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叶片内外耦合的多尺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5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904246.1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叶片内外耦合的多尺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结构完整的单个叶片模型;步骤2:将单个叶片模型作为第一层级计算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步骤3:根据单个叶片模型的计算域,对第一层级计算模型逐级简化,并对每一次简化后的计算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其中,单个叶片模型的计算域包括,入口段区域计算域、出口段区域计算域、主流近壁区域计算域、冷却腔体区域计算域、叶片固体区域计算域和气膜孔区域计算域;在简化过程中,相邻层级计算模型之间通过信息传递面进行边界信息传递。本发明的多尺度计算方法,在节约了大量计算网格和降低了计算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将叶片内部细节的流动与传热特征进行精确的捕捉。

    一种具有煤油冷却微通道的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820778.7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煤油冷却微通道的涡轮叶片,包括:涡轮叶片本体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冷却微通道,其中,涡轮叶片本体包括叶顶、叶根以及位于叶顶与叶根之间的叶身,叶身由叶片压力面、和叶片吸力面围设而成,在叶片压力面与叶片吸力面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叶片前缘和叶片尾缘;冷却微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在叶顶上,其中,进口靠近叶片前缘,出口靠近叶片尾缘;冷却微通道包括进口分流段、第一分流支路、第二分流支路、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第一汇流支路、第二汇流支路和出口汇流段。本发明的涡轮叶片设置的冷却微通道,相比于较大直径的通道,对流换热过程更强烈,换热效果更明显,对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更好。

    水平管束及单管外制冷工质降膜蒸发、池沸腾和凝结相变换热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9257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53004.9

    申请日:2017-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2 F25B41/00 F25B45/00

    Abstract: 一种水平管束及单管外制冷工质降膜蒸发、池沸腾和凝结相变换热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可以进行不同管束(排)及单管外的降膜蒸发、膜状凝结和满液式沸腾传热测试,还可进行传热管水侧单向强制对流流动阻力系数测试。它的特点在于测试装置包括制冷工质、加热水和冷却水三个循环系统。测试装置可以测试任意管排间距(2mm以上),任意管排布置方式,管束(排)外的降膜蒸发和膜状凝结换热。可同时获得管束中任意一根传热管的相变传热系数。测试工况蒸发饱和温度可在‑10‑20℃、冷凝饱和温度可在30‑50℃、测试压力可在0‑2.5MPa范围内变化。可根据需求更换降膜分配器。本发明集水平单管、管束外相变换热和单管水侧压降测试为一体,可满足不同研究需求。

    一种高效单排微通道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520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27067.9

    申请日:2023-07-26

    Inventor: 冀文涛 刘杙 高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单排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上集流器、下集流器、微通道扁管和配套组件,上集流器位于下集流器上方,上下集流器之间通过微通道扁管连通,上集流器在竖直两端面设置换热器的进出口,其中一侧端面设置制冷剂入口管段、对侧端面设置制冷剂出口管段;微通道扁管呈现相互平行布置状态且轴线方向与水平布置的上集流器和下集流器垂直。本发明的高效单排微通道换热器,可以有效的改善排水性能,确保了排水和除霜性能,微通道扁管的流道孔型尺寸较目前主流微通道流道尺寸进一步降低,微通道的边界层较薄,对流换热过程更强烈,换热效果更明显,对空气换热效果更好。由于空气通道结构简单,降低了空气侧的压降和加工制造难度。

    一种具有煤油冷却微通道的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20778.7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煤油冷却微通道的涡轮叶片,包括:涡轮叶片本体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冷却微通道,其中,涡轮叶片本体包括叶顶、叶根以及位于叶顶与叶根之间的叶身,叶身由叶片压力面、和叶片吸力面围设而成,在叶片压力面与叶片吸力面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叶片前缘和叶片尾缘;冷却微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在叶顶上,其中,进口靠近叶片前缘,出口靠近叶片尾缘;冷却微通道包括进口分流段、第一分流支路、第二分流支路、第一过渡段、第二过渡段、第一汇流支路、第二汇流支路和出口汇流段。本发明的涡轮叶片设置的冷却微通道,相比于较大直径的通道,对流换热过程更强烈,换热效果更明显,对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更好。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1716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0116.9

