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7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9207.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研究一种林火预报与火势蔓延计算方法。通过选取森林火险因子建立逻辑回归模型,预测预报林火发生;同时采用一种基于平面八叉树的森林小班林火蔓延模拟方法,分别计算8个方向上的蔓延速度,并基于栅格影像数据实现森林小班林火着火区域模拟,精确地模拟森林小班林火蔓延。并设计开发一种集林火预报与蔓延为一体的软件平台系统,将林火监测、预测预报、林火蔓延、灭火智慧等各种视频监控系统统一集成,为林火扑救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1759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017218.3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C11/12 , H04M1/72403
Abstract: 一种智能手机测定植被盖度及密度的技术方法,其特征是,在手机离地面高度为h处对一片有林地进行有角度拍摄,然后通过手机相机垂直方向的张角α(手机相机主光轴与垂直方向可视范围的边界所成角度如图1)和左右张角β(手机相机主光轴与水平方向可视范围的边界所成角度如图2)可以得出相机拍摄出照片对应的样地面积S,根据相片上的树木株数n可以推算出样地植被密度N。在手机离地面高度为h处对手机置于水平姿态向上拍摄,根据相片中树木的总冠径在相片所占的比例得到植被覆盖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3144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014531.1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炮弹机式森林灭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引信和引爆火药在弹体的前部,灭火剂在弹体的后部,所述的引信和引爆火药也可在灭火剂中部,引爆火药与灭火剂之间有隔离层,弹壳内面有纵向的爆裂痕。灭火弹重量轻、体积小、灭火能效高并且易于存储,灭火弹发射器体积小,在保证灭火弹射程远的同时也保证灭火弹降落位置的准确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80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426627.1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APP控制飞行摄影测图的技术方法。该发明运用手机APP实现对无人机在飞行时飞行轨道的控制,手机APP控制飞行器对目标地物进行单片摄影测量,并在APP中显示出飞行器在飞行时的航带轨迹以及航向及旁向重叠度大小值,根据控制点在图像中及实际地理空间中的坐标以及摄影机的内外方位元素值,根据摄影测量原理,对所得摄影相片进行简单的识别、分析等预处理操作,实现快速、简便、高效地获得高精度图像数据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5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387576.6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球森林平面梯形格网的中国陆表森林立地分类方法,该方法是在全球森林平面梯形格网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评价因子及林木生长模型对中国陆表森林立地进行评价分类的方法。根据全球森林平面梯形格网划分方法,中国陆表格网约9600个,对中国陆表格网类型进行鉴定,只要一个格网中有林地则定义其为林地格网,对所有中国林地格网进行森林立地分类,主要评价因子有:温度、日照时数、降雨量、土壤厚度、高程、平均坡度、平均坡向、地下水深度、乔木平均高。评价所需数据由当地的气候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及TM数据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104137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387620.3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GIS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在森林小班抽样选取N个森林微样地,利用GIS技术建立森林小班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植被总覆盖度及枯枝落叶厚度等级8个因子,通过公式计算小班综合得分Yj,再计算整个林场N个小班的综合得分Y,最后求出森林生态综合指数K,确定林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
-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32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410540.5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板排列挡风墙减少沙漠流动的方法,其特征是:针对沙漠、戈壁、沙地地区风沙肆虐且地域广阔的现状,为了减少风沙流动,实现沙漠地域空间的科学利用,提出利用发电光伏板与挡风植被排列布局的方式形成有效挡风墙,根据当地风沙流动强度确定挡风墙排列布局参数,其中,光伏板与植被互为保护、互为利用,产生相应的电能和生物能源,同时,减少风沙流动,增加沙漠地域的植被盖度,起到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