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间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944304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811029979.X

    申请日:2018-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间换热器,应用于铅基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其主要由四个模块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圆柱形筒体、竖直隔板、水平隔板、换热流体通道等部分构成。S‑CO2流体沿4个PCHE构成的正方形中心下降管到达圆柱形筒体底部后沿PCHE冷侧换热平板上的微通道向上流动吸收热侧换热平板传递的热量,随后S‑CO2在PCHE另一端经集流器收集后向上离开中间换热器;液态铅从中间换热器圆柱形筒体上端的孔道进入PCHE热侧换热平板上的微通道将热量传递给另一侧的S‑CO2,然后从圆柱形筒体下端的孔道流出中间换热器以完成热量交换。本发明具有功率可灵活组装、密封性好、紧凑性高等特点,符合铅基堆发电系统模块化、小型化的发展需求。

    一种采用双向离散凸起的高强度换热翅片

    公开(公告)号:CN11020753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40956.6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一种采用双向离散凸起的高强度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翅片包括翅片基体、折边结构、离散凸起结构和换热管;所述翅片基体上布置双向离散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一和凸起结构四为相同凸起方向,与凸起结构二和凸起结构三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双向离散凸起的高强度换热翅片,通过设置多组离散凸起可以使流体产生剧烈的扰动,能够显著地强化换热;且将多组离散凸起设置为双向布置,能够有效地作用于整个翅片流道内的流体,也能够降低流动阻力。

    一种具有金属泡沫通道的快速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7005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629868.2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泡沫通道的快速反应系统,涉及热化学储能反应设备领域,包括:反应单元和蒸汽收集单元,其中,反应单元为圆筒结构,包括侧壁、盘状结构、条状结构、第一端和第二端;盘状结构与条状结构构成金属泡沫通道;第一端为底面密封端,第二端为具有2个通孔的密封盖;反应单元与蒸汽收集单元通过蒸汽管路相连接。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的反应系统优化了内部结构,使用了金属泡沫通道,可以从轴向和径向同时促进反应单元内部的传热,加快了反应速度;金属泡沫通道是多孔结构,能够为脱水反应产生的蒸汽提供快速排出通道,从而降低反应单元压力,推动反应平衡向着脱水反应方向移动,促进反应进行,加快反应速度。

    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能效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004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0577108.5

    申请日:2018-06-06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能效测量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的结构参数;测量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运行过程中的运行参数,测量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运行过程中的循环水泵运行参数,所述循环水泵运行参数包括循环水泵工作电压U及工作电流I,基于所述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配套循环水泵消耗泵功获得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配套循环水泵消耗泵功W泵功;计算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的能效评价指标η,当能效评价指标η<a时,确定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能效评价为低能效,当能效评价指标a≤η<b时,确定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能效评价为中能效,当能效评价指标η≥b,确定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能效评价为高能效。

    一种适用于园区能源网络的合同能源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89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01997.1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园区能源网络的合同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一个实时信号采集装置和一个能源远程监控装置,以及中央控制装置。通过实时信号采集装置收集各类能耗数据及设备运行数据,能源远程监控装置可随时查询监控各实时信号采集装置的各种能耗和运行数据,通过能源网络方程的计算,在控制中心中形成数据分析结果。通过现场评估及节能潜力的预估之后,可与客户交流制定节能方案,在双方达成合同之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实施之后,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数据收集与分析,进行节能方案效果的评估,并将数据入库,当达不到理想的节能效果时,需重复以上步骤。

    一种提高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的隔热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590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866654.0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一种提高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的隔热罩装置,包括隔热罩罩体,隔热罩罩体设置在内胆壁内部,内胆壁一侧为内胆胆口,隔热罩罩体包括主体不完整柱面、主体不完整柱面远离内胆胆口一端的端面和靠近内胆胆口一端的较小的完整柱面;主体不完整柱面的下部设置有开口,热水器的出水管、镁棒和进水管和都能穿过所述主体不完整柱面的开口,通过对热水器内胆内部冷热水的分隔,实现了对热水器内部有效的热流管理,增大了内胆内热水散热的热阻,降低了与内胆直接接触部分水的平均温度,从而减少了散热损失,降低了热水器的能耗及能耗系数。

    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自清灰换热器及采用该换热器的自清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2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209675.6

    申请日:2016-04-06

    Abstract: 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自清灰换热器及采用该换热器的自清灰方法,包括换热管束和外壳,其换热管束采用正六边布置,外壳采用与换热管束相匹配的圆柱形结构。在外壳上设置三对烟气进出口,其中三个烟气进口在圆周上相隔120°,分别布置在以中心换热管为中心的正六边形的对角线与外壳的交点上,三个烟气出口与烟气进口相对应。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各支路上阀门的开闭,周期性控制烟气的进风角度,实现烟气的自清灰效果;该高效烟气换热器外壳上的烟气进口正对于烟气颗粒高沉积率的位置,且换热管束采用正六边形布置,烟气流向与正六边形对角线相平行,能够实现高效清灰的效果,显著强化换热,减小其流动阻力,节约泵功消耗。

    水平管束及单管外制冷工质降膜蒸发、池沸腾和凝结相变换热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925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53004.9

    申请日:2017-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2 F25B41/00 F25B45/00

    Abstract: 一种水平管束及单管外制冷工质降膜蒸发、池沸腾和凝结相变换热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可以进行不同管束(排)及单管外的降膜蒸发、膜状凝结和满液式沸腾传热测试,还可进行传热管水侧单向强制对流流动阻力系数测试。它的特点在于测试装置包括制冷工质、加热水和冷却水三个循环系统。测试装置可以测试任意管排间距(2mm以上),任意管排布置方式,管束(排)外的降膜蒸发和膜状凝结换热。可同时获得管束中任意一根传热管的相变传热系数。测试工况蒸发饱和温度可在‑10‑20℃、冷凝饱和温度可在30‑50℃、测试压力可在0‑2.5MPa范围内变化。可根据需求更换降膜分配器。本发明集水平单管、管束外相变换热和单管水侧压降测试为一体,可满足不同研究需求。

    一种芯片冷却系统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5185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09531.6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一级换热的芯片导热板和用于二级换热的环形热管,所述芯片导热板上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微细通道,微细通道同时连接一根设置有泵的循环管道,形成循环回路,在循环回路内填充有液体Ⅰ;所述环形热管与该循环回路套设形成套管结构,环形热管内填充有液体Ⅱ和气体,且该气体的压强始终小于大气压强。本发明结合微细通道和环形热管,形成两级换热系统,其中微细通道能提供较大的散热热流密度,能够及时吸收芯片上热量,环形热管充分利用相变以及重力等作用作为驱动力,散热效率高,且成本低;热量从芯片经过循环回路与环形热管,从而散发至环境,散热功率高,效果好。

    一种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8062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503385.3

    申请日:2014-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4 H02S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背面设置有散热器,该散热器的两端开口,在散热器的出口设置有烟囱;空气从散热器的入口流入,在冷却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同时被加热,与周围环境形成温度差,由于密度差产生驱动力使气流沿着烟囱上升流向环境,同时周围环境的空气源源不断地从散热器的入口流入来冷却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对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起到较好的冷却效果,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发电率,并且,本发明绿色环保,结构简单,运行维护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