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64685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862360.8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29/045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矩形管廊接头处的防水护套及安装方法,包括防水护套主体Ⅰ,所述防水护套主体Ⅰ和防水护套主体Ⅱ分别套装在管廊Ⅰ和管廊Ⅱ上且通过高强度夹具紧固,防水护套主体Ⅰ与管廊Ⅰ之间、防水护套主体Ⅱ与管廊Ⅱ之间均设置有管廊遇水膨胀胶条,防水护套主体Ⅰ通过其连接端与防水护套主体Ⅱ的连接端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护套遇水膨胀胶条,所述管廊Ⅰ外侧面套有抵在管廊遇水膨胀胶条内侧端面处的吸水海绵Ⅰ,管廊Ⅱ外侧面套有抵在管廊遇水膨胀胶条内侧端面处的吸水海绵Ⅱ,且吸水海绵Ⅰ及吸水海绵Ⅱ内均设置有湿度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装拆方便、防水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35761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250010.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变形监测方法,步骤为:在现场布设测量控制点;利用无人机拍摄现场测量控制点影像;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并进行影像相位的匹配;根据影像相位匹配结果,通过PMVS算法进行影像重构,并生成三维点云模型;对三维点云模型进行精细化处理、纹理优化以及模型去噪处理;在上述处理后的三维点云模型中进行测点位置优化选取;将选取的测量控制点按照监测频率,对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建模,得到高陡岩质边坡模型;在高陡岩质边坡模型中进行分析对比和位移变化数值计算,得到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变形监测结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性强,对于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具有极常好的监测效果,减小测量人员的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40525.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伸缩缝防水结构,包括墙壁主体、盖板、防水盖板、锁紧螺栓、密封圈、方形架、固定杆、第一弹簧、滑动槽、L型管、旋转杆、稳定套筒、连接杆、旋转盘、限位环、固定套筒、连接轴、滑动套筒等,通过橡胶密封块的设置,使得橡胶密封块越来越被压紧,从而保证密封性,并且L型管也会在固定杆上滑动,对第一弹簧施加压力,从而保证装置更加稳固,向两侧发散时,由于第一弹簧弹力继续释放,使得滑动套筒顶动定位杆继续移动,从而保证橡胶密封块依旧与墙壁主体紧密贴合,这样在保证装置正常密封的情况下,有效发挥装置作用,大大的提高了结构的实用性,且方便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495785.7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刚性防偏移矩形顶管连接系统,包括前管片、后管片、传力杆、传力板、连接钢环、多层防水胶合板、压浆孔、压浆装置、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所述前管片和后管片都预留有传力杆连接孔和传力板连接槽,通过传力杆和传力板刚性连接;所述压浆装置通过螺钉安装在管片预留的注浆孔处,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在第一管片的内壁,所述激光接收器每隔若干管片安装在与第一管片激光发射器相同位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刚性防偏移矩形顶管连接系统提高了管片之间的整体刚度以及管廊整体结构的防水性能,可实时监控顶进施工过程中管片的偏移,以便及时对顶管机的掘进方向进行调整,系统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771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48320.0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斜分条分段崩落方法、采场结构、应用,采用斜分条采场结构进行分段开采,在每一分条的上下两个分段分别布置诱导进路与回收进路,位于上分段的诱导进路回采时形成适宜采空区,诱导上覆矿岩自然冒落,留于采场的自然冒落矿石与部分崩落矿石,由位于下分段的回收进路回采时放出。本发明利用倾斜、急倾斜矿体的采动压力破碎上盘侧矿石,实现自然落矿,由此节省了爆破工程,并增大了回采进路的矿石层高度,减小下盘残留矿石量,从而实现增效降耗与改善矿石回采指标;成本低、安全性好、损失贫化低、开采效率高,适用于倾斜、急倾斜层状中厚到厚矿体,比常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可降低损失贫化8~10个百分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7915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083623.8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向加载结构面强度测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岩土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底座支撑结构、倾斜平台结构、剪切试验结构三大部分。底座支撑结构包括水平调节地脚、水平丝杆以及与水平丝杆连接的可动倾斜平台支撑架等;倾斜平台结构包括倾斜平台、角度标尺以及平台转动支架等;剪切试验结构包括试样剪切盒、加载千斤顶、千斤顶反力支撑框架、加载杆及加载杆支撑架等。使用方法:首先通过可调节地脚将底座水平放置,然后通过加载千斤顶控制垂直于待测试样的加载力,通过角度标尺控制倾斜平台的角度,从而实现变角度,多方向的结构面剪切试验,实现不同加载角度下的结构面强度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9850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8912.3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季滑雪隧道保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由防水系统,保温防冻胀系统及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支护结构由外到内分别为注浆锚杆、钢拱架、喷射混凝土、防水卷材、预留变形层(空气层、聚氨酯保温层)、混凝土二次衬砌、防水保温层、龙骨、保温饰面板组成;钢拱架内设置有环向保温水管和保温风管各两个,空气层设置有径向和环向盲管;隧道内部采用制冷风管及冷水管进行人工造雪;隧道顶棚每隔10m安装有温度感应器,实时采集隧道内各处的温度,通过传输光缆将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处理器智能控制制冷风管和冷水管运行,使隧道始终保持-8℃~-10℃的恒温。
-
公开(公告)号:CN1106318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28286.2
申请日:2019-09-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体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贯通粗糙结构面类岩石材料试样的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非贯通粗糙结构面类岩石材料试样的制备装置,包括外部成模箱、百叶折叠板、定位绳、卡夹和固定结构,百叶折叠板的前端固定安装在外部成模箱左壁面中间位置;所述定位绳穿装在百叶折叠板上用以调整百叶折叠板的起伏度,所述卡夹用以锁定百叶折叠板后端与所述定位绳之间的位置;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外部成模箱右壁面中间位置的外部,所述定位绳的尾部缠绕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本发明能够制备具有不同粗糙度的非贯通结构面,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4141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4731.3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颗粒间相互影响的修正二元颗粒空隙堆积设计方法,包括:进行常规二元颗粒堆积体系两种颗粒占比设计;基于颗粒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二元颗粒堆积体系进行修正;建立修正后的二元颗粒堆积体系,对修正后的二元颗粒堆积体系中两种颗粒的堆积空隙率进行求解;求解两种颗粒在某一体积为V的容器内各自的质量。该方法基于颗粒间相互影响的二元颗粒空隙堆积设计方法引入二元颗粒混合堆积体系中两种不同粒径颗粒对彼此空间占位的影响,并考虑堆积体系中两种颗粒的粒径比值对此影响的大小对二元颗粒堆积体系中两种颗粒比例进行修正。使修正后的实际二元堆积体系空隙率降低,并且两种颗粒能够充分接触、分布均匀、相互嵌锁。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46855.7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3/24
Abstract: 一种岩土材料界面剪切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载荷控制仪、水泵、围压控制仪、数据采集仪、计算机及试样界面剪切机构;试样界面剪切机构包括加载平衡框架、气缸及压力室;空气压缩机与气缸配合输出载荷力,水泵与压力室配合输出围压,气缸活塞杆与压力室封盖之间设有位移传感器。方法为:制备试样,试样为半圆柱形,两个试样扣合为完整圆柱;准备压头,压头一端为半圆阶梯面;将扣合状态试样对齐置于上下压头之间,阶梯面缺口由可压缩垫块填充,两个缺口之间相差180°相位角;在压头和试样外部包裹橡皮膜,橡皮膜两端用橡皮筋封口,试样密封组合体装配完成;将组合体密封置于压力室内,先加围压再加载荷力,完成界面剪切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