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25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47728.1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增材制造无损检测的复合缺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增材制造设备打印金属试块,采用机械压痕法或激光打孔法在试块表面制备未熔合区域,随后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机在含有未熔合区域的试块表面以及另一无缺陷试块表面进行镀镍,并将粉末颗粒添加到试块表面的未熔合区域中。最后利用真空扩散法将两试块镀镍的一面连接在一起,使缺陷包裹在内形成内置复合缺陷。这种制备方法不仅能够高效、精确的制备缺陷,同时能够很好的验证现已有检测手段的检测能力,还可以为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对缺陷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417708.2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不规则表面的激光超声成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包括表面轮廓测量模块、激光扫描控制模块、超声数据采集模块和叠合成像与评定模块,所述表面轮廓测量模块分别与激光扫描控制模块和叠合成像与评定模块连接,用于工件轮廓形状尺寸测量及数据传输;激光扫描控制模块与超声数据采集模块是两个独立模块,同步协同工作,分别实现激光超声信号的激励与接收;叠合成像与评定模块将激光超声信号进行虚拟聚焦处理及工件表面轮廓叠合成像显示,识别与定位缺陷与结构回波。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未知几何形状的不规则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激光超声扫描检测,快速识别缺陷信号并直观显示缺陷在不规则工件内部的相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0384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04020.7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重稀土掺杂ZnO柱状晶择优取向压电薄膜材料,综合利用多种强化技术和制备技术,有效提高氧化锌薄膜的质量和沉积速率:本发明将三元重稀土元素掺杂到氧化锌薄膜中,可有效细化ZnO材料的晶粒和提高其致密度,改善膜层的结晶性能,进而提高压电常数;此外,为克服射频磁控溅射技术附着力和沉积速度慢等缺点,利用高能脉冲电弧和靶中毒的优点,实现ZnO薄膜的快速沉积过程,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质量以及结构稳定的三元重稀土掺杂ZnO纳米压电薄膜,并可实现薄膜介电性能、透明度等性能的可控调节,使其满足在不同压电领域器件上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4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85182.0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N29/44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缺陷回波提取算法不能抑制实际噪声以至无法获取缺陷信号的难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淹没于超声草状信号中的缺陷回波盲提取自适应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利用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的原始信号样本进行相似性分析;然后,将相似的信号样本输入到设计好的降噪自编码器中对其进行训练,使其学得相应的降噪规则;最后,利用训练好的自编码器对信号自动降噪,实现对缺陷信号的智能提取。与现有缺陷信号提取技术相比,本发明对实际噪声的抑制具有更强的自适应性,这种强适应性源于它通过分析原始信号样本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能够分别学习到缺陷信号和噪声信号特征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9893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113253.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A61M3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行固定位置的放射性粒子,包括壳体和放射源,放射源密封于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若干弹性支腿,弹性支腿一端固定于壳体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外包覆生物可降解层,以对弹性支腿施加外力使弹性支腿自由端压至壳体;当弹性支腿上所施外力消除时,弹性支腿自由端弹起。使用时,将本发明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生物可降解层逐渐被降解。当生物可降解层完全降解后,施加于弹性支腿上的外力消除,弹性支腿弹起张开,其自由端插入肿瘤组织,使得放射性粒子被固定,从而避免了放射性粒子的移动和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28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12266.7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N29/06 , G01N29/0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盆式绝缘子智能自动化超声检测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工艺库、自适应数据采集模块和智能数据分析模块;所述的检测工艺库包括典型结构的绝缘子部件以及常用检测工艺,为自适应数据采集模块提供所需要设置的工艺参数,为智能数据分析模块提供绝缘子的几何结构参数;所述的自适应数据采集模块为智能数据分析模块提供检测数据;所述智能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检测几何结构参数与检测数据的对应关系,实现缺陷的自动定位;本发明利用智能自动化超声检测系统对在役盆式绝缘子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本发明实现了盆式绝缘子内部气孔、裂纹等缺陷的准确、快速的检出与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821114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57518.4
申请日:2018-02-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电加热放射治疗床,所述放射治疗床为放射治疗加速器床或放射治疗辅助床,包括床板、石墨烯发热膜、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植入所述床板内;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依次包括第一绝缘层、发热线、第二绝缘层,发热线两端均镀有电极;所述发热线通过将石墨烯导电油墨印刷于第一绝缘层上获得;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控制开关连接两电极,用来给所述石墨烯发热膜提供电能,以使石墨烯发热膜发热。本发明加热均匀稳定,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可保持床板温度为37摄氏度~40摄氏度,从而可为肿瘤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治疗体验;并且不会影响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所接收的X射线剂量以及在线监测影像质量,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32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28267.7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 北京伏佳安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单芯电缆短路故障点检测方法,用于确定发生短路故障的电缆中故障点的具体位置,高压单芯电缆短路故障点检测方法为:在电缆中取n个采样点,分别假设各个采样点发生短路故障并进行仿真,分别计算短路故障发生于各个采样点时电缆两端的护层电流的相位差,并根据计算出的各相位差进行拟合,得到电缆对应的发生短路故障的故障点位置与相位差的关系式;当电缆中发生短路故障时,根据发生短路故障的故障点位置与相位差的关系式求解确定发生短路故障的故障点的具体位置。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一段电缆中发生短路故障的具体位置,可以实现较精确的定位,并可以实现在线监测,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找出故障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499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10224851.X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板Y型接头结构参数自动测量装置,包括磁吸附爬行主体、测量机构、耦合剂添加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安装在所述磁吸附爬行主体底板和侧板上,磁吸附爬行主体能吸附在被测曲板Y型接头两板上爬行,所述耦合剂添加机构安装在所述磁吸附爬行主体底板和侧板上,并分布在所述测量机构的测厚构件前后两侧,为测量机构提供耦合,所述控制机构安装在所述磁吸附爬行主体底板上。本发明运行时适应被测Y型接头两板的夹角和曲率的不断变化,满足多姿态环境下平稳运行。装置沿焊缝行走一次便可完成沿焊缝每一个距离处两板的夹角、厚度和曲率的测量,使用方便,测量成本低,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675109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697179.6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N29/28
Abstract: 一种基于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变曲率构件接触式检测用耦合系统,包括耦合剂添加组件⑵、添加控制组件⑶、探头组件⑷和探头夹持组件⑸,所述耦合剂添加组件⑵将耦合剂添加至探头组件⑷处进行耦合,所述添加控制组件⑶用于控制、反馈和调节耦合剂添加组件⑵,所述探头夹持组件⑸用于夹持和控制探头组件⑷。其优点在于: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变曲率构件检测装置多姿态运行环境下的超声相控阵检测耦合系统,可作为超声相控阵自动检测的耦合系统模块使用,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自动耦合手工检测系统使用,使用方便,不仅对水轮机转轮叶片能使用,类似结构特征构件也可方便运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