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08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88893.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3/3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化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设备及方法,该修复设备包括隔水结构以及设于隔水结构内的渗透反应墙;其中,所述渗透反应墙包括:墙体,其内部贯穿开设有供地下水通过的流通通道;若干组装配座,沿地下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流通通道内,所述装配座的一端活动贯穿流通通道顶壁,另一端延伸至流通通道底壁开设的导向槽内,所述装配座内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开设有腔体,所述装配座和盖板的外壁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通孔。本发明从墙体顶部即可将装配座向上拆卸出墙体,即可对装配座腔体内的反应介质进行更换,该种方式反应介质更换快捷方便的同时保证该设备的持续稳定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6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47059.2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中氯代烃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其中组合物包括低分子有机酸作为组分A,以及氧化剂作为组分B;所述组分A与组分B之间的摩尔比为1:2~3:1。本发明通过使用包含低分子有机酸和氧化剂的组合物,低分子有机酸可以快速络合及还原土壤中的铁矿物产生二价铁,继而有效地氧化降解土壤中的氯代有机污染物,如对二氯苯和4‑氯苯胺,同时加入的氧化剂可以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快速高效地降解土壤中赋存的氯代烃类污染物,如对二氯苯和4‑氯苯胺,最终实现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中氯代烃的高效去除和矿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4318.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G01N33/24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场地埋存态固体废物危险特性判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固废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污染场地内的埋存态固体废物的风险等级,并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多份样品进行特性检测,确定埋存态固体废物的超标样品份数;再基于风险等级与超标样品份数,判定埋存态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该方法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进行灵活且合理的判定,有助于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684318.X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1 , G01N33/24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染场地埋存态固体废物危险特性判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固废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污染场地内的埋存态固体废物的风险等级,并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多份样品进行特性检测,确定埋存态固体废物的超标样品份数;再基于风险等级与超标样品份数,判定埋存态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该方法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对埋存态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进行灵活且合理的判定,有助于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8893.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00 , C02F1/28 , C02F3/3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化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设备及方法,该修复设备包括隔水结构以及设于隔水结构内的渗透反应墙;其中,所述渗透反应墙包括:墙体,其内部贯穿开设有供地下水通过的流通通道;若干组装配座,沿地下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流通通道内,所述装配座的一端活动贯穿流通通道顶壁,另一端延伸至流通通道底壁开设的导向槽内,所述装配座内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开设有腔体,所述装配座和盖板的外壁对应流通通道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通孔。本发明从墙体顶部即可将装配座向上拆卸出墙体,即可对装配座腔体内的反应介质进行更换,该种方式反应介质更换快捷方便的同时保证该设备的持续稳定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3700.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1/70 , C02F1/28 , C02F103/06 , C02F103/16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修复设备及方法,属于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设备包括渗透墙、设在渗透墙底端的基座、设在渗透墙两侧的挡水墙和设在渗透墙内部的反应箱;渗透墙顶端设置有盖板;基座上设有与挡水墙活动卡接的定位杆;反应箱内部填充有反应介质,顶端设有密封盖;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能够灵活组装的渗透墙、基座、挡水墙和反应箱,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提高了设备安装时的便利性;同时,本发明的反应箱活动安装在渗透墙内部,便于对反应箱内部的反应介质进行更换,提高了设备的维护便利性,适宜推广使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