电机和至少一个煤气发电单元,煤气发电单元包括新建煤气锅炉、新建第二汽轮机、新建第三汽轮机、新建第二发电机、再热器和除氧器,新建煤气锅炉蒸汽出口与新建第二汽轮机进汽口连通,新建第二汽轮机排汽口与再热器进汽口连通;再热器设置在新建煤气锅炉烟道中,再热器出汽口分别与原有汽轮机进汽口、新建第一汽轮机进汽口和新建第三汽轮机进汽口连通;新建第三汽轮机排汽口与除氧器蒸汽进口连通,除氧器出水口与新建煤气锅炉进水口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74382.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50/44 , Y02T50/56 , B64D13/06 , B64D13/08 , B64D2013/0614 , B64D2013/0648 , F01K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机载吊舱的中间再热式涡轮冷却器系统,通过采用中间再热循环显著提高系统效率。系统包括进气系统、一级涡轮、二级涡轮、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压气机、排气系统。该系统利用飞机飞行过程中冲压空气作为动力源,经过两级涡轮膨胀降温后对通过原表面换热器对电子舱内空气进行冷却。该系统采用中间再换热循环,显著提高涡轮冷却器的单位流量换热能力;不需要液体循环换热系统并采用原表面换热器降低换热器重量,显著降低了系统重量;该系统额外耗电量极低,显著降低了冷却系统能耗;该系统采用空气轴承系统,不需要油润滑系统,降低系统自重同时提高了系统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26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48454.3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筒状的低压湿分分离加热器(28),从由高压涡轮(21)排出的蒸汽中除去湿分;蒸汽配管(31),与低压湿分分离加热器(28)的第一方向(D1)的端部侧连接,将来自高中压涡轮(21)的蒸汽向低压湿分分离加热器(28)导入;及蒸汽配管(32),从低压湿分分离加热器(28)沿第二方向(D2)延伸出,将通过了低压湿分分离加热器(28)的蒸汽向低压涡轮(22、23)传送。
-
公开(公告)号:CN106437885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1076069.8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单元、膨胀单元、储气单元、蓄热单元、换热单元和电能单元,所述压缩单元包括低压级压缩机组及高压级压缩机组,所述膨胀单元包括低压级膨胀机组及高压级膨胀机组,本发明采用的压缩单元及膨胀单元均为组合式结构,以两台同转动轴相向转动的同型号压缩机或膨胀机为一套,一套或多套机组并联运行为一级,两级及以上的机组串联运行共同构成了整个压缩单元和膨胀单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适应各种级别的储能需求,另一方面可适应不同长短的运行周期,此外,有利于抵消轴向力,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014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805160.7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7/22 , F01K25/103
Abstract: 超临界二氧化碳广义概括性卡诺循环系统,本发明能够在更低的吸热温度下实现更高的循环发电效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利用多级间冷等措施实现接近等温的压缩过程,减少压缩功,利用多级分流等措施平衡冷热两侧流体热容的差别,使得冷热两侧流体在整个回热过程都能实现接近零温差的极限回热过程,减少因为大温差引起的可用能不可你损失,利用多级再热和膨胀措施实现接近高温热源温度的等温吸热过程,提高平均吸热温度,利用预冷器工作在二氧化碳的临界点附近,比热和密度都很大,使得整个放热过程接近等温放热,从而减少冷端的可用能不可逆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724628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33199.8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高压缸的一次再热汽轮机,包括主汽轮机系统和辅助高压缸,主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和再热器,高压缸的进汽口与高压蒸汽管道连通,且排汽口通过冷再热蒸汽管道与再热器的入口连通;辅助高压缸的进汽口通过辅助进汽管道与高压蒸汽管道连通,且排汽口通过辅助排汽管道与冷再热蒸汽管道连通,辅助进汽管道上设有辅助进汽阀组;再热器的出口通过热再热蒸汽管道与中压缸的进汽口连通;高压缸上设有高压抽汽口,高压抽汽口处连接有通向第一加热器的第一抽汽管道,第一加热器与第一旁路并联。可提升部分负荷工况的经济性,同时提高高负荷工况的经济性,保证额定负荷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