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整束及尖端加捻的纺纱方法及纺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778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1613234.5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纹整束及尖端加捻的纺纱方法及纺纱装置,本发明采用在旋转胶辊装置上压持第一集聚装置和第二集聚装置,利用其集聚槽轮表面螺纹齿峰刺入输入的散纤维、分束纤维,同时左右分设的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推动散纤维分别依次向中部的集聚槽和U型槽进行集聚,U型槽内高速旋转的尖端加捻装置表面摩擦带动下集束后的纤维发生扭转纠缠,纤维排列形成倾斜、相互之间捻合纠缠,在捻合尖端形成具有捻合强力的集束纤维,在输出辊装置牵伸后收集在卷绕装置上,实现了散纤维利用螺纹轴向推进形成集束,再通过高速旋转的摩擦使集束纤维直接捻合成型形成纱线;本发明纺纱效率高,大幅缩短前纺工序,操作简单,利于推广。

    针对不同纤维柔性梳理的盖板针布、梳理机及梳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00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1042820.6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不同纤维柔性梳理的盖板针布,包括若干针布条,所述针布条包括针布固定槽和固定在所述针布固定槽内的针布,所述针布包括容纳在所述针布固定槽内的橡胶垫基材和穿设在所述橡胶垫基材内的若干钩针,所述针布条还包括:可调控温度的第一电热陶瓷片,其设置在所述针布固定槽与所述针布之间,所述钩针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电热陶瓷片连接,所述钩针为正弦波形状的结构;还提供一种针对不同纤维柔性梳理的梳理机;还提供一种针对不同纤维柔性梳理的梳理机的梳理方法。本发明具有快速降低不同纤维模量,提高分梳效率、减少纤维损伤的有益效果。

    一种光电热膜捻复合纱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74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118270.6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热膜捻复合纱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电热织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光电热膜捻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以加工性能优越的天丝薄膜为载体,将碳纳米管均匀嵌入并粘合在天丝薄膜上,进一步切割成条与电线在纺纱机上加捻成所述的复合纱线。本发明以天丝薄膜负载碳纳米管后进一步采用膜捻纱工序,其螺旋结构为海水蒸发提供了足够多的吸水孔隙和优良的水循环通道,实现了蒸发结盐后较强的自清洁能力和高效率供水蒸发能力,且进一步增强了纱线强度。并且,本发明通过光热和电热两种方式使得织物发热保持连续性和高效性,达到白天光照不足、夜间无光照以及日夜交替下整体蒸发效果优异的效果,维持稳定优良的蒸发效果。

    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03166.7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智能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和纺织品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为细菌纤维素网络携带导电纳米填料定向附着在可压缩纺织品的上下表面和立经纤维上。本发明将产纤细菌、导电纳米填料、可压缩纺织品加入产纤细菌的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得纺织基水凝胶;将纺织基水凝胶灭菌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该柔性压力传感器实现了细菌纤维素基压力传感器从二维片层薄膜结构到三维立体结构的突破,能够在不牺牲灵敏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压缩工作范围,并且具有较高的皮肤顺应性。

    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3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0420391.1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热防护织物的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中的无机纤维与热湿舒适性调控层中纱线的勾连交错形成整体,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包括多个气凝胶毡,多个气凝胶毡通过热湿舒适性调控层中的立经间隔区间进行固结。本发明的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热湿舒适性调控层通过串联式链接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和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使其形成一体化织物;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和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的协同有效提高对外界高温的阻隔能力;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的间隔式排列保障织物整体的透气透湿性;热湿舒适性调控层通过亲水梯度控制实现内测汗液的传输,提高热湿舒适性。

    一种自捻纺纱络筒机及其络筒转速自适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2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73463.4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捻纺纱络筒机及其络筒转速自适应调节方法,自捻纺纱络筒机中:络筒机本体包括络筒以及与络筒相连的电机;导纱架布置在络筒机本体导入纱线的一侧;导轮组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光电触发器包括触发器主体以及设置在触发器主体上的第三导轮,触发器主体通过第三导轮悬挂在纱线上,第一导轮用于将纱线引导至第三导轮,第二导轮用于将第三导轮上引出的纱线引导至络筒;光电感应器包括第一光电感应组件和第二光电感应组件,第一光电感应组件和第二光电感应组件均用于探测触发器主体在导纱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本发明能够与自捻纺纱机进行组装联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出纱速度,并且以稳定的张力卷绕输出纱线,且张力可调整。

    一种电磁屏蔽与汗液传输一体化防护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1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1259.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与汗液传输一体化防护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织物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叠设的两层镀银织物和一层亲水膜,位于中间的镀银织物经过热压工艺形成多个凹陷结构,凹陷结构中填充有电磁损耗材料,凹陷结构的四周均具有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形成的焊点,以将两层镀银织物和亲水膜紧密贴合,并将电磁损耗材料限位在凹陷结构中,焊点为内宽外窄的锥形微孔,焊点形成芯吸通道。本发明中这些阵列分布芯吸通道呈现出梯度润湿性,可以通过单向导水特性将皮肤表面液体汗液向外转移,并排出织物表面。本发明在拥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个人热湿管理,在高强电磁环境工作过程中确保安全的同时也拥有舒适性。

    具有三维结构的单向导湿性能的织物、制备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8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36141.8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单向导湿性能的织物、制备方法与装置,本发明中具有三维形貌微凸结构单元的织物,其在形成过程中微凸部和平整部分别进行亲水和憎水整理,使得此三维微凸织物贴肤处的平整部位具有使用干爽感、拒水功能,而微凸部将平整部的水分迅速吸湿并快速向微凸位置顶端传导,同时微凸形貌增加了织物比表面积,有利于水分的传导空间和水分的挥发。本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织物的二维结构,得到的具有三维阵列微凸结构的织物,大大提高了熔喷布的比表面积,并且平整部憎水功能和微凸部的亲水功能有效复合使三维阵列微凸结构的织物的导湿传导能力大大提高。

    一种废弃熔喷布高效再利用捻合成纳米纱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735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429858.X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熔喷布高效再利用捻合成纳米纱的方法及其装置,属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废弃的熔喷布裁剪成多束纤维条带,利用翼锭加捻卷绕的方式快速制成一种线性圆柱状的预聚体,然后采用空心锭的长丝高速加捻作用,将功能化长丝缠绕抱合在线性圆柱状的预聚体表面,从而形成长丝在预捻熔喷布条带复合包缠的圆柱状纱线,本发明的成纱方法解决了高抱合状态下纤维集合体易扭转断裂的技术瓶颈,改变了熔喷纳米纱单向捻合的结构形态,实现了熔喷纳米纱的表面多种功能化参杂及花式结构,解决了熔喷纳米复合成纱的技术难题,为废弃熔喷布高效再利用制成高功能高品质纱线提供快捷、有效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工序流程短,易于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