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74847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96684.4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02D29/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新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包括多个倒U型盖板和多个基座板,倒U型盖板包括横板、左竖板和右竖板,基座板包括底板、左凸板和右凸板,左凸板和右凸板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卡槽,左竖板和右竖板分别安装在左凸板和右凸板中,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央排水沟;新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预制件准备、基坑开挖支护、铺设垫层、倒U型盖板与基座板连接、多个倒U型盖板之间的连接和多个基座板之间的连接、张拉、抹缝、回填和拆模。本发明便于运输、施工、维修,提高了廊体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管廊的防水、排水性能,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8870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60846.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岩质边坡结构面自动分组及位移预测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获取岩质边坡的不同角度的多张图像,对不同角度的多张图像进行集成,构建岩质边坡的三维模型;对岩质边坡的结构面分组;对岩质边坡位移进行预测。本发明基于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岩质边坡结构面采集方法,实现了对结构面信息高精度、高效率的获取;同时采用一种新型的分类方法对UAV测量所得的结构面进行分组;最后通过UAV技术和神经网络方法实现了对边坡位移的监测与预测。以解决岩质边坡灾害预警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57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250010.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变形监测方法,步骤为:在现场布设测量控制点;利用无人机拍摄现场测量控制点影像;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并进行影像相位的匹配;根据影像相位匹配结果,通过PMVS算法进行影像重构,并生成三维点云模型;对三维点云模型进行精细化处理、纹理优化以及模型去噪处理;在上述处理后的三维点云模型中进行测点位置优化选取;将选取的测量控制点按照监测频率,对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建模,得到高陡岩质边坡模型;在高陡岩质边坡模型中进行分析对比和位移变化数值计算,得到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变形监测结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性强,对于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具有极常好的监测效果,减小测量人员的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74847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096684.4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新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包括多个倒U型盖板和多个基座板,倒U型盖板包括横板、左竖板和右竖板,基座板包括底板、左凸板和右凸板,左凸板和右凸板的中间位置均设有卡槽,左竖板和右竖板分别安装在左凸板和右凸板中,底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央排水沟;新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预制件准备、基坑开挖支护、铺设垫层、倒U型盖板与基座板连接、多个倒U型盖板之间的连接和多个基座板之间的连接、张拉、抹缝、回填和拆模。本发明便于运输、施工、维修,提高了廊体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管廊的防水、排水性能,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4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36761.1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边坡岩石类别自动识别的方法,岩质边坡岩石的分类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至关重要,目前人工方法效率低且受主观因素影响,建立岩质边坡图像集分析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卷积操作和池化操作分别对80000张岩质边坡图像进行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压缩,然后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了岩质边坡岩石的自动识别与分类;采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岩质边坡图像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训练集准确率达到了98%,测试集准确率达到了90%,显示了训练之后的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最终采用深度学习建立的网络模型,实现了岩质边坡岩石识别的快速化、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82599.2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坡工程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涉及岩坡工程施工信息化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灾害预警和无线传输四个模块;该方法包括:布置监测点及数据采集模块中各传感器单元的位置;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至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接收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是否异常;灾害预警模块对异常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判断灾害类型及等级并发布灾害信息;根据发布的灾害信息,岩坡施工现场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本方法可以及时准确的监测施工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判断灾害类型及等级并发布灾害信息,指导后续的灾害预警,具有简单灵活、监测准确性高、预警及时、应用前景广泛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871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211393.3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动态强度折减DDA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系统,属于边坡稳定性分析领域,该系统为了考虑真实情况中岩体结构面损伤的程度不一性问题,提出对位移变化不小于阈值的块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c和进行动态折减变化。在程序计算中,块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每隔一定时步(10000步,每一时步为0.001s)按照块体相对位移变化与阈值的关系只针对位移变化符合要求的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从1.000开始,依次增加0.001,直至发生急剧变形,则此时其取值为该边坡滑落面安全系数,可根据检索出的滑落面位置提前剥离边坡危险区域岩体,实用性强,为边坡多滑面稳定性分析及治理贡献了一种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35761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811250010.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变形监测方法,步骤为:在现场布设测量控制点;利用无人机拍摄现场测量控制点影像;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并进行影像相位的匹配;根据影像相位匹配结果,通过PMVS算法进行影像重构,并生成三维点云模型;对三维点云模型进行精细化处理、纹理优化以及模型去噪处理;在上述处理后的三维点云模型中进行测点位置优化选取;将选取的测量控制点按照监测频率,对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建模,得到高陡岩质边坡模型;在高陡岩质边坡模型中进行分析对比和位移变化数值计算,得到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变形监测结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性强,对于高陡岩质边坡位移具有极常好的监测效果,减小测量人员的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7915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083623.8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向加载结构面强度测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岩土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底座支撑结构、倾斜平台结构、剪切试验结构三大部分。底座支撑结构包括水平调节地脚、水平丝杆以及与水平丝杆连接的可动倾斜平台支撑架等;倾斜平台结构包括倾斜平台、角度标尺以及平台转动支架等;剪切试验结构包括试样剪切盒、加载千斤顶、千斤顶反力支撑框架、加载杆及加载杆支撑架等。使用方法:首先通过可调节地脚将底座水平放置,然后通过加载千斤顶控制垂直于待测试样的加载力,通过角度标尺控制倾斜平台的角度,从而实现变角度,多方向的结构面剪切试验,实现不同加载角度下的结构面强度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1195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1401468.6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开挖岩质边坡破坏风险分析的稳定性评级方法,步骤为:进行开挖岩质边坡现场原位试验,得到边坡的岩体质量参数;根据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获取开挖岩质边坡的三维建模以及数据坐标,得到待测边坡的结构面参数;进行开挖岩质边坡关键块体的识别计算,得到块体体积和块体数量;制定开挖岩质边坡稳定分级表;构建多因素突变级数开挖岩质边坡评级层次分析参数模型;根据多因素突变级数开挖岩质边坡评级层次分析参数模型,计算待测边坡的突变值,实现开挖岩质边坡稳定评价值的计算与相应边坡的稳定性评级。本发明可实现性较强,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局限性大、评价精度低、较为复杂等问题,并考虑了多种因素,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评价精度。
-
-
-
-
-
-
-
-
-