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喷射阀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2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69609.4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喷射阀故障诊断与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燃料电池电堆接收到目标入堆氢气压力命令且燃料电池电堆需求目标入堆氢气压力高于实际入堆氢气压力时,开启进气电磁阀并保持持续导通状态使得高压氢气能够持续经进气电磁阀进入高压容腔;S2:按照电磁开关式氢气喷射阀组编号从小到大且从1号到N号的顺序,进行电磁开关式氢气喷射阀组故障判断;S3:对已故障的氢气喷射阀编号数组执行氢气喷射阀故障恢复措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系统可靠性、改善系统用户体验等优点。

    一种用于低氢压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流道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92881.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氢压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流道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的流道结构和液态水分布,测量流道表面和气体扩散层表面的接触角;根据流道表面和气体扩散层表面的接触角建立液态水受力模型;根据液态水受力模型对不同流道表面接触角对排水的影响进行评估,获取流道表面接触角的优化值;根据流道表面接触角的优化值,采用对流道进行表面涂层处理的方式,优化流道表面的亲疏水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在在不改变原有高压力运行下的流道设计的结构基础上改善排水性能,且具有满足了民用燃料电池的要求,同时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安全性等优点。

    一种适用于引射器式氢气供给循环系统的氢气回流阻力阀

    公开(公告)号:CN117450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34323.X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引射器式氢气供给循环系统的氢气回流阻力阀,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依次连通的氢气流道、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位于第一区域内的开合组件,通过控制开合组件的开合度以调控氢气流道内的氢气回流阻力;位于第三区域内的电磁线圈,其通过通、断电控制开合组件的开合;阀杆,阀杆本体位于第二区域内,一端伸入第一区域且与开合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三区域且与控制组件磁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氢气回流阻力阀适配于引射器式氢气供给循环系统,可以适应氢燃料电池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氢气供给循环系统的引射器回流口对氢气回流阻力大小可调且必须快速响应的需求。

    一种混合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33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58520.8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储能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第一阳极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第二阳极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高温未燃尽废气通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第二阳极;第一热交换器用于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第二阴极出口产生的废热传导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第一阴极入口进一步促进反应;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第二阴极出口产生的废热传导至第二阴极入口进一步促进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升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整体效率,有效提升燃料利用率,有效降低燃料电池系统长期使用成本。

    一种机械式氢气供给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65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33904.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氢气供给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氢气高压缓冲容腔(1)、氢气喷射阀(2)、氢气减压阀(3)、氢气循环泵(4)、燃料电池电堆氢气容腔(5)、分水模块(6)和控制系统(7)。当在正常工作和燃料电池系统停机模式下,控制系统(7)能调控氢气喷射阀(2)和氢气循环泵(4)将氢气输送进燃料电池电堆氢气容腔(5),氢气减压阀(3)处于关闭状态;当在燃料电池系统停机后,氢气减压阀(3)打开,氢气从氢气高压缓冲容腔(1)输送进燃料电池电堆氢气容腔(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机械式控制氢气减压阀的开闭延长了燃料电池系统停机后氢气还原氛围的持续时间,有效减缓了电堆寿命的衰减。

    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密封性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94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38355.7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密封性能计算方法。本发明在氢燃料电池系统执行停机过程结束的时刻和再次执行开机的时刻,分别记录氢气高压缓冲容腔的温度与压力、燃料电池电堆的温度与压力以及环境压力,并计算氢燃料电池系统储存的气体摩尔总量。随后分别计算两个时刻的环境压力平均值,气体摩尔总量差值以及氢燃料电池系统从执行停机过程结束时刻到再次执行开机时刻的时间差,最终计算得到氢燃料电池系统密封性能数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在氢燃料电池系统停机后氢气供给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密封性能计算方法,以帮助量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对环境的密封性能,从而为氢燃料电池系统定期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流阻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94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34319.3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流阻优化方法,将环境空气依次通入空气滤清器、空压机和中冷器,在中冷器中进行换热;将经过换热的空气的第一部分经过燃料电池包和阀门;同时使得第二部分空气流经燃料电池电堆容器容腔、流阻元件和排气节气门;同时使得第三部分空气经过电控三通阀,将三部分空气最终在混排管路中混合,经过消音器降噪后再次排入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排气节气门、空压机和电控三通阀的协调控制,满足对燃料电池电堆空气入口的空气温度、空气压力、空气流量和相对湿度的要求,减少增湿器干侧和增湿器湿侧的压力差,以降低燃料电池电堆空气入口的空气压力和空气流量对执行器动作的敏感性。

    一种高体积比功率双极板流场结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805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71549.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体积比功率双极板流场结构、燃料电池,双极板包括阳极板和阴极板,阳极板的第一侧设有氢气流场结构,阴极板的第一侧设有空气流场结构,阳极板和阴极板相互嵌套,阳极板的第二侧与阴极板的第二侧之间形成冷却液流场结构,氢气流场结构包括多个氢气流道,空气流场结构包括多个空气流道,空气流道上设有正常段、收窄段和加宽段,且一个流道的收窄段与其相邻流道的加宽段对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了嵌套式双极板,减小了双极板的节厚度,从而减小电堆体积,通过改变阴极流场流道截面面积改变该处的气体压力,从而增大两相邻流道间的压差,促进气体跨越脊传输,提高电堆反应效率和输出功率,进一步提高电堆体积比功率。

    基于两阶段注意力LSTM的停车场空余车位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19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712726.2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阶段注意力LSTM的停车场空余车位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停车场的历史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特征数据;建立停车场空余车位预测模型,包括基于两阶段注意力机制的修正模型、LSTM模型和Dense层,其中,基于两阶段注意力机制的修正模型的权重参数包括特征注意力权重和时序注意力权重;将特征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停车场空余车位、车辆驶入、驶出数量作为模型的输出,对模型进行训练;更新历史数据,并基于更新后的历史数据进行模型的更新训练;获取用户的查询请求;响应用户的查询请求,调用训练完成的模型得到预测结果并返回所述预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预测准确性高等优点。

    一种燃料电池空气尾排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2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70003.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空气尾排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依次设置在燃料电池系统空气尾排处的分水器、二次水处理装置、电子三通阀、空压机涡轮回收装置和尾排管;二次水处理装置的两端连接有压差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并设有加热装置;电子三通阀还直接连接尾排管;压差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于判断二次水处理装置的吸附能力是否正常,若正常则通过电子三通阀连通二次水处理装置和空压机涡轮回收装置;若不正常,则通过电子三通阀连通二次水处理装置和尾排管;加热装置用于恢复二次水处理装置的吸附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减少了尾排液态水对空压机涡轮回收装置的腐蚀损伤和高速稳定性的影响,具有实用性高、效率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