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违规填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原位布点采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8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25036.8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违规填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原位布点采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分鉴别单元;S2、布设采样点位;S3、确定采样数量;S4、筛选固废种类。本发明的一种违规填埋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原位布点采样方法在固体废物鉴别技术层面,进行了开拓创新,得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违规填埋固体废物的原位鉴别采样方法,填补了现行技术导则中埋存态固体废物原位采样的技术方法空白,有效指导研究人员对违规填埋固体废物进行原位鉴别时该如何去布点采集典型样品,为提高鉴别结论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一种传热强化的外热回转式异位间接热脱附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6871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740896.6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热强化的外热回转式异位间接热脱附反应器,包括加热塔结构和热脱附反应机构;加热塔结构包括圆柱罐形的熔盐加热壳体,熔盐加热壳体内部固定设有油液加热罐,油液加热罐内固定设有螺旋延伸的油液输送管;热脱附反应机构包括环形且内部中空的热脱附机构容纳环,热脱附机构容纳环内平行于其轴线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热脱附加热环,热脱附加热环上具有多个沿平行于其轴线延伸的油液加热通道;本发明利用熔盐和油液作为加热介质,将太阳的热能传递给热脱附加热环,对热脱附机构容纳环内部盛放的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使得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用土壤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1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83152.8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用土壤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装置包括运输车,位于运输车上的预处理箱和泡沫发生箱,以及位于预处理箱一侧的取土筒,取土筒内部设有用于运输土壤的传输绞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泡沫覆盖;S2、取土筒定位;S3、土壤采集;S4、土壤预处理。本发明能够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收集、预处理以及转运,同时配合泡沫发生箱能够在土壤采集现场进行配制泡沫并注入到土壤表面,避免土壤中因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强烈刺鼻性气体的溢出,实现泡沫的注入与土壤的采集同步进行,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6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4156.0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包括埋置桩主体结构、设置在埋置桩主体结构内的药剂缓释机构;埋置桩主体结构包括开口朝上的主体支撑桩筒,主体支撑桩筒顶部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容纳壳;药剂缓释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支撑桩筒内侧壁上的缓释机构容纳壳,缓释机构容纳壳内固定设有药剂弥散壳,药剂弥散壳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主体支撑桩筒侧壁上具有多个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相连通的药剂释放通孔;药剂弥散壳内顶部固定设有粉末喷头;整个埋置桩主体结构埋置在地下,向药剂弥散壳中弥散释放修复药剂,然后向缓释机构容纳壳内通入高压空气,通过高压气流冲击作用,将修复药剂弥散释放到土壤中。

    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431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049449.1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发光菌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发光菌冻干粉进行复苏,得到复苏菌液;S102、毒性检测仪读取复苏菌液发光强度大于100万光子数即可用于检测砷污染土壤急性毒性;S103、制取待检测砷污染土壤样本的浸出水样;S104、取浸出水样,加入渗透压调节液,混匀,得到调节渗透压后的浸出水样;S105、使用毒性检测仪进行检测,先读取复苏菌液的初始发光强度,再取调节渗透压后的浸出水样加入到复苏菌液中,检测其加样后发光强度,并计算相对发光度。本发明利用发光菌进行急性毒性检测,通过相对发光度即可快速分析出待检测砷污染土壤的环境安全性,并为砷污染土壤修复处理效果提供有效的检测分析。

    地下水污染自然衰减能力预测方法及模型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4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568258.2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自然衰减能力的预测方法及模型训练方法。其中,模型训练方法包括:S1、以已监测场地多个点位不同时段的污染地下水水样作为待训练样本集,获取每份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污染物的自然衰减速率及自然衰减显著性;S2、以微生物群落组成为输入值,以自然衰减显著性为输出值,训练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得到第一模型;S3、以微生物群落组成为输入值,以自然衰减速率为输出值,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第二模型。预测方法包括:T1、采集待预测场地的地下水水样,获取微生物群落组成,输入至第一模型中,获得自然衰减是否可行的预测结果;T2、提取水样的重要物种丰度,输入至第二模型中,获得自然衰减速率的预测结果。

    一种农田面源汇水循环生态治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74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24550.6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面源汇水循环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处理水池,所述处理水池连通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处理水池上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部设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腔设有环形硬质滤网,所述过滤池上方设有吸水泵,所述出水管的入口端延伸至过滤池内腔并与环形硬质滤网对应,所述过滤池外圈设有水生植物区,所述过滤池外壁设有对应水生植物区的排水口。本系统通过处理水池收集农田面源污染的水体后,经过吸水泵可使得水体依次进行过滤、植物吸收、生物净化、增氧等多重处理,使受污染水体快速得到修复净化,不使用多个独立的驱动设备等,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施工,运行能耗较小。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85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42217.7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包括预处理滤洗机构、生物富集处理机构、精细化滤洗机构以及底泥孔隙化制备机构;所述预处理滤洗机构包括清洗罐,所述清洗罐内固定设有底泥输送管,所述底泥输送管下端固定设有分散输出环,所述分散输出环上具有多个底泥输出孔;首先利用预处理滤洗机构以及精细化滤洗机构对底泥进行处理能够去除底泥中的部分重金属以及绝大部分有机杂质,双层设计的生物富集处理机构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底泥土壤的湿度、温度以及能够对底泥土壤进行可控的通风处理,利用植物的富集作用将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效转移固化在植物中,最后对这些富含重金属的植物进行高温分解即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