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发酵虎奶菇菌丝体合成麦角硫因及有机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47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88859.3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发酵虎奶菇菌丝体合成麦角硫因及有机硒的方法,属于食用菌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液态发酵方式,利用双碳源、双氨基酸等手段来提高虎奶菇菌丝体麦角硫因的产量,进而以亚硒酸钠进行氧化诱导,在摇瓶发酵第7d,菌丝体中麦角硫因含量达4.68mg/g DW,发酵液中菌丝体麦角硫因的含量达35.27mg/L;并获得同时富含麦角硫因和有机硒的菌丝体,其中菌丝体里有机硒含量为0.21%(即2.1mg/g菌体干重)。该方法采用食用真菌发酵工艺,来源安全,条件温和,发酵周期短,所制备的同时富含麦角硫因及有机硒的虎奶菇菌体在食品、医药、化妆品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催化香紫苏醇生产香紫苏内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23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785213.X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香紫苏醇生产香紫苏内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子囊菌纲Filobasidium属的真菌经过种子培养,制得种子液;(2)按照发酵培养基的体积的5%‑10%的量将步骤(1)所得种子液接入含有香紫苏醇及所需营养物质的发酵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中25‑30℃培养60‑84h,制得含香紫苏内酯的发酵液;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助溶剂。本发明在发酵体系中添加助溶剂,可以提高底物香紫苏醇在发酵体系中溶解进而提高香紫苏醇的转化率和香紫苏内酯的产量。

    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531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87582.5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制备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G125F、S126G、S273F、S273G、L276A、G125F/S273F、S273F/L276A、L276A/G125F、G125F/S273F/L276A,所述突变体的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活性比野生型分别提高了20%、19%、36%、13%、29%、42%、46%、41%、53%;GABA的产量较野生型提高了29g/L、27g/L、51g/L、15g/L、34g/L、77g/L、95g/L、72g/L、127g/L,最高可达694g/L。GABA产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扩大其工业化应用范围。

    一种调控目的基因表达和CCA效应的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1169067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97814.3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目的基因表达和CCA效应的元件,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元件包括载体、启动子和靶基因结合序列,所述靶基因结合序列为AGCTTT-Y-AAAGCT或AAAGCT-Y-AGCTTT(Y代表长度为0-14bp的核苷酸序列)。含有AGCTTT-Y-AAAGCT的元件,响应葡萄糖存在时的CCA效应,甘油存在时的CCR效应;含AAAGCT-Y-AGCTTT的元件,响应葡萄糖存在时的CCR效应,甘油存在时的CCA效应。本发明为后续地衣芽孢杆菌表达原件的开发提供了高效的、靶向的分子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