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49158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34372.5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9D183/07 , C09D183/05 , C09D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绝缘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它包括等比例的A、B两个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100份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和0.9~1.5份的铂催化剂,B组分包括30~75份的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和40~60份的含硅氢键超支化聚硅氧烷。本发明所合成的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以乙醇为溶剂,无毒、无害,所制得的浸渍漆固化时无低分子副产物放出,不影响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而且整浸效果好、耐高温、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1717512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234495.3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在氮气气氛和30~45℃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溶于乙醇中,调节体系的pH至2.8~3.5,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烷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在50~60℃下恒温反应0.5~1小时,升温至72~78℃,再恒温反应8~10小时后,滴加封端剂和去离子水,在72~78℃的恒温条件下反应6~10小时,得白色乳浊液;静置至完全分层,分离得到下层油状物,经真空干燥,得到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树脂产物。本发明工艺简单,产物易分离提纯,反应温和,易于控制,可加工性大大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244266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11659.5
申请日:201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碳纳米管,其表面以化学键的形式接有含磷杂菲结构与环氧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其制备方法是:将制备得到含磷杂菲结构与环氧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与官能化碳纳米管混合,加入催化剂三苯基磷,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溶剂中,经超声处理待反应结束后,去除溶剂,得到表面改性碳纳米管。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改性碳纳米管含有活性反应基团,可以实现在热固性树脂中的良好分散;同时可以在保持树脂耐热性和刚性的基础上,赋予热固性树脂良好的阻燃性和韧性。因此,该表面改性碳纳米管在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聚合物改性与高性能化、多官能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44683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231312.X
申请日:201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进行环氧功能化处理,再将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与环氧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在溶剂和催化剂三苯基磷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抽滤,去除溶剂后,得到含磷杂菲结构的碳纳米管;按重量计,将100份氰酸酯和0.25~3份含磷杂菲结构的碳纳米管在80~16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一种阻燃氰酸酯树脂。与常规氰酸酯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阻燃树脂在保持氰酸酯突出耐热性的基础上,同时还兼具有高韧性、低固化温度、优良的阻燃性。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操作工艺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748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910034383.3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摩尔计,在搅拌下,将100份烷氧基硅烷、100~150份去离子水及0~0.35份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在40~90℃恒温回流2~8小时,得到溶液A;在搅拌下,将100~150份封端剂溶解于由体积比为1∶2~2∶1的醇类与杂环类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封端剂与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4∶6~6∶4,得到溶液B;在搅拌下,于60~90℃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经恒温回流、减压蒸馏得到的粗产物再溶于芳香类或卤仿类溶剂,经过滤、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得到含活性官能团的超支化硅树脂。它的贮存稳定性能好,在低或非极性溶剂中有优异的溶解性能,与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有优良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5034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88871.X
申请日:2011-04-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摩尔计,将100份氰酸酯和20~100份双马来酰亚胺在100~140℃下搅拌至透明,再加入1~80份端基上同时含有环氧基团,及烯丙基和酚羟基中的一种或两种基团的超支化聚苯醚,在100~140℃下反应10~80分钟,得到一种多官能化超支化聚苯醚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氰酸酯树脂。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树脂在保持突出耐热性的基础上,具有明显降低的固化温度,更优的介电性能(低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和韧性,可作为高性能树脂基体、胶粘剂和绝缘漆等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其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原材料丰富价廉及产率高,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906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28940.5
申请日:2011-05-18
IPC: C08G77/395 , C08G7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磷杂菲结构及乙烯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将蒸馏水与含乙烯基的三烷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在搅拌条件下缓慢逐滴加入催化剂,升温至50~60℃,得到含乙烯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将其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混合,加入引发剂和醇类溶剂,再升温至95~100℃,反应结束后,经纯化、过滤、减压蒸馏、真空干燥,即得到一种含磷杂菲结构及乙烯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它集成了超支化聚硅氧烷、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及乙烯基的分子特征,在聚合物的改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适用性广、操作工艺简单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531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910181349.9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膜熔渗工艺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树脂膜熔渗工艺用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 括:按重量计,将100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50~90份二烯丙基苯基化合物在120~140℃预聚反应30~60分钟,得到预聚物;待预聚物降温至100~120℃后加入20~300份氰酸酯树脂,在100~120℃预聚30~60分钟,即得到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将10~50份超支化聚硅氧烷加入BT树脂,于80~100℃反应20~200分钟后,冷却成膜,即得到一种树脂膜熔渗工艺用树脂膜(片)。由该膜片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耐热性和优异的介电性能,可用于航天航空、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众多高新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811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234673.8
申请日:2008-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7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双马来酰亚胺改性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计,10~25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马来酰亚胺预聚物和0.01~0.1份引发剂混合,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加入75~90份的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中,在80℃下充分混合后,得到改性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该制备方法可以在保留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的优异介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树脂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还具有工艺简单、适用性广的优点。本发明制得的双环戊二烯型氰酸酯树脂可作为高性能胶粘剂、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555313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31368.3
申请日:200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酸酯/环氧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它以氰酸酯树脂、胺及其衍生物、环氧树脂等为主要原料,合成氰酸酯/环氧树脂微球。所制备的微球具有高的耐热性,优异的疏水性能。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实验重复性好的特点。合成的微球有望用于树脂基及其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在精细分离纯化生化物质等方面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