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裂纹缺陷的定位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39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953017.9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辉 王胜 倪中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裂纹缺陷的定位及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导波的材料边界反射原理以及导波在缺陷不同区域内反射波的明显差异,仅使用一对换能器实现对材料中的点状、线状缺陷的准确检测,并对线状缺陷的长度进行准确预估。同时,该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导波分解方法对不同路径的导波的传播时延进行精确判定(亦可以对每一种导波模态进行时延判定),并提出利用路径补偿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缺陷反射信号进行分类判定。该方法可应用于工业设施、航天设备等,进行裂纹缺陷的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无损评价以及结构健康监测等。

    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通信中基于标签的中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464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035587.5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ien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中基于标签(Tag)的中继方法。首先接入点(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中继Tag准备传输;其次,中继Tag保持静默,不调制信号;接下来,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导频(或训练)序列信号到它的上面,以方便信号源AP估计经过中继Tag反射的信道环境;然后,AP发送寻呼信号,用于通知目标Tag进行传输。目标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中继Tag接收。目标Tag传输结束后,进入休眠状态;最后,中继Tag将AP发送的信号作为载波信号,调制所需发送的信号到经过其反射的载波信号上,并被AP接收,完成中继传输。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转矩优化分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4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396171.6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转矩优化分配控制方法,制订了电机在行车工况、滑行工况和起步工况下的电机效率计算模型,将汽车行驶模式分为双轴行车模式、单轴行车模式、双轴起步模式和单轴起步模式,分别确定了不同模式下的消耗功率计算方法,通过离线的全局优化算法获取以能量最优为目标的转矩分配系数。为了避免控制过程中转矩变化过大,建立面向转矩变化率的转矩优化分配模型,采用模糊控制规则确定动态权重因子,进而最终确定四轮转矩分配结果;该方法以降低能量消耗和电机内电流波动为目标,计算出面向节能和转矩变化率的转矩分配系数及其对应的全局最优效率,极大地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保证轮毂电机使用的安全性和长效性。

    一种面向车辆控制的多任务运动想象脑电特征提取及模式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964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0817791.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车辆控制的多任务运动想象脑电特征提取及模式识别方法,利用脑电放大器采集被试的多任务运动想象脑电信号,传输给上位机后利用welch功率谱及一对一公共空间模式算法提取运动想象脑电的频域及空域特征组合;根据训练集数据所属类别构建多个GMM分类器,将原始脑电信号通过GMM分类器,并将得到的概率密度与设定的可信阈值进行对比,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低于可信阈值的样本进行二次分类,得出最终分类结果并通过无线串口传输给车辆,实现车辆的实时运动;本发明通过利用welch功率谱和CSP提取与运动想象相关的频域及空域特征,利用GMM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级分类器,有效提高了车辆控制的实时性和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为脑控车辆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一种改进的高阶QAM调制发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3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500718.X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高阶QAM调制发送方法,首先根据调制阶数L将需发送的比特分成长度相同的组,每个组有M个比特,L=2M且M>2;其次,再将发送比特分成长度相同的块,每个块有N个组,共有NM个比特;接下来,每个块的比特进行位数为m的循环移位,其中m=0,1,2,...,M‑1,可得到M个比特序列。对每个比特序列进行阶数为L的QAM调制,并计算平均功率;最后,发送端选择平均功率最强的一种移位方式得到的QAM信号发送,并将移位的数值通过控制信道告诉接收端。

    一种车辆与车辆通信中簇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247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035530.5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与车辆通信的簇切换方法,针对V2V系统,引入报告门限、增加滞后门限和替换滞后门限等参数,通过计算和比较动态指标值进行簇切换,本发明的方法能保证切换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乒乓效应,降低信令开销;与传统方法相比,不需要定位,所以可以用在有遮挡的场景,比如隧道等。除了蜂窝通信的4G和5G系统,本发明的设计思想还适用于其它车联网通信系统,比如:专用短程通信(DSRC)系统等。

    一种材料裂纹缺陷的定位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3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53017.9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辉 王胜 倪中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裂纹缺陷的定位及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导波的材料边界反射原理以及导波在缺陷不同区域内反射波的明显差异,仅使用一对换能器实现对材料中的点状、线状缺陷的准确检测,并对线状缺陷的长度进行准确预估。同时,该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导波分解方法对不同路径的导波的传播时延进行精确判定(亦可以对每一种导波模态进行时延判定),并提出利用路径补偿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缺陷反射信号进行分类判定。该方法可应用于工业设施、航天设备等,进行裂纹缺陷的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无损评价以及结构健康监测等。

    一种基于正交相位编码线性调频的高分辨率光热脉冲压缩热成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36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53038.0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正交相位编码线性调频的高分辨率光热脉冲压缩热成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将瞬时频率在单个子脉冲内呈线性变化,且在单个子脉冲间进行二元相位调制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发射所述激励信号对待测样品进行加热;步骤20: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待测样品表面的热回波信号;步骤30:将热波回波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处理,得到匹配滤波输出信号并利用先进后处理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及缺陷定量化表征。本发明方法结合了单一的线性调频信号与单一的二进制相位编码信号的优点,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和较好的脉冲压缩质量,可应用于复合材料、生物组织的高分辨率光热无损检测,因此对于工业复合材料、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频率调制热波信号稀疏辅助去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03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53040.8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频率调制热波信号稀疏辅助去噪方法,该方法将稀疏优化原理和传统的时不变低通滤波相结合对频率调制热波信号进行降噪。通过将频率调制热回波信号建模为低通分量、分段平滑分量和噪声,并将该问题转化为稀疏正则化的线性逆问题,并利用最大‑最小迭代算法进行求解,以达到重建低通分量和分段平滑分量,实现对频率调制热回波信号进行降噪的目的。由于该迭代算法利用了带状系统快速求解的优点,因此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该发明不仅适用于线性调频和非线性调频的热波信号,还适用于其它类型的频率调制热波信号,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工业复合材料、牙齿等生物组织的高分辨率脉冲压缩热成像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磁控溅射的在铌酸锂基片上的钛酸锶钡成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050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307177.5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控溅射的在铌酸锂基片上的钛酸锶钡成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溅射铌酸锂基片移入真空室室内并放置于样品座上;将真空室内的靶材的角度调整到预设角度,调节靶材到基板的距离到预设距离;对真空室进行抽真空,到达本底真空;通入氧气和氩气,在基片上溅射二氧化硅;在氩气环境下,打开直流电源在基片上溅射金属钛;在氩气环境下,打开直流电源在基片上溅射金属铂;将基片加热至400摄氏度后,在氧气和氩气条件下,打开射频电源在基片上溅射钛酸锶钡;完成步骤70后,加热基片至650摄氏度,在氧气环境下退火。本发明不仅简化了步骤并且节约了成本;且钛酸锶钡薄膜结晶效果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