    申请日:2016-0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F28F1/42 F28F1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主要由热端腔体、冷端腔体、密封隔板、强化换热冷凝管束和蒸发光管管束等组成;冷端翅片管的管内腔通过焊接与热端蒸发腔体的上壁相连通;工作时含有余热的烟气从热端的管子内部通过,加热热端腔体内的液体,使之气化,蒸汽从密封隔板上与强化换热管的管内联通的小孔进入,被加热的气体从强化换热管束外流过,使管内的蒸汽凝结,热量传递给被加热的气体,凝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回到热端腔体内,循环使用;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产品有效的解决了换热器在废气余热回收过程中堵塞不易清洗的问题。

    一种用于涡轮叶片外表面图像展平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8627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11453.7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涡轮叶片外表面图像展平的方法、装置和设备,以涡轮叶片外表面冷却效率测量为研究背景,该方法主要依托涡轮叶片叶型曲线的坐标点方程式拟合,可以将拍摄所得到的带曲率的涡轮叶片外表面图像展开成平面矩形图象。提取涡轮叶片外表面图像有效拍摄范围内的数据,并将有效数据以矩阵形式保存;确定实际叶片有效测试范围对应的展向高度,图像宽度;确定有效拍摄范围内叶片叶型弦的二维坐标并进行多项式拟合;使用处理软件和拟合方程计算矩阵数据对应的实际坐标点并依据实际坐标点绘制平面矩形图像。本发明解决了叶片表面曲面图像展平的难题,为获取涡轮叶片外表面绝热气膜冷却效率,综合冷却效率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种燃气涡轮整级叶栅多尺度数值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4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92384.2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涡轮整级叶栅多尺度数值仿真方法,属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冷却数值仿真技术领域,用于克服现有仿真方法的局限性。所述方法利用多层级计算域模型对燃气涡轮整级叶栅进行数值仿真,获取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在所述多层级计算域模型中:第一层级计算域模型为燃气涡轮整级叶栅计算域模型,其余各层级计算域模型通过对上一层级计算域模型简化获得;逐层级进行数值仿真,获取信息传递面,通过信息传递面传递边界信息。该方法能够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涡轮动叶片表面气膜冷却流动与传热计算的准确度。

    一种复合双侧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5823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27678.3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双侧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器组件、若干扁管和可拆卸导流网组件,其中,集流器组件包括上集流器组件和下集流器组件,上集流器组件位于下集流器组件上方,且上集流器组件与下集流器组件之间通过若干扁管连通,形成第一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和第二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可拆卸导流网组件设置在第一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与第二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之间,第一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的扁管与第二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的扁管关于可拆卸导流网组件对称设置。本发明的复合双侧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可以有效的改善排水性能,确保了排水和除霜性能,且由于空气通道结构简单,降低了空气侧的压降和加工制造难度。

    一种具有单一煤油冷却通道的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6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820765.X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单一煤油冷却通道的涡轮叶片,包括:涡轮叶片本体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冷却通道,其中,涡轮叶片本体包括叶顶、叶根以及位于叶顶与叶根之间的叶身,叶身由叶片压力面、和叶片吸力面围设而成,在叶片压力面与叶片吸力面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叶片前缘和叶片尾缘;冷却通道包括依次串接的若干U型通道,冷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在叶顶上,其中,进口靠近叶片前缘,出口靠近叶片尾缘;若干U型通道沿着叶片吸力面的弧长方向依次设置。本发明的涡轮叶片,设置的冷却通道可以有效降低叶片的温度,实现叶片压力面和叶片吸力面均匀冷却